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郭解:英雄生涯原是梦,相知千年杜月笙


来源:那时微芒

原标题:郭解:英雄生涯原是梦,相知千年杜月笙侠是中国人心中非常重要的人格组成,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影响这中国人的历史。侠是正义追求,是中国人的情怀。01有一种独特的生命美学,渔樵云海,断剑残阳,

原标题:郭解:英雄生涯原是梦,相知千年杜月笙

侠是中国人心中非常重要的人格组成,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影响这中国人的历史。

侠是正义追求,是中国人的情怀。

01

有一种独特的生命美学,渔樵云海,断剑残阳,深藏功名,鸿雁孤影,令人遐想神往。

这就是侠。

从春秋墨侠始,贯穿千年,几经变迁,时至今日,传承不绝。侠是一种行动文化,中国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区别于儒释道。章太炎在《儒侠》篇中有云:“侠者无书,不得附九流”,一语便道出了侠的独特品格。

侠是一种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常常救人于危难,诚信重诺,替天行道,匡扶正义,而且不求回报。

侠是中国人心中非常重要的人格组成,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影响这中国人的历史。侠是正义追求,是中国人的情怀。

李白豪放一生,常以剧孟自诩,有诗云:“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王维一生礼佛,诗文也常见侠风:“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至于边塞派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更是创造大量诗篇,咏叹侠义。

宋《太平广记》中《虬髯客》、《聂隐娘》等名篇讲述独来独往的潇洒剑客救人危难的侠义故事,彰显重诺轻财、不矜不伐、救人困厄的道义品格和侠义风范。

至明清,不但出现大量诗文,侠义小说和评书更加丰富了侠义内涵,崇尚侠义的风气连绵不绝,而谭嗣同将这种侠义精神演绎到极致。梁启超在《谭嗣同传》中赞其“少倜傥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足见侠在中国人心中的崇高意义。

1904年,梁启超流亡日本,面对日本人的羞辱,梁启超愤然激荡,作《中国之武士道》。从孔子始,以朱家、剧孟、郭解终,追叙先秦两汉侠义之事,归纳侠士信仰的十五信条,并总结为一句话:“国家重于生命,朋友重于生命,职守重于生命,然诺重于生命,恩仇重于生命,名誉重于生命,道义重于生命,是即我先民脑识中最高尚纯粹之理想,而当时社会上普通之习性也。”

02

太史公在《史记·游侠列传》的开篇,以史学家和文学家的视角,给予游侠很高的评价。

称赞他们虽然时常冒犯法律禁令,但是个人的行为却符合道义,廉洁谦让,敢于赴汤蹈火拯救他人,实在难能可贵。游侠和强暴之徒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他们的名声靠英勇事迹得以远播,读书人都喜欢作文记叙称赞他们心中的英雄。

文中记载了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等人生平事迹。前几位文字较少,唯独对郭解着重笔墨,表述详实,对后世影响深远。据说太史公曾与郭解相识,所述之事应该千真万确。

国学大师章太炎,晚年在苏州讲学。因事请杜月笙帮忙解决,随与之结识。杜月笙对章太炎也是尊重备至,彬彬有礼,以师长敬之。二人相交,亦师亦友。

有一次,章太炎给杜月笙讲述《游侠列传》。章太炎说:“朱家剧孟成事于乱世,行侠仗义,闻名一时,天下人莫不想与之结交。生前风光无限,死后终得善终。而郭解成事于汉帝国强盛之际,帝国政权需要稳定,忌惮游侠势力。郭解虽无害于政权,仍不能得以善终,最后落得个满门抄斩的悲惨下场。”

杜月笙感慨道:“实在是生不逢时啊!郭解以诚待人,不矜不伐,真的是我两千年以前的老师!”

章太炎又说:“生于乱世,是百姓的悲哀,但对侠义人物却不一样,正是施展抱负的好机会。眼下日本侵略中国,希望你能审时度势,做这个乱世的英雄!”

03

郭解,字翁伯,汉族,河内轵县人,今天的河南济源城东南。

轵地这个地方不同凡响,春秋时期曾出现过一名赫赫有名的刺客:聂政,侠义之风历史悠久。

郭解,平民出身,却也不同于一般平民。他的外祖母是中国第一女神相许负,师从于黄石公。许负本来是一妇人,因善于相面为刘邦立过大功,十九岁被汉高祖封为鸣雌亭候。不仅如此,许负爹许望封为温城侯,三位兄长封为将军,荣耀至极。郭解父亲也是当地一著名游侠,仗义侠气很有威望,在文帝时期被逮捕处死。

