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赶超日本,中日之间最难填补的差距是什么?


来源:周说

原标题:赶超日本,中日之间最难填补的差距是什么?编者按:在中美贸易战吸引各方注意,保护主义抬头之际,日本和欧盟7月17日在东京签署经济合作协议,根据这项协议,欧盟取消了约99%的对日本商品的关税,日本

原标题:赶超日本,中日之间最难填补的差距是什么?

编者按:在中美贸易战吸引各方注意,保护主义抬头之际,日本和欧盟7月17日在东京签署经济合作协议,根据这项协议,欧盟取消了约99%的对日本商品的关税,日本取消约94%的对欧盟商品关税,这一比例未来数年内也将上升到99%。这意味着双方将取消几乎所有关税,打造全球最大的贸易开放区。这项协议覆盖了全球经济总量的1/3和超过6亿人口。

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7日下午在日本首都东京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

这一段时间,面对贸易战,中国做出了不少努力,希望能够和欧盟站在一起对抗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而现在,我们看到了日本走在了前面。

今天转这篇“钝角网”的文章并不直接和贸易战有关,是关于中日之间的差距,作者指出,其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想赶超日本。现在不少人觉得中国已经超过了日本,事实上是这样吗?不放听听作者的看法。

中日之间最难填补的差距在于“认真”二字

作者:柯隆

40年前,刚刚改革开放,当中国人第一次通过邓小平访问日本的纪录片和国内放映的日本电影看到真实的日本社会,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惊讶得无语。英美人比我们先进,我们认了,可是,二战后无条件投降的日本何以领先中国这么多?高楼大厦、私家汽车,这些表象足以震惊所有中国人。

1978年,邓小平坐在日本新干线上

原来,中国的发展目标是赶英超美,其实,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一直在赶超的是日本。有很多制度的设计是完全照搬的日本制度。顺便说一下,据历史学家研究,周恩来第一次接触马克思主义,其实是在日本。所以说,中国和日本互相学习其实是有悠久历史的。

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按美元计价第一次超过了日本,升为世界第二。这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奇迹。短短不到40年的时间,经济总量就成为世界第二,所以,中国人无论是内心还是外表都应该扬眉吐气。

那以后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出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在国外识别谁是中国游客,不需要听他(她)说什么语言,只要看到他们拽着巨大的旅行箱就十有八九是中国同胞,中国人的口袋里有钱了。购物是中国人旅游中最重要的环节,我看到过很多导游跟自己带来的游客介绍,接下来我们要去看名胜,很多人无精打彩,但当导游说我们接下来去购物,所有人都眉飞色舞。

中国人在国外买的绝大部分商品都是外国企业在中国制造的。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吊诡的事情,我虽然是学经济的,到今天也没弄明白其中的奥妙所在。为什么同样一件衣服,国内的价格比日本的价格贵那么多?同样是中国制造的,中国人不相信国内商店里卖的,而千里迢迢到日本来买中国制造的商品。

5月11日,李克强总理参观位于北海道的日本丰田汽车旗下工厂,看到丰田汽车的氢燃料电池轿车Mirai(日文“未来”之意)

近来有一个视频在各大视频网站广泛传阅,国内《科技日报》的总编刘亚东先生的一个大约15分钟的演讲,大体意思是说:我国没有被夸张的那么厉害。据说,刘先生演讲的锋芒是直指一位清华大学的学者,这位学者不能说是我的朋友,但我认识,最擅长报喜不报忧。其在最近的一个演讲中宣称:我国早已在科技方面全面超越美国。非常鼓舞人心的一个演讲。

中国人需要鼓舞,因为中国是个大国,有的时候甚至需要阿Q那样的精神胜利法。我不知道那位清华大学的学者依据什么统计得出那样鼓舞人心的结论。对于这位学者的质疑,刘先生在演讲视频里表述的非常清楚,在此不费笔墨。

按说,中国早已全面超越美国,那日本更是不在话下。但是,最近接触一个中国政府派来日本考察的研究人员访问团,他们临离开日本时谦虚地说了一句话:要赶上日本还要100年。当然,这样的表述并非经过精密计算,而是他们通过所见所闻得出的感受。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中国有自己的长项,就是全国一盘棋完成一个巨大的工程,比如古代的万里长城。毛泽东时代也想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但基本没有成功。

今天,我们用中肯一点的眼光来看中国和日本的差距,其实,还很大。日本人弱点是见树不见林。相反,中国人的特点是见林不见树,中国人喜欢从大处着眼,好大喜功,但到了需要从小事着手的时候就没人干了。所以,日本产品和商品通常被评价为非常精致。而中国人太马虎。中国所有的高铁车站其规模都是世界最大的,但不一定是最好用的。中国人发明了一个词“马马虎虎”,我不知道这个词的词源从那里来。其实,有很多技术,只要工作人员每个人都认真一点,其水平和质量会提高很多,这并非难事。但,在中国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要求每个人认真做事。不拘小节,得过且过,这些坏习惯不知从什么时候扎根到了中国人的DNA。

北京有一片高级办公区大楼,朋友的公司借住进去后,告诉我:好看不好用,粗粗拉拉。这些不是技术问题,是我们中国人做事不认真造成的。

推荐
赶超日本,中日之间最难填补的差距是什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