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明长陵:明朝营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皇帝陵墓


来源:季我努学社

作者:浙江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萧宸轩   明十三陵位于天寿山附近,主要是指明成祖朱棣及其后代共计十三位皇帝的陵墓。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营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保

作者:浙江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萧宸轩

 

明十三陵位于天寿山附近,主要是指明成祖朱棣及其后代共计十三位皇帝的陵墓。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营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保存的也较为完好。

 

null

 

 

朱棣

 

永乐七年,明成祖亲自前往,在诸多风水大师的陪同下最终选择了现在长陵的所在地,并且将原先黄土山后山脉重新命名为天寿山。就长陵四周的山脉分布来说,形成了东西南北各有一山的形式,称之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势呈祥”的风水格局。

 

null

 

 

长陵

 

“华表双标白玉栏,红门下马驻银鞍。朝霞照耀青袍色,翠滴松楸碧殿寒。”这是明代诗人张循占对于当时长陵景象的描写,从中可以反映出昔日长陵的威严。

 

长陵首先体现出的是规模大、等级高。从现在存留的一些建筑以及华表、石像等等我们可以发现,长陵的整体规格在帝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长陵上有一座祾恩殿,是目前长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宫殿。他是仿照明代皇宫来建造的,是国内非常罕见的大型宫殿之一。祾恩殿用材考究,其中所用的木材主要是优质的楠木。从祾恩殿的整体建造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整体给帝王陵墓建造上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是巨大无比的。

 

在古代帝王的陵墓都是被视作是神圣的禁地,帝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因此不单单是老百姓不能随便的出入,就算是朝廷大臣到了此地也是要下马,恭恭敬敬的步行进入陵区,不得有丝毫的不敬之意。长陵的“下马碑”就有5.32米之高,正反两面皆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这几个大字。

 

null

 

 

长陵一角

 

总的来看,明长陵的规模、华丽程度都是明朝之最,此处不再一一细数其中的建筑。但是从中其实也是反映出了当时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的智慧结晶。在古代皇帝作为权力的象征,就可以拥有如此硕大的陵墓,但是平民百姓确是草草收场,更甚至于是要为了皇帝的身后陵墓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在古代社会来说,君臣等等的儒家伦理道德束缚了劳动人民。就现在来看,虽然留存至今的帝王陵墓规模浩大值得我们后人敬佩,但是建造此浩大工程背后的古代劳动人民则是更需要我们深思和怀念的。

 

参考文献:

 

王丽梅,《十三陵陵寝碑刻及其特点》,会议论文集

 

胡汉生,《明十三陵历史文化》,北京古都历史文化讲座第2辑

 

胡汉生,《明长陵的卜吉与风水格局分析》,北京古都历史文化讲座第2辑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桂强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