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届浙江省网络安全大型科普展在杭开展


来源:齐鲁壹点

原标题:首届浙江省网络安全大型科普展在杭开展 5月12日下午,由浙江省委网信办、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指

原标题:首届浙江省网络安全大型科普展在杭开展

5月12日下午,由浙江省委网信办、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浙江省网络空间安全创新研究中心、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浙江省网络空间安全终身教育论坛暨浙江省网络安全大型科普展在杭州市科技交流馆隆重开幕。

浙江省委网信办副主任马晓军、杭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何志伟等领导,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张森、浙江工业大学资深教授蔡家楣、浙江省公安厅网络安全总工程师蔡林、浙江省网络空间安全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铁明等专家,以及网络安全相关的政产学研用各界代表近100人出席了本次活动,旨在汇聚各方力量,并为网络空间安全终身教育工程及科普事业献计献策,共创网络安全生态圈。

_MG_0548.jpg

活动由杭州市计算机学会、杭州市数字经济学会联合体、浙江省科技人才教育中心、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浙江省浙派教育生态科学研究院承办,多家安全企业参加

为期半个月,首届浙江省网络安全大型科普展开展

首届浙江省网络安全大型科普展启动仪式,由浙江省委网信办网安处副处长高丽主持,杭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何志伟,浙江省委网信办副主任马晓军先后致辞。

杭州市科协副主席何志伟表示,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科协的重要职能,网络安全教育又是21世纪十大热门课题之一,“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市科协希望通过联合学会、专家、企业等各界力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全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素养。

微信图片_20180515093531.jpg

杭州市科协副主席何志伟致辞

浙江省网信办马晓军主任指出,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已经完全成熟,浙江作为互联网经济大省,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新经济为引领,率先启动网络空间安全终身教育工程,将积极建立和推进网络空间安全科普教育及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让网络安全的普及教育,走进千家万户,“科普展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

362643357224750189.jpg

浙江省网信办马晓军主任致辞

随后,省委网信办网安处副处长高丽宣布,首届浙江省网络安全大型科普展正式开展,与会的领导、专家等共同至杭州市科技交流馆一楼大厅展区参观。据悉,在杭州市科技交流馆的展会从5月12日开始,至5月28日结束,为期近半个月,后续主办方还将会以小型展会形式把“网络安全”带进社区、高校。

直击48种网络骗术,零距离体验“钓鱼邮件”,展会上市民直呼“太可怕”

本次展会共分展示区、视频区及体验区三个功能区。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展示区有近150块展板,覆盖48种网络骗术、经典的病毒、黑客攻击的手段、网络安全大事件、全球知名的黑客大会及黑客组织,以及网络安全教育、文明上网科普等诸多内容。

视频区播放的是“网络安全通”平台的系列科普微课视频。据悉,网络安全通是专注于网络空间安全终身教育的在线学习平台,由顶尖网络安全专家、资深IT教育行家、志向远大的小白帽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涵盖网络安全基础课程、安全意识、安全技术、安全极客、行业认证、安全会议6大类课程。

“太可怕了,真的很容易上当。”体验区的一位参展者,在体验了一封内容为“支付宝退款”的钓鱼邮件后表示,如果不详细了解和体验下“钓鱼邮件”,不提前有堤防的意识,估计很多人会被骗。“我就顺着邮件操作的,不到2分钟,支付宝的账户和密码、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和密码、手机号码等个人机密信息,都被不法分子记录了”。

而这样的招数还有很多。蹭免费WIFI后,个人所有的浏览记录及输入的账号、密码信息等都被完全记录;扫了一个当下火热的“吃鸡”游戏外挂二维码,测试用的手机竟被锁住了,要给制定账号转钱才能解锁;输入一个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7位数密码,测试显示,只要3小时即可破解,不过重新输入一组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组成的10位数号码,则显示需要70年……工作人员称,通过这样的“体验式”教育,是希望让体验者亲身经历后,加深印象,加强网络安全意识。