郭解自小受父亲侵染,好勇斗狠。郭解短小精干,从不喝酒,话也不多。一言不合,拔刀相向,喜欢用刀解决问题。

年轻的时候,郭解是个狠角色,时常杀人,因此常被通辑。至于窝藏要犯、盗墓挖坟、私铸钱币等等作奸犯科之事,数都数不过来。郭解的罪行,有十个脑袋也不够杀的。偏偏郭解总能化险为夷。

一是警惕性强,风声紧了就赶紧撤,绝不当出头鸟。二是运气好,总能恰好赶上大赦,把前罪一笔勾销。想成大事就得活得久。郭解总是死不了,声望一天天聚集,渐渐的成了当地响当当的人物。慕名而来的忠粉越来越多,都以能和郭解结识为荣。

青年郭解,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徒。然而,精彩的剧情总是会出乎意料的反转。中年郭解,慢慢的成长为一名英雄,那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英雄。

晋朝周处,也是年轻时纵情肆欲,鱼肉乡里,后来成长为建功立业的大英雄。后世教科书总把周处的故事,作为改过自新浪子回头典范,教育后人。

杜月笙年少时在一家水果店里做学徒,私自挪用店内货款赌博,输个精光,无颜以对,不辞而别。正当杜月笙走投无路时,掌柜找到他,不但没有怨恨,反而一如既往的好。杜月笙聪慧,从中看到与人为善的力量,激发了内心深处的良知。杜月笙一改此前,终成一代枭雄。

《左传》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郭解的所作所为,一点也不比周处杜月笙逊色。郭解称得上是一条好汉,对朋友尽在一个“诚”字。肯为朋友两肋插刀,言必行、行必果。随着年龄渐长,性格沉稳起来,作奸犯科的事也收手了,刀也很少用了。

学会以德报怨,乐善好施,侠义之气更盛,个人魅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越来越有声望。

04

有一件事让郭解名声大噪。郭解外甥是个无赖,仗着舅舅威名四处耍泼。一次,他和别人喝酒,喝兴了,借着酒劲,强行要别人干杯。那人受不了,被惹毛了,拔刀说话,杀死了郭解外甥。

郭解的姐姐痛心疾首,把儿子尸体放大街上,当街痛哭。刺激郭解,要他出面抓住杀人者。还放出话来:“以我弟弟的威名,有人杀了他外甥,难到连凶手都抓不到吗?”

郭解暗中派人找到了凶手藏匿处,扑了个空,凶手开始逃亡。然而郭解势力太大,凶手被追得无处可藏。凶手也是个硬茬儿,干脆主动登门,向郭解说明事情原委,要杀要剐随便。

郭解听完经过,对凶手说:“你杀他本是应该,都是我家孩儿无理取闹。现在我已知道缘由,你走吧。”郭解放走了凶手,安葬了外甥。郭解威名更加远扬,追随他的拥趸越来越多了。

江湖有江湖的规矩,郭解不会为了私心坏规矩。外甥挑畔在先,错在自己。死于别人刀下,是技不如人。无冤无仇,无仇可报。

郭解每每出门,人们总是报以敬畏之眼神,远远的看着,不敢上前。

一次郭解出门,途中遇到一个袒胸露怀、坐姿不端的人很轻蔑的看着他,不顾一屑的样子溢于言表,很不尊重。随行门客很生气,想上前一刀结果他,却被郭解劝阻了。对手下说:“我在家乡都得不到尊重,那一定是我修行不够的原因。与他人无关,不要为难他人。”

随后他打听那人家事,暗中叮嘱私交不错的小吏,免了来年杂役赋税。那人知道后亲自上门磕头谢罪。郭解说敢于指出自己过错的人,一定值得看重。此事传开,郭解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愈加神化。

05

郭解做事滴水不露,不贪天之功。即使救人于危难之中,也会顾及别人颜面,总是私底下帮助别人。

洛阳有一对仇家,积怨很深,也不知有多大仇。当地的名士和豪杰有很多人从中调解,都无济于事。于是有人请郭解居间斡旋。

郭解当夜前往洛阳,面见两仇家。郭解的面子大,提出的方案都满意,最后两家握手言和达成了一致。事毕,郭解当晚即走,两家苦苦相留以示谢意。郭解说:“听说洛阳本地从中调解的人很多,你们没有听从。现在却听了我的劝告,岂不是让我这个外乡人夺了洛阳名士豪杰的威名吗?”郭解当夜悄悄离开,为了就是不让人知道他来过。

临行时嘱咐两家:“你们只当我没来过。等我走后,若有人来调解,你们就和解,这人情就送给他吧。”

郭解不贪财不劫富,也不坑害贫苦百姓,时常仗义疏财。人有事相求,能办好的一定办好,实在不能办好,也尽量让各方面都满意。这些手段和杜月笙如出一辙,做人做事要刀切豆腐两面光。

