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没有自由的灵魂,又算什么名校?


来源:冰川思想库

一切科技创新,都根植于自由的灵魂,而培育自由的灵魂,是教育的出发点,也应成为名校的一种标配。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李跃美国将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向中兴通讯禁售芯片的消息,成为这几天的舆论热点,自主科技创

null

一切科技创新,都根植于自由的灵魂,而培育自由的灵魂,是教育的出发点,也应成为名校的一种标配。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李跃

美国将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向中兴通讯禁售芯片的消息,成为这几天的舆论热点,自主科技创新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来得迫切。

在这里,我想将这个话题稍微延伸得更远一点——科技创新背后是人才问题,人才背后是教育问题,这是一条看得见的逻辑链条。

null

而教育背后则关联着一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里面有大学教育的问题,也有中小学教育的问题。就中小学教育而言,在我看来,它至少涉及一个名校评判标准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名校?

1

眼下,对很多城市来说,正是幼升小、小升初报名时期,那些家长心目中的名校,就像物质短缺时代的紧俏商品,早已通过昂贵的学位房完成了一轮生源筛选。很大程度上,所谓教育焦虑,就是名校焦虑,是没挤进名校就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

但是,目力所及,衡量名校的标准,还往往以升学率一统天下。在当前的考试机制下,提高升学率没有别的终南捷径,无非是将应试教育发挥到极致,以高强度的刷题训练来提升分数,一些所谓名校正是以非常规手段将学生逼成考试机器而暴得大名。

null

一些超级中学被称为“学生集中营”或“高考工厂”,高考誓师大会上让学生歇斯底里喊口号的场景,甚至令人心生恐怖——这样的模式下,能指望学校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来吗?

我们不需要这种“聚天下英才而毁之”的名校。或者说,不需要这种以升学率为唯一追求,除了考试还是考试,除了作业还是作业的伪名校。

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国内一些真正的名校,在继续保持骄人升学率的同时,已经悄悄竖立了另一种名校标杆,让教育在更大层面上从过于功利的窠臼中回归成“人”的本质。

比如,某地有一所这样的名校,该校学生会有为学生“维权”的权益部,学生对学校管理有意见,可以提出“维权案”;学校除了膳管会、住宿生委员会,还成立了类似校园版“人民代表大会”的“学生议事会”——涉及学生的学校管理条例,出台前须经议事会讨论。

null

而学生自我管理的规章制度,则要通过议事会表决通过,才能实施。此外,“学生使用手机管理办法”、“宿舍管理办法”和“晚自习管理办法”等,都由学生和学生处共同商定,并以学生会和学生处的名义共同颁布。

2

现代教育的价值之一,就是培养出一群具备现代眼光、具备历史纵深感与国际视野的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而不是去个性化,张扬人文精神而不是将教育工具化。

让人学会独立思考,懂得权力与权利的边界,显然比分数来得更重要。没有质疑、不会质疑、不敢质疑,人只能沦为一具生理性木偶。如果说质疑精神、平等协商精神等是一个人的成人礼,培育这样的精神则是教育的天然使命。

null

很多人认为,这种公民素养到大学再训练也不迟。殊不知,中学时期不仅是一个人重要的身体发育期,也是重要的精神发育期。错过了这样的窗口期,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意味着一种难以弥补的空白。

也不要认为这种公民意识、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科技创新没有多大关联,人文与科技的终点是殊途同归的。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段话:“芯片的发明需要自由的思想和大脑,自由包括体系化的一切要素,它提供自由想象的物质条件,还提供机会、平等、尊重、保障和创造的宽松环境……它是文化宽容、自由浇灌和制度激励的结果。”

null

我觉得这段话说得非常好。推而广之,一切科技创新,都根植于自由的灵魂,而培育自由的灵魂,是教育的出发点,也应成为名校的一种标配。

3

如果说这种推行公平协商精神的做法重在人文积淀,下述举措则着眼于寻找科技人才培养的更直接的途径。

不久前,为了在初高中阶段发掘出有特殊专长的人才,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深圳一所老牌知名中学合作设立了一个“特殊人才奖学金”,资助在基础学科等方面具有特殊表现的天才、偏才、怪才。

我对14岁就考上北大、有“北大神童”之称的李书磊说过的一句话印象很深,他说,有两件事使你加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一是发现爱情,一是发现天才。

事实上,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这世界上的人与人之间,也都存在禀赋、气质、悟性等方面的差别。或者说,地理表面有平原沼泽,也有高山峡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一定隐藏着在某些方面异于常人的天才。

发现天才不但加深了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也让我们更多地体会到了世界的意外之喜。

但众所周知,在当前这种强调均衡、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下,许多天才的长板变成了短板。比如考试未必是他们的强项;他们对某种事物的惊人领悟力,未必能运用在对某个公式、定律的理解上。

严谨的教育流水线上,他们要么按照某种模型成为整齐划一的产品,要么甚至被贴上次品标签,难以摆脱被埋没的命运。

而华为与深圳这所名校的这一联手挖掘计划,无疑让他们有了更多被发现的可能,并由此获得更阔大的腾挪奇思妙想的空间。

4

说起偏才、奇才,很多人会想起因数学成绩零分或接近零分而得入大学门墙的闻一多、张充和、钱锺书等人。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提出著名“歪瓜裂枣”理论:“枣是裂的最甜,瓜是歪的最甜,他们虽然不被大家看好,但我们从战略眼光上看好这些人。”

null

▲任正非

因为这句话,我对这位伟大企业家的敬意又多了一分,因为他超越世俗偏见,对“歪瓜裂枣”这个成语进行了重新定义,实际上也是对人才标准进行了部分先见性修正。

事实上,孔子几千年前就发表了“因村施教”的观点,朱熹进一步发挥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

作为世界上现代教育体系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在强调缩小学业差距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有特殊天赋孩子的教育,美国立法规定,天才儿童有权利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服务;很多州明文规定,学区必须给资优生准备教育计划,这给很多天资迥异的儿童准备了更多成才的通道。

null

回到包括芯片在内的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上来,科研实力离不开长期积累,从根本上看,指向的是一个秉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的问题。

从现在起,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的顶层设计,将那种填鸭式的陈旧的教学方式逐出教育门墙,调整人们心目中的名校标准,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更舒展地成长,为那些在某些方面天赋异禀的人的成长提供更多制度性保障。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