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央外事委员会都有谁?


来源:政知见

原标题:中央外事委员会都有谁? 撰文 | 李游 赵萌 中央外事委员会5月15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委员会

原标题:中央外事委员会都有谁?

撰文 | 李游 赵萌

中央外事委员会5月15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由此揭晓。

此前,中央外事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人选已对外公开,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

新一轮机构改革中,以“中央”打头的委员会有7个,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较为特别,是党中央派出机构。其他6个委员会,目前仅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尚未披露顶层信息。

委员会的领导层

由领导小组改为委员会的四个机构,其领导成员目前都已披露。

具体如下: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主任:习近平

副主任:李克强、王沪宁、韩正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任:习近平

副主任:李克强、王沪宁

中央财经委员会

主任:习近平

副主任:李克强

委员:王沪宁、韩正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

主任:习近平

副主任:李克强

委员:王岐山

上述领导成员信息都是公开会议披露的。

四个委员会的主任都由习近平担任。每个委员会的副主任人数不定,为1到3人。其中,李克强是四个委员会的副主任。王沪宁兼任两个委员会的副主任,是一个委员会成员。韩正是一个委员会的副主任,一个委员会成员。

中央外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王沪宁、韩正也参加了会议。会议通稿中并未指明他们是委员会委员。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此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非委员会委员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汪洋参加。

王岐山的新职务

这次会议还披露了国家副主席王岐山的新职务: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委员。这是其第二个职务。其实,自履新国家副主席以来,外长就是王岐山的座上常客。至今不足两个月的时间,他在中南海会见了6国的外长。

  • 3月23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菲律宾外长卡耶塔诺

  • 4月18日,在中南海会见尼泊尔外长贾瓦利

  • 4月23日,在中南海会见印度外长斯瓦拉杰

  • 4月24日,在中南海会见巴基斯坦外长阿西夫

  • 5月2日,在中南海会见多米尼加外长巴尔加斯

  • 5月14日,在中南海会见巴西外长努内斯

对国家副主席来说,会见他国外长是工作议程之一。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搜索公开报道发现,此前的国家副主席也经常接见他国外长。

按照对等原则,一国外长到他国访问,负责与之会面的多是该国外长。上面提到的与王岐山会面的外长,王毅也都见过,但会面的时机并不固定。以5月的情况为例,多米尼加外长巴尔加斯1日与王毅见面,2日与王岐山见面;巴西外长努内斯则不太一样,他14日与王岐山见面,15日才与王毅见面。

当然,并非所有的外长,王岐山都会见。举个例子,上个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在北京召开,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共8国外长出席。王毅在会前与上述外长都举行了会谈,但进入王岐山会客名单的只有印度、巴基斯坦外长。

委员会的工作规则

中央外事委员会前身是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告诉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小组升格为委员会之后,人员、编制都会根据规定,进一步增加、扩大和固定。以前外事小组受人员编制限制,职能偏于虚化。随着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阔步前进,中央各职能部门、地方外事工作事务的日益增多,充实外委会的规格和职能大势所趋。

升格后的中央外事委员会,职责是什么?

钱峰说,第一从宏观、战略的顶层,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谋划全面外交布局、方略;其次,全面统筹党政军各外事职能部门以及各部门涉外工作,包括外交部、中联部、国防部、商务部、援外署等等;此外,指导各职能部门、各地方的外事工作;以及监督落实各部门、各地方执行中央外交工作的情况。

中央外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文件。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各委员会都有自己的工作规则,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规则》,强调要加强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做好经济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不仅如此,有些委员会还会根据内部架构细化。比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该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专项小组工作规则》、《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

李先念曾任小组组长

再多介绍一点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在此前的公开报道中,关于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消息很少,小组的会议也很少见诸公开报道。

《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6期刊载的《李先念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对外工作》一文对小组成立初期的情况有详尽介绍。文章作者为李先念传记组成员程振声。

文中介绍,1981年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对外政策问题。2月25日 , 李先念主持召开第一次会议,宣布中央外事小组正式成立。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1977年,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李先念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常委。

第一次会议确定的中央外事小组主要任务有两条:一是讨论有关外事方面的大政方针,具体工作靠各部门去做;二是协调有关部门外事工作方面的问题。会议还确定了每周三召开例会。成立当年,小组共召开了25次会议,李先念亲自主持会议24次。

中央外事小组很快在对外关系中发挥作用。1982年,关于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中美双方会谈进入了关键时期,李先念几次主持中央外事小组会议进行讨论,研究对策,直到中美双方于8月17日签署了“八一七”公报。

文章也涉及小组的人事变动。

1983年6月,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领导成员。中央外事小组成员也相应进行了调整。李先念就任国家主席后,于7月13日主持召开会议,宣读了中共中央的通知,由李先念任组长,赵紫阳、万里、姬鹏飞为副组长。

1983年调整人员之后,按照要求,外交部每月向中央外事小组综合汇报形势和工作,其他外事部门或涉外工作部门每季度向中央外事小组汇报一次。同时,军队方面的重大外事工作也统归中央外事小组负责。

1987年11月5日,李先念不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后,向中央提出辞去中央外事小组组长的职务,中央批准同意。

据文章介绍,李先念任组长的7年间,中央外事小组无论是讨论外交战略调整,还是制定和调整外交政策,都是由有关部门尤其是外交部首先写出文件,经中央外事小组会议讨论,提出决策建议,然后由外交部等部门修改,上报。在大多数情况下,由李先念批送中央书记处、中央政治局或者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

资料 | 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外交部官网等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