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扎根沃土为人民


来源:《内蒙古日报》

原标题:扎根沃土为人民[   □本报记者 赵丹   今年是中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成立6

原标题:扎根沃土为人民

[   □本报记者 赵丹

  今年是中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60年的时间里,全区乌兰牧骑队员始终扎根生活沃土,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如今,我区75支乌兰牧骑的3000多名队员扛着这面旗帜,紧随时代的脚步,见证着北疆的四季,持续为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

  初心

  上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建立起文化馆,而内蒙古草原地广人稀,文化馆并不适合建在牧区。因此,我区有了“在牧区怎样丰富牧民文化生活”的构想,并于1957年在苏尼特右旗开展试点工作,在乌兰夫同志的关怀下,全区乃至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就这样带着党的殷切嘱托,在苏尼特右旗正式成立。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第一代队员伊兰老人回忆起60年前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草原辽阔无边,交通不便,居民点极其分散,要想使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就必须建立一种装备轻便、组织精悍、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于是,扎根基层服务农牧民,成为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不忘的初心。乌兰牧骑理所当然地成为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站在2017年的冬天,回望1957年的夏天。60年一个甲子的轮回,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扎根生活沃土,已经走出一条扎实的艺术道路。

  著名的乌兰牧骑队员金花回忆,乌兰牧骑成立之初,没有华丽的服装,没有精美的舞台,演出就在农舍或蒙古包中间的空地上。一块幕布,既没有灯光,也没有音响,队员们就点着煤油灯、“火把灯”为农牧民演出。

  在烈日酷暑下,在隆冬寒风里,露天演出是家常便饭;步行数十里后紧接着开始演出,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也是司空见惯;有时把残疾老人背到演出场地观看演出;有时在牧民家里演出,经常是一天连演几场。艰苦的环境、不规律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乌兰牧骑队员抛洒着辛勤的汗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苏尼特草原上,听说一个老额吉身体不好,不能来看演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长专门带上队员给老额吉一个人演了专场。老额吉从别人家里借了干肉给队员做饭,把家里仅有的半盒方糖放在炒米里给队员们吃。临走时,队长偷偷把十块钱放在老额吉毡子下面。两个月后,老额吉通过苏木干部托人把十块钱捎回来了。队员们去只有3个人的边防哨所演出,3个战士拉着队员们的手说:“别说演出,就是你们来了陪我们说说话都感激不尽”。当天晚上队员们还给战士们办了舞会,大家笑着、哭着、跳着……

  这样的故事在草原上俯拾皆是,乌兰牧骑队员与农牧民群众在长期水乳交融的生活里形成了亲密无间的血肉关系。

  乌兰牧骑为农牧民送歌献舞,队员们与农牧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他们为群众义务理发、照相,他们帮农牧民打草、接羔、剪羊毛。农牧民含着热泪观看乌兰牧骑演出,唱着歌给乌兰牧骑队员敬酒。乌兰牧骑走到哪里,就受到哪里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的心与农牧民紧紧贴在一起。

  这支队伍,让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得到慰藉。这面旗帜,让交通不便的牧区,接受到了文明也听到了党的声音。

  60年来,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乌兰牧骑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红色的嫩芽”根深叶茂,乌兰牧骑队员初心不改,每年为农牧民演出超过7000场,为促进我区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安宁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传承

  民族民间艺术与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是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文化之根。乌兰牧骑常年深入基层活动,实质上就是植根在民族民间艺术遗产的沃土之中,这个优越条件,提供了乌兰牧骑做好民族民间艺术遗产传承工作的广阔天地。

  传承民族文化,每个队员都是一颗火种。乌兰牧骑队员本就从农牧民中来,队员们浸透在民间文化艺术中,无比热爱民族艺术。队员们在广泛搜集、整理民族民间艺术遗产的基础上,创作出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节目。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现任队长孟克吉日嘎拉说:“我们的乌兰牧骑诞生于基层,文艺节目创作灵感也来源于基层,在服务基层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让它发扬光大。”半个多世纪以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累计深入牧区、厂矿、社区、部队等演出达1万多场次;■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累计完成艺术创作近3000部。

  乌兰牧骑的节目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在内蒙古草原上产生了很大影响。队员们不仅把这些艺术送给农牧民群众,还走出内蒙古,到全国各地演出,把内蒙古的民族艺术播撒到大江南北。

  1965年,乌兰牧骑第一次走向全国。1965年6月至1966年初,文化部组织了内蒙古3个乌兰牧骑代表队,分赴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巡回演出。从1974年起,乌兰牧骑开始走出国门。几十年来,乌兰牧骑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把欢乐和友谊播种到哪里。

