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意象松花石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意象松花石 人与石是一对意味深长的存在。且不说人类是从石器时代走来,仅就观赏石中的象形石而言

原标题:意象松花石

人与石是一对意味深长的存在。且不说人类是从石器时代走来,仅就观赏石中的象形石而言,就可囊括自然万物、佛道俗儒,尤其是此刻面对的这两块禅意浓浓的松花奇石,更是让人浮想联翩,回味绵绵。

人对冰冷的石头参悟,是对天地大道的感怀。面壁十年的达摩因石头的永恒空寂而悟得佛教本质进而成为禅宗初祖;写过“心空不碍白云飞”的唐代高僧希迁,法号就叫石头,而对奇石顶礼膜拜的米芾更是将他所有的艺术造诣都归功于奇石对他的启发。

这块名为《坐看云起》的松花石,石之奇恰恰在于石的独特意蕴。有形无韵的奇石,就像土豪,再华丽也终难脱一个“俗”字。试想,与地球同龄的石头多如恒河沙数,唯独“这位高僧”,在亿万斯年之间,经过大自然炼狱般的物理化学修炼,才成就他脱俗超尘的仙佛身姿。

从造形上看,该石具有饱满的体态、超然的神态、悠悠然的姿态,他独坐于天地之间,早已无需烟火的供养,也无需俗众的朝拜。对他而言,茫茫时空之中,有风可饮有霞可餐,有云可看有日出日落相伴就已足矣。至于前面是万山丛林还是飞瀑流泉,都无所谓了,万事皆空何必执著于具象的缤纷呢?世上所有得大自在者,都如这块禅石,都是惯看秋月春风的世外高人。对真正的赏石者而言也是如此,看久了,也会和这禅石一起,进入禅定的境界。这才是赏石文化千百年来历久不衰的本质所在。

再看其色,这块禅石之色在灰黄之间,属“陈旧之色”。就色彩美学而言,是一种古色、水墨色、烟熏色、复古色。松花石中不乏色彩鲜艳甚至鲜嫩者,而这种色彩之所以在这块石头上恰如其分,是因为与主题天然合一之故。因为一位深山修炼的高僧,已到坐看云起之境,其低调、含蕴、朴素、简洁、洒脱的修养,只有通过这种磨损感、陈旧感、黯淡感、朴素感、单调感才能给人以物我一如的真实情感。

正所谓天遗瑰宝修成佛。在赏石文化中,一般的观赏石仅仅是让人感官愉悦,禅石要的却是内心感悟。因此,禅意石的引人关注不仅在于美石如宝,而在于观出参天悟地,观出洞彻人生,就如这块《如是我闻》。

静赏此石,常令人想起《金刚经》中“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的情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那神态不偏执、不痴迷、不执著、不胶着,完全是一种“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超然之态。这种无味之处的神韵通过双手合十的动作和年轮般的袈裟纹饰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松花石的形成有八亿年之久,这年轮般的纹饰是否在这块奇异的松花石上印证了“顽石点头”不是诳语?

面对着这两块禅意浓浓的松花奇石,我常作如是想,即使从暮鼓晨钟的仙界走出,即使从青灯黄卷的浩瀚中回望,那些久远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绚丽的艺术,所有这些人类文明的结晶有时会因为附着在“物”上而比文字传至更远,甚至更具有普度众生之效吧。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