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我为什么不嘲笑中山大学的“正部长级”学生干部


来源:李记同学

封面新闻消息,7月19日,中山大学学生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中山大学学生会2018—2019学年度干部选拔公告》,公告中按照三个层级公示了两百多个学生干部岗位,而在“秘书机

null

封面新闻消息,7月19日,中山大学学生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中山大学学生会2018—2019学年度干部选拔公告》,公告中按照三个层级公示了两百多个学生干部岗位,而在“秘书机构”和“组成部门”两层级中,还特别标明了职位是“正部长级”还是“副部长级”。

对此,有网友调侃“中山大学圆你部级领导梦”、“这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更多网友则认为这是对大学精神的一种讽刺。 

目前,中山大学学生会已经紧急删除该公告。媒体记者就此事联系到中山大学学生会工作人员。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正在讨论如何回应,具体回应会于两天内在微博和微信公示。”

客观说,网友们的调侃更多是无厘头的嘲讽

因为有过大学学习经历的人都知道,所谓的“正部长级” “副部长级”,不过是学生会“XX部”里的学生干部罢了。比如这个公示里就有“XXX同学任广州北校园执行委员会新媒体部部长”的字样。

而这些所谓的“部长”的称呼,在大学的学生会里实在是司空见惯。

你看,在中山大学学生会工作人员都没想好回应说辞的情况下,叔叔我就已经替他们想好了。

如果能穿越到十几年前参加高考那会,中山大学会不会择优录取我这个学渣呢?

当然这不过是白日做梦,纵然给我一个月光宝盒,以我当年学渣的程度,也是断然考不上中山大学这样牛掰的高校的。

网友对中山大学的嘲讽,应该和前不久那件事有关

7月8日,一篇题为《她曾以为自己能逃开教授的手》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文中,5名女性举报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张鹏在长达至少6年的时间里,多次对校内女学生及女教师实施性骚扰行为,包括“搂抱”“摸腿”“摸胸”等,甚至还有更严重的情节。

7月9日下午,中山大学通过媒体回应称:“中大已经关注到网络反映人类学系教师张鹏有违师德师风的信息。今年4月份,中大已经开始调查核实工作,之后基于调查核实情况,给予了张鹏党纪政纪处分并在单位内部进行了通报。网文存在与学校调查核实不相符的情况。”

但这个回应显然是在避重就轻。舆论压力之下,7月10日,中山大学在官网上发布“情况通报”,宣布对张鹏作出停课处理,停止其任教资格,取消其硕士生、博士生导师资格,终止与其签订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聘任合同,并报请主管部门,取消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称号。

而这一次,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通报的措辞上:尽管中大对张鹏作出了与陈小武程度类似的处理,但通报通篇回避了“性骚扰”一词,而是以“师德师风”“教师职业道德”等词代替……

有论者称:学校出了负面新闻,有没有“护校宝”(为了维护学校的好名声、坚决否认或阻止负面新闻传播),是检验学校档次的一个标准;而学校官方是不是“护校宝”,对学校形象的影响,还要大得多。

中山大学上次为张鹏做“护校宝”,这一次因为“正部长级”学生干部一事被群嘲,也就别怪网友“满满的恶意”了。

回到原来的问题上,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去当学生会干部吗

说到大学里的学生会干部,我们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多年前的一次研讨会上,钱理群教授如此总结:“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有人更是不无“刻薄”地指出:“很多学生干部把学生组织当做功利的阶梯,他们奋不顾身地向上爬,为了那一个虚妄名号下的虚荣与平台。而有些人虽然身不由己,也只能在大潮中被拖动着向前。”

这样说当然不是空穴来风。

正如很多上过大学的人切身感知到的,现如今很多大学里的学生组织,当然包括学生会,都是一个缩小的但具体而微的小社会。

在这些“五脏俱全”的、沾染了浓浓的高校行政化色彩的组织里,很多抱着理想进去的学生,见得越多越变得现实。“他们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而喊了很多年依然积习不改的高校行政化,也不过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现实种种,在所谓的“象牙塔”里映射的具体而微罢了。

所以该怪学生吗?如果你家孩子在读大学,你愿意让他远离学生会,还是参与学生会?

我想,对大多数家长来说,这不是个太艰难的选择:

既然自己同样“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那不如让孩子提早见识一下……毕竟,孩子早熟一些,会越早适应社会。

而说句很多人都不爱听的,大学生们都在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仅仅是因为大学没教好吗?所有的账都应该算到大学头上吗?

几年前我在一篇评论里写过:

多年前年轻人是集体下海淘金争相“走向新时代”,现在80后、90后们都在挤公考的独木桥纷纷涌进“体制内”;

多年前出身底层的孩子,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能够实现阶层的流动,现如今“拼爹”横行导致“逆袭”显得愈发艰难和不易……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碰了一鼻子灰,甚至是碰了一头疙瘩的80、90后们,渐渐明晰了诸多的明规则与潜规则:在自己父辈、兄辈操控的规则和秩序面前,个体的“逆袭”尚需付出过早患上颈椎、腰椎等职业病为代价,平凡的自己更多只能做顺从者,而非新规则、新秩序的缔造者。

所有的“不会再爱”都对应着相应的社会诱因,“早衰”的变身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年轻人,更可看成是某些社会肌体“亚健康”的病理表现。

所以正如《人民日报》文章所说:扫除笼罩在社会上、徘徊在青年人心头的暮气,需要社会对他们敞开更多的机会之门,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广阔的上升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指责80后、90后们暮气沉沉、精致利己,不如更多在实际层面疗救一些领域和层面的“时代病”,比如为年轻人创造公平、公正的阶层流通通道上更多发力。

如若不然,80后、90后身上暮气沉沉的病态,未必不会在很快的未来“感染”到00后、10后……

多年前我是这么想的,现在,我的想法没变。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