郭解之所以让各地贤士英杰慕名结识,拥趸无数,全仗他做人做事手段。

06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在茂陵修建陵墓,下达迁豪令。就是家产在三百万以上的大户迁徙到茂陵居住。

郭解视钱财为身外之物,经常慷慨周济他人。尽管表面过的很风光,但也没什么钱,因为用不到钱。按家产,郭解不在迁徙之列。然而郭解的声望太大,让地方官员很头疼。

郭解俨然一个地下组织部长,维持着地下秩序的稳定。地方官员非常惧怕郭解,又不得不依靠他的势力,政令受到牵制。迁豪令一出,地方官员觉得是个机会,想办法清除郭解,迁至关中。

郭解不想背井离乡,经过一系列辗转活动请托,居然请动了卫青。卫青本是一代名将,早就听过郭解的威名。正是英雄惺惺相惜,卫青决定帮这个忙。卫青对武帝说:“郭解家里并不富裕,不够迁徙的条件。”卫青哪里想到,说情的后果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皇帝英明神武,总与常人不一样,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名蝼蚁草民,居然能让大将军为他说情,郭解这个人岂有那么简单。

郭解只得迁徙了。

07

平静的走了也就好了,偏偏又是一个“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过程。

郭解要走了,曾受到过郭解恩惠和仰慕郭解为人的人自发为他送行,来人众多,像是一个巨大的集会。富户和侠客赠送郭解的钱财竟有一千多万,这个数额远远超过了迁豪令的三百万。郭解没什么钱,有的只是威望,“一呼万应”的威望。这威望却是千金万金也不能买。

皇帝同样英明神武,总与常人不一样,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呼百应”的威望,还可以为乡里做些贡献,需要扶持。“一呼万应”的威望,除了能为乡里做些贡献,还能做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人一倒霉,喝凉水都塞牙。郭解迁徙途中,家里又出一件命案。力主提名迁徙郭家的是县里一名杨姓官员,郭解侄子一怒之下杀了姓杨的,还割下了他的头。

天作孽还有可为,那自作孽就不可活了。

08

郭解的鼎鼎大名不只在河南,在关中也如雷贯耳。

郭解到关中,简直是爆炸性新闻,轰动一时。关中富户和侠客知道郭解来了,纷纷前来拜谒。一时间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李白为结识韩朝宗,曾写下“生不用封万户,但愿一识韩荆州”的诗句。这些人的倾慕之情,也不过如此。

杨家人因为父亲被人杀了,来到京城准备上书告状。不想郭家人又把告状的人杀死在天子脚下,让汉武帝情何以堪,下令缉拿郭解。一个游侠竟有如此能量,如此嚣张,是可忍孰不可忍。

郭解只得逃亡了。

郭解以德报怨,名满天下。逃亡途中,投宿吃饭只要每每报上姓名即可。一路上总有人帮助郭解隐匿行踪,致使抓捕屡屡失败。

当走到临晋关的时候,临晋官员籍少公没听过郭解,郭解便报出假名,出了关。追捕的官兵一路追到临晋,得知郭解已经出关,责备籍少公。籍少公承受不了,自杀身亡。

过了很长时间,我们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郭解终于被缉拿归案。执法官员秉公执法,认为郭解未授意未参与杀人,应属无罪。就在这紧要关头,又出现一条与郭解有关的命案,成为压倒郭解的最后一根稻草。

轵县一名儒生,招待上面派来追捕郭解的使者,听到郭解的门客盛赞郭解为人,儒生却不以为然,说:“郭解为非作歹触犯国法,怎能说是贤人呢?”恰郭解的门客听后大怒,杀死了非议的儒生,还把他的舌头割了下来。

郭解再次受审,无奈他的确不知道凶手是谁。审理官员只能如实上报武帝,说郭解无罪。

依照法律政令,郭解无罪。然而,一旦陷入政治,就不好说了。罪有罪无,全凭官员的政治考量,甚至是天地良心。

这时候,决定郭解人生的人出现了,他就是御史大夫公孙弘。公孙弘说:“郭解一介布衣,任侠妄为,玩弄权谋之术,因为小事都可以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凶手是谁,但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要严重。应该判处大逆无道之罪,论罪当死。”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以汉武帝之雄才大略,自然不会容忍任何一个人挑战他的权威。公孙弘的解释颇得圣意,于是武帝下令诛杀郭解,灭了郭解家族。

从此,游侠纷纷转入地下,逐渐式微。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只有歌颂游侠的诗篇,却不曾出现真正的游侠。直到清末民国才又掀开了一个高潮,改名叫帮会了。

太史公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为游侠立传者,没有后来人。

郭解,倘若生于乱世,一定叱咤风云,自有一番功业。或许比朱家剧孟还要光辉。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