  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建队于1959年3月。关于乌兰牧骑的艺术为什么深受农牧民的欢迎,并受到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广泛赞扬和一致肯定,队员们总结,突出的民族特点是我们乌兰牧骑艺术事业兴旺、艺术青春常在的根本原因。而乌兰牧骑的艺术就是在挖掘、继承和发扬蒙古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乌兰牧骑队员把演出、宣传、辅导、服务4项任务兼为一身,演出前后,演员是驾驶员、放映员、辅导员、广播员、修理员、理发员、代销员、展览员、摄影员。乌兰牧骑队员分成多个小组在牧民生产闲暇时走下去,为他们表演精彩的民族节目,宣传党的政策、科技知识等;同时抓住各苏木(乡)镇、嘎查(村)每年举办那达慕、文化节等有利时机,主动参与进去,辅导他们编排节目,帮助基层文化站开展好农牧民自己的演出。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乌兰牧骑文化的魅力,乌兰牧骑演出队还走进各驻地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社区等进行业务辅导,并在各类活动中无偿提供设备、服装等,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平均每年深入牧区演出百余场,年平均行程2万多公里。

  乌兰牧骑作为民族文化的使者,经常在下基层演出时拜访请教当地的民族民间艺人或文艺骨干,向他们学习民族民间歌舞曲艺,与他们同台演出,手记整理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绝艺珍品,甚至拜师学艺传承。乌兰牧骑的这些不懈努力,为创作演出找到了现实生活与民族艺术的丰厚根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品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从茫茫林海到大漠戈壁,从城市乡村到边防哨所,60年里,内蒙古乌兰牧骑先后创作了数万个文艺节目,《顶碗舞》《筷子舞》《鄂尔多斯婚礼》等上百个艺术精品广为流传,也培养出了拉苏荣、金花、德德玛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只要认真回顾乌兰牧骑与民族民间艺术同生共长的光辉历程,我们不难看到,马头琴的普及,好来宝的传唱,顶碗舞的再现,鄂尔多斯婚礼的辉煌,潮尔、呼麦的兴盛等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扬与创新,饱含着乌兰牧骑和文艺院团、研究院所、民间艺人几十年的传承和心血。乌兰牧骑成为千里草原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者,成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时代品牌。

  坚守

  追寻乌兰牧骑的历史起点,我们来到了苏尼特右旗,站在乌兰牧骑60年成就展展厅里,感受着乌兰牧骑队员60年来走过的足迹。

  1990年出生的特日格勒,初中就开始学习马头琴,2009年考上内蒙古艺术学院专业学习马头琴。如今,他已经成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一名马头琴手。

  每次在展厅里看见爷爷的照片,特日格勒都感到无比骄傲。爷爷乌尼格日勒是第一批乌兰牧骑队员,爷爷照片下面写着:“会马头琴、三弦、四胡、蒙古古筝、笛子、说唱、话剧,是难得的多才多艺人才”。作为爷爷的长孙,特日格勒继承了爷爷的遗志,在乌兰牧骑队伍里坚守着继续为农牧民服务的理想。

  自2012年开始,作为草原文化名片,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携草原芳香走出国门,赴美国圣地亚哥、拉斯维加斯等地进行巡回演出,展示了草原原生态民族歌舞的精彩,让世界人民更多更好地了解了草原文化。

  在展厅里,一件件老物件,一张张旧照片无声地传递着“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的深刻思想。也正是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的坚守,对内蒙古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1957年第一面乌兰牧骑的旗帜树立起来,全区各地的乌兰牧骑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1963年底,内蒙古已经建成了30支乌兰牧骑。1964年底,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举行,乌兰牧骑代表内蒙古参加会演,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随后,文化部组织了内蒙古3个乌兰牧骑代表队,分赴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巡回演出,历时7个多月,行程5万多公里。

  乌兰牧骑队员在艺术上坚持走民族化的道路,演出节目以蒙古族歌舞为主,各队注重文艺创作,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作出了特殊贡献。由于乌兰牧骑编创人员有良好的思想觉悟,拥有来自生活的大量素材,有与农牧民群众朝夕相处而激发出来的创作热情。所以,乌兰牧骑创作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充满了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不但传承文化,还传承一种精神。

  在草原上,乌兰牧骑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为“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队员白天帮助牧民种地、挤奶、做饭洗衣、为农牧民修理家用电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是体验生活,晚上演出,用艺术的手段还原农牧民的生活。这样的文艺创作更贴近农牧民的生活,所以农牧民爱看。

  正因如此,60年前,草原上没有电视,没有广播,乌兰牧骑的每一次演出可谓是农牧民的一道文化盛宴。如今,进入网络时代,乌兰牧骑依然深受农牧民欢迎。

  乌兰牧骑的创立发展,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同内蒙古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典范,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大创举。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的坚守,使乌兰牧骑的足迹走遍了内蒙古农村牧区,走遍了祖国各地,走遍了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60年前,一支9个人组成的乌兰牧骑队伍在苏尼特右旗成立。这支队伍,在祖国北疆凝聚起一股力量。这面旗帜,在草原上迎风飘扬。

  60年过去了,这面旗帜依然闪耀着跨越时空的力量。人生是短暂的,碧绿的草原一岁一枯荣,草原上的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不朽的,是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生命价值绽放出的夺目光彩。

]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