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1964年哪部芭蕾舞剧实现欧洲艺术与中国风格结合?


来源:中国新闻网

当李承祥、蒋祖慧等雄心勃勃地准备将这部电影改编成芭蕾舞剧时,大部分人将信将疑,欧洲艺术与中国风格、古典贵族艺术与人民革命题材会怎样结合呢?

核心提示:当李承祥、蒋祖慧等雄心勃勃地准备将这部电影改编成芭蕾舞剧时,大部分人将信将疑,欧洲艺术与中国风格、古典贵族艺术与人民革命题材会怎样结合呢?

红色娘子军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木河,原题:《新闻周刊》文章:《红色娘子军》荣辱兴衰40年

2004年10月8日,以纪念40周年之名,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再登舞台。盛衰荣辱,大起大落,毁誉褒贬,各达其极。《红色娘子军》风雨四十载,成就一个真实的神话。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一个特定时代政治话语的文艺表达,在当时中央最高层领导的关注下诞生,并成长为中国芭蕾舞的经典。从诞生之初便承载了沉重的意识形态负荷,到沦陷在历史风暴的中心;在消逝十余年后,这部当年中国人最熟悉的红色文艺作品重现舞台,今日人们再看《红色娘子军》,早已超越对它艺术价值的怀念,而是作为一代人的集体文化记忆,被观者重复品味。

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刚刚熬过三年自然灾害,文化缓慢复苏。1963年,周恩来总理观看完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之后提出由中央芭蕾舞团自己创作一部革命舞剧,他建议可以从“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等外国题材入手。《红色娘子军》伴随着这一年底音乐舞蹈座谈会上发出的“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号召应运而生,成为中国第一代芭蕾舞艺术家的第一次大胆尝试。

一群深受压迫摧残的妇女,在共产党的组织下,揭竿而起,成立队伍,一年之内参加八次大型战斗连连获胜,最终在国民党正规军围剿中喋血海岛,被迫解散。这是30年代海南岛上一支女子特务队的传奇。而谢晋把它演绎成吴琼花、洪常青们的故事搬上银幕,鲜明的阶级矛盾冲突与“女儿当自强”的浪漫理想准确地切中了当时时代政治文化的命脉,一时之间风靡大江南北。当李承祥、蒋祖慧等雄心勃勃地准备将这部电影改编成芭蕾舞剧时,大部分人将信将疑,欧洲艺术与中国风格、古典贵族艺术与人民革命题材会怎样结合呢?

1964年9月底,《红色娘子军》经过半年的排练在天桥剧场首演,这台彻头彻尾的民族化芭蕾令周恩来十分惊喜,演出结束后,他上台第一句话是:“我的思想比你们保守了。”

10月6日夜里,剧组接到来自中央的紧急电话,让他们连夜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装台准备10月8日演出。直到大幕拉开,他们才知道这一次台下的观众是毛泽东和十几位中央高层领导。李承祥回忆起当初的情形:“毛主席上台与演员们握手时,整个礼堂回荡着‘毛主席万岁!’的高声欢呼。我扮演南霸天,不敢站到前面,也不敢痛痛快快地欢呼,只好暗地里鼓励扮演洪常青的演员替我多喊几声。”就是在这次演出中,毛泽东留下了著名的三句话:“革命是成功的,艺术是好的,方向是对的。”由此给《红色娘子军》定了性。10月8日,也被确立为这台芭蕾舞剧的生日。

得到了毛泽东的充分肯定后,周恩来决定用这台舞剧招待外国元首。起初外事办表示反对,他们觉得《红色娘子军》不中不洋,风格古怪,担心遭致非议。但在周恩来的指示下,剧组首先为西哈努克表演,良好的反响打消了方方面面的疑虑。从此,《红色娘子军》便成为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六七十年代,这些芭蕾舞演员也同时是中国外交史的见证人,他们的演出在那些特殊的历史时刻充当着奇妙的“润滑剂”。人民大会堂小礼堂的舞台二十年不变地上演着同一出戏,幕起幕落间台下走过的是一拨拨世界各国政要。

《红色娘子军》的芭蕾舞显然比《红灯记》的京剧更容易为外宾所接受,而颠覆芭蕾传统风格的民族化改造又彰显了“中国”特色,每每令外宾们备感新鲜。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周恩来非常重视,特地抽出时间视察排练情况,叮嘱演员们务求发挥最佳水平。尼克松在回忆录中称赞《红色娘子军》“令人眼花缭乱的精湛表演艺术和技巧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他还评价这部戏是“一个兼有歌剧、小歌剧、音乐喜剧、古典芭蕾舞、现代舞剧和体操等因素的大杂烩”。

后来一批美国艺术家创作了一出名为《尼克松在中国》的歌剧,这段插曲也被他们排入戏中众美国演员模仿《红色娘子军》的造型和舞蹈,效果十分滑稽。

 

[责任编辑:王诗云 PN132]

责任编辑:王诗云 PN132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