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徐海东曾利用国民革命军少将军衔掩护刘少奇做何事


来源:中国新闻网

徐海东佩戴国民革命军少将的军衔,以到中原检查新四军的名义,掩护刘少奇秘密回竹沟。离开洛阳时,刘少奇一行在国民党卡口遭到盘查,幸亏有了徐海东“国民革命军少将”的军衔才得以化险为夷。

当地村民史增产已70岁,依旧精神焕发。据他说,这个老宅院是他祖父辈建造的一个大院落,刘少奇和北方局机关,就驻扎在这里。

史增产带着阿廖沙边走边聊。他指着宅院内两边的房子说:“当时刘少奇主席住东边,杨尚昆就住在右边。这些砖头还是当时的原物呢。”阿廖沙也跟着从院子这头走到那一头,时不时用手机拍摄周围的景色。

史增产说,根据爷爷的回忆,刘少奇非常平易近人,“每次出门,他都会跟屋子里面的老百姓打招呼,还喜欢逗小朋友玩,跟周边邻居相处得特别好!”

当然,村民们并不知道这位和蔼可亲的“大官”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少奇,只知道是一位姓陶的教官——当时,刘少奇化名“陶尚行”,他用这个名字写作的一本《关于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的小册子,为抗日游击战争指明了方向。

今年80岁高龄的赵刚,是刘村镇的老干部,退休以后专注于当地革命史料的研究。“《游击队之歌》就是在我们这里写的呢!”赵刚介绍,当时,这儿驻扎着一支600余人的学兵大队,刘少奇经常给学员们讲课。其中一位名叫贺绿汀的学员听了刘少奇的讲课之后,非常激动,挥笔写下了一曲《游击队之歌》,从刘村镇唱响,从此传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1938年2月底,临汾沦陷前夕,中共中央北方局撤离刘村镇,刘少奇回到延安,继续领导华北地区党的工作。

渑池

因一个人和一部著作而彪炳千秋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是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祥地;而在抗战历史上,渑池兵站也因一个人和一部著作而彪炳千秋。

渑池兵站,是1938年11月十八集团军与国民党当局谈判后创办的我党我军的公开机构。说起渑池兵站,必须提到刘少奇和他的政治名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刘少奇化名“胡服”,由延安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到渑池,于12月20日在渑池兵站召开了“中共豫西特委扩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这里,刘少奇完成了《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并在党训班上首次进行了宣讲。抵达竹沟后,为了给党员干部进行党性锻炼和修养的教育,刘少奇在提纲的基础上精心撰写,题目加上“论”字,内容也进行了归纳、增删,成为了名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在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刘少奇旧居,看到爷爷的半身像,阿廖沙神情肃穆地三鞠躬。

刘少奇旧居是一间不到8平方米的小屋,刘少奇工作和休息都在此地。“桌子、椅子、床和火盆都是以前的原物,我还在这张床上住了十几年呢。”昔日房东的孙子、50多岁的王小润告诉阿廖沙,“当时我爷爷并不知道住在这里的是谁,因为对方租了房间之后,我们就搬走了。等几个月后对方离开,回家一看,屋里摆设得整整齐齐,依然保持着原样。一打听,才知道是刘少奇同志。”

渑池县博物馆馆长陈琳琳曾经是这里的讲解员。1995年4月,王光美来到这里时负责讲解。阿廖沙询问王光美奶奶到这里来的每一个细节。休息时,他一个人坐着,突然唱起了一首俄文歌曲。翻译告诉记者,这首歌的名字叫《哎,道路》。

洛阳

“镇脑器”和“少将秘书”的故事

在河南洛阳老城区一条叫贴廓巷的小巷子里面,“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洛阳办事处”(简称“洛八办”)旧址赫然在目。洛八办对面一处门面,69岁的杨明周老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他告诉前来寻访的阿廖沙,“我听我爷爷说,当时只知道这里门口的警卫员从原来的两个一下子变成了四个,办事处里头用铁丝扯起铃铛,不让外人进去。但是当时真不知道是刘少奇主席。”

杨明周不知道的是,刘少奇在1939年1月、4月和9月先后三次因为不同的工作需要,来到洛八办工作。

洛八办纪念馆研究员王志军介绍,1939年1月,刘少奇在从延安到竹沟途中,在洛阳进行了短暂停留,受到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的隆重接待。经过磋商,卫立煌同意将洛阳八路军通讯处升格为八路军办事处。

王志军还给阿廖沙讲起了“镇脑器”的故事:在洛八办的夜晚,刘少奇的房间内总是灯火通明,甚至经常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大家很好奇,这位领导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精力。一次,一位党员干部在刘少奇房间的桌子上发现有一串用绳子串起来的铁片,很好奇。刘少奇介绍,这是自己驱赶疲倦的神器,名曰“镇脑器”。时值寒冬腊月,铁片更是冰冷刺骨。每当倦意袭来,刘少奇便将这串铁片戴在头上,顿时精神便来了。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