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朱可夫元帅晚景凄凉两遭免职 二战后50年才获平反


来源:中国新闻网

更令人唏嘘的是,因为先前的两次免职风波,朱可夫身边几乎所有的朋友都疏远、乃至背叛了他。直到1995年5月,俄罗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朱可夫才被彻底平反。

艾拉说,父亲出身卑微,但靠着勤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我们家庭,父亲是唯一的崇拜对象”。在“二战”之前,朱可夫便同德国人打了两年的仗,那是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在这次大战中他被提升为下士。

1924年7月,朱可夫以优异成绩考入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后来更是进入著名的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进修班深造,在学校里,朱可夫以“狂热的、顽强的学习”著称,这为他后来在“二战”中大展身手埋下伏笔。

1920年,朱可夫和貌美的姑娘亚历山德拉成婚。婚后,作为军人的朱可夫经常调动,亚历山德拉坐着马车,不管去哪里都跟着丈夫,因为常年颠簸,他们失去了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因为身体太过虚弱,医生建议不要孩子了。但亚历山德拉并没有听从劝告。1928年,他们诞下一个女儿,这个孩子就是艾拉。

“我是迟来的、人们期待已久的孩子。出生时,爸爸已经32岁,妈妈28岁。他们给我起名‘艾拉’,意为‘开创时代’”,艾拉回忆道。

不多年后,极大抱负的朱可夫,便开创了自己的时代。

苏德战争爆发后,列宁格勒首先岌岌可危,前方将领已经讨论要放弃这座名城,临危受命的朱可夫将局面稳定;其后,在几路德军势不可挡的进攻之下,莫斯科危在旦夕,朱可夫火线抵达,组织莫斯科保卫战并取得胜利;几个月后,斯大林又急调在别处作战的朱可夫,“南方形势很糟,德军有可能攻占斯大林格勒”,朱可夫迅即赶往南方……

就这样,朱可夫像救火队员一般,一次次出现在最危急时刻,一次又一次力挽狂澜,为自己赢得“军神”美誉,改变了“二战”走向,最终赢得了苏德战争的胜利。

无限的热爱与崇拜

尽管朱可夫出自骑兵学校,骑术绝对一流,但为了准备胜利日阅兵,他还是坚持去进行训练,这让骑马行进在红场上的朱可夫,愈发威风凛凛。

艾拉颇为珍惜一张照片,那是朱可夫的高光时刻:1945年5月8日深夜,在柏林郊外,朱可夫主持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并代表苏联签字。

关于父亲的记忆,艾拉似乎希望将时光永久停留在“二战”时期,在她不算宽敞的客厅里,悬挂的朱可夫的照片几乎全是这一阶段的,少见战后乃至晚年朱可夫的形象。

新京报记者问及,和父亲的交往,有哪几件事印象最为深刻?艾拉回答也是全是在“二战”中。一次是莫斯科保卫战,艾拉在母亲的带领下,和妹妹去到前线看望父亲。

家人的到来让朱可夫难得放松。事实上,在当时紧张的战争形势下,朱可夫每天能睡两三个小时已属奢侈。妻子、女儿的到来让朱可夫开心不已,他带着家人在雪地里散步,送给女儿毛绒玩具和糖果,一家人咯吱咯吱走在雪地里,温馨异常。

“很多人都认为他顽强、好战,但在我们面前从未见这样,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和蔼的父亲,从来没有责骂过我们,非常体贴人……”艾拉回忆说,她给记者看了当时一家人的留影。

第二次是“二战”胜利后,朱可夫自柏林返回莫斯科,准备胜利日阅兵。艾拉难得的再次和父亲相聚,“我和妹妹又一次见到他,满心欢喜,而和我们在一起时,父亲也非常开心。”

这是朱可夫元帅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家庭生活的一次重大事件。艾拉记得,当时家人忙着整理父亲的戎装,而她则和妹妹围着爸爸,“用布一遍遍擦父亲的勋章,使它们看起来更加闪亮。”

朱可夫一共四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两次被授予“胜利”最高奖章,六次获得列宁奖章,还有许多别的奖章,这使得他的戎装显得不够大,因为不少勋章无处可挂。

艾拉提及墙上挂着那幅父亲骑着马的照片。尽管朱可夫出自骑兵学校,年轻时候就是个优秀的骑手,但庄重的仪式下,朱可夫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还是去接受练习。这使得朱可夫骑着马行进在红场上时,显得愈发威风凛凛。

女儿成为朱可夫胜利日演讲的第一批听众。艾拉回忆,当时父亲在家中多次排练,为了更逼真一些,元帅让家人充当听众,“父亲说,我和妹妹使劲鼓掌”。

“在阅兵那天,我和妹妹站在观礼台上,丝毫没有注意到降落的雨滴。当爸爸骑着马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他是如此伟岸,以至于我一直不停地在心里呐喊:‘这是我爸爸!’‘这是我爸爸!’我骄傲极了。”艾拉回忆。

彼时,朱可夫的声望在苏联如日中天,艾拉和全苏联人一起,陷入对朱可夫的无限热爱与崇拜。这一年,艾拉17岁。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