工作人员提醒:不明来源的免费WIFI,尽量不要蹭;不明来源且偏诱导型的二维码,尽量不要扫;重要的账号的密码设置的不要过于简单;在浏览一些陌生的平台或网页时,当被要求输入身份证、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时,一定要多加辨别。

72206487466005207.jpg

与会领导、专家等参观科普展

深度解读网络空间安全“终身教育”,呼吁网络安全“奇才”的发现和培养

参观展会后,与会人员回到会场,进入浙江省网络空间安全终身教育论坛环节。

首先,浙江省公安厅网安总队蔡林作主题报告。他阐述了网络安全方面面临的威胁及最新形势,并引出了以人为核心的网络安全教育问题。

接下来的交流会上,专家们围绕着网络安全“终身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各抒己见。

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张森认为,安全是一个终身考虑的问题,终身教育体现了网络安全的特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网络安全问题需要考虑新的方式、新的方法来解决。他称,现在网络安全人口缺口150万,如果按照“增设一个专业,开设几十门课,毕业去企业工作”这样的培养模式,是很难培养出能解决真正问题的网络安全人才的。

“我们需要用心发现和培养‘奇才’、‘鬼才’,他们学习成绩不一定是很优秀,知识面也不一定很广,但是对计算机热爱甚至痴迷,往往这样人能真正解决问题。”张森教授说。

微信图片_20180515120134.jpg

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张森发言

张森教授“培养奇才”的观点纷纷得到了360、锐捷、信网真等企业代表的认同。360企业安全黔闵浙大区总经理的夏伟称,360体系内就有不少这样的“奇才”,某一级部门的负责人是北大考古博士,被称为中国最美女黑客是一名护士,互联网少年精英年仅12岁。在夏伟看来,当今网络安全变化之快,知识迭代速度之快,网络安全方面的人才培养必然需要兴趣来支撑。

据浙江科技学院信息学院副院长马伟锋介绍,他们已在尝试“特色班”的模式,打破专业限制、打通学分制度,面向全校发掘网络安全的“奇才”。

浙江工业大学资深教授蔡家楣则将“网络安全”比喻为“人的健康”,这是一个生态系统。他说,人要健康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良好的医疗条件、自身基因健康,以及个人的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对应“网络安全”,也需要类似的条件,技术防范措施、自身网络安全的基础建设,以及个人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素养。

“网络安全的教育是终身的,教育者本身的学习也是终身的。”蔡家楣教授认为,网络安全教育技术的门槛高,教育研究者要有好的学科基础,也要不断学习。“我们要给普通人提供好的学习工具,人人都会用,还要适应当前网络威胁的变化”。

此外,蔡教授还认为网络安全的教育与普通学科教育不同,应该不断往下沉,从高校下沉至中小学、甚至幼儿园。

_MG_0570.jpg

浙江工业大学资深教授蔡家楣发言

浙江省基础教研室信息技术课程主任研究员魏雄鹰表示,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受到重视,但尚未成体系。“从小学开始教育学生‘密码要保护好’等常识,到初中、高中可能还是教的是这些,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如何系统化开展中小学生网络空间安全教育,以及如何与高校衔接培养网络安全方面的人才,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主任陈敬则认为,网络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教育,对家长的教育也同样不容疏忽。“很多时候父母的网络安全意识甚至没有孩子强,比如登QQ,小孩输登入密码旁边有人还会用手遮挡下,大人很多一般会设置自动登入。”

“网络安全终身教育,我们要想明白四点:教谁、谁教、教什么、怎么教。”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资源管理处处长齐同军认为,不同的教育对象,需要不同形式的教材和教学方式,所以要从教育对象出发,因材施教。此外,在师资方面,也可以探索打造一个网络的共享、协同、开放的网络安全终身教育平台,政府、高校、企业等都可以参与进来。

确实,网络安全覆盖面之广,影响之深,需要一个全新升级的生态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建设处处长虞江锋表示,将以身作则,借助学校多媒体教学经验和优势,整合各界资源,面向不同的年龄结构,传播网络安全知识。“其实我们之前已尝试在做一些这样的工作了,后续希望能做更多。”虞江锋说。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