注册

绘就色彩人生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绘就色彩人生 本报记者 史琳禾 卢凤霞的老家在东丰县秀水乡——中国著名的农民画之乡。母亲喜欢

原标题:绘就色彩人生

本报记者 史琳禾

卢凤霞的老家在东丰县秀水乡——中国著名的农民画之乡。母亲喜欢刺绣,把自己画的花草、鸟等绣在幔子、枕头及孩子们的衣服和鞋子上。受母亲熏陶,卢凤霞从小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12岁就拿起画笔懵懂涂鸦。母亲很惊讶,夸她有天赋,画啥像啥。她开心极了,从此有了一个画家梦。

那个年代,闭塞的乡村找不到真正的画作临摹,她买来小人书照着画。14岁,看到秀水乡文化站李俊杰老师教学生画画,她怯生生地问:“老师,我能画吗?”参加培训后,天资聪颖的她第一幅画就获得了全省农民画展三等奖。奖品是一个小塑料壶,能装2.5公斤酒,卢凤霞把它送给了父亲。父亲很骄傲,逢人就说:“我姑娘画画得奖了!”这次经历极大地鼓舞了她,更加醉心于画画。即使最艰难的日子,也不曾放下手中的画笔。

高考落榜,21岁嫁人。婚后三个女儿相继出生,日子窘迫,困在山沟里的她以画画排解苦闷。起初家人不支持,邻居嘲讽,说她画的画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能当钱花也不能当饭吃。重重压力下,她心里难过,但不去争辩,在不耽误地里活计的前提下,仍然坚持画画。

为了孩子们的前途,也为了自己的画家梦,卢凤霞果断地作了一个决定——进城。邻居们对这个异想天开的农妇百般嘲讽,说她得高兴着出去哭着回来。风言风语没有动摇决心,卢凤霞拿定主意:“一定要走出去!”带着卖房子的4000元钱,一家五口来到桦甸市,在市郊租住一间狭小的平房,开始了改变命运的艰辛历程。不幸的是,老公开三轮车去乡下卖蔬菜时遭遇车祸,腿被截肢,从此需要依靠拐杖走路。为了生计,倔强的卢凤霞擦干眼泪,开始了风里雨里的奔波。没有本钱,没有技术,她只能推车卖水果。碰到熟人,热情豪爽的她随手装一兜塞过去。没有经验,不会算计,更不会昧着良心在秤上做手脚,晚上一算账,不挣钱还赔钱。

终于有一天,她高高兴兴地收摊回家,对老公说:“今天我挣了3元钱!”话一出口,眼泪就跟着下来了,夫妻俩抱头痛哭。谈及过往,她轻描淡写地说:“都过去了,其实也没啥,谁的生活不经历点苦难呢?再难的路,也要往前走。”现在,孩子们各自成家,老公换了假肢可以帮她做一些事,她又把上了年纪的公婆接到身边。虽然家里家外一肩挑,她觉得比从前轻松多了。接下来,她要用余生全心全意地画画。

入行40多年,她的画从粗浅到深厚,从稚拙到成熟,从临摹到创作,画技越来越成熟,思想越来深远。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副会长赵家治老师高度评价她的作品《采蘑菇的小姑娘》,“以水墨技法表现森林,以线带面描绘采蘑菇的女孩,把农民画与国画技法融合起来,改变了农民画平涂、单调、刻板的样式,使画面人与自然和谐有生气。”如今,卢凤霞已经是桦甸市文化馆的美术辅导员,在桦甸西郊孔雀城43号101,有了自己的新画室。

和大多农民画家一样,她早期作品的题材大多描画淳朴的乡情乡俗,体现与时俱进的农村变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2002年,身为满族后裔的她,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笔锋一转,深入极具民族特色的萨满文化,并成功地把这种古老的文化倾注笔端。她陆续创作了《萨满情》《萨满魂》《萨满神》《祈福》等20多幅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传播价值的萨满系列作品。2014年创作的《祈福》参加联合国总部大展。她的农民画,画风唯美,意境深远,粗犷处大气磅礴,细致处精妙绝伦。在不断的精进中,她打破农民画的传统风格,大胆地将中国画的留白融入到新作中,使作品更具有一种空灵之美。从平凡的生活底层走上艺术的巅峰,一幅幅作品见证着这位生活强者的奋斗历程。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