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世界第一”:62岁参加深潜试验


来源:党史纵览

在国外,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是科研团队保护的第一人,而62岁的黄旭华则成为世界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参加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核心提示:在国外,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是科研团队保护的第一人,而62岁的黄旭华则成为世界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参加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本文摘自:《党史纵览2017年5期,作者:孟兰英,原题为:《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

为保守国家最高机密,他淡化了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从1958年到1986年,他没有回过一次老家探望双亲。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长期以来,他不能向亲友透露自己的工作。直到2013年,他的事迹逐渐被披露……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

隐姓埋名研制核潜艇

黄旭华,祖籍广东海丰,出生于1926年。小学毕业时七七事变爆发了,黄旭华随着逃难的人群来到重庆。

在重庆,错过了夏季招生考试的黄旭华进入為流亡学生特设的大学选修班。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上海交大船舶制造专业。大学毕业后,黄旭华被分配到了华东军管会船舶建设处。

1958年,中国的核潜艇研制计划启动。由聂荣臻挂帅的中国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成立了,黄旭华被召集到北京,出任副总工程师。上任的第一天,领导找黄旭华谈话:“小黄,核潜艇是高度保密的国防尖端工程,你踏进了这个门,就要一辈子隐姓埋名守在这里,你做好这个思想准备了吗?”32岁的黄旭华坚定地点了点头。

研制核潜艇的首要任务,是集中全力解决核动力应用于潜艇的技术问题。这对于刚刚接触核潜艇研制的黄旭华等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难题。

为了了解核潜艇,黄旭华决定发动所有相关人员,从调查研究入手,带着“三面镜子”,在浩瀚无边的报纸杂志里面去寻找世界保密控制很严的核潜艇资料,逐渐去拼凑核潜艇的概貌。“用放大镜找到疑点,用显微镜把它扩大,再用自己的知识,也就是‘照镜加以鉴别,对的吸收下来,虚假的排除。”

正在这时,有人从美国带回来一大一小两个导弹核潜艇玩具模型。这让黄旭华和同事们眼前一亮,这正是美国公开发售的核潜艇玩具模型。打开顶上的盖子,里面虽然没有注明是哪些设备,但可以看得出反应堆和鱼雷发射管,与他们所查资料基本一致,这大大地增加了他们的信心。

黄旭华采取骑驴找马的办法,边走边创造条件,绝不等待。没有计算机,也没有任何技术外援,黄旭华带领团队硬是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了数以亿计的数据,用了8年时间攻克了反应堆技术、艇体线型设计、水下发射、水下通讯等7个核潜艇关键技术。

“我是总设计师,我必须下去”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了。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核潜艇在完成多次试验后交付海军之前,都必须进行极限深度的深潜试验。这是一项风险性和考验性极大的试验。任何一块钢板,任何一条焊缝,任何一个阀门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艇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1988年4月29日,中国核潜艇首次进行深潜试验。下潜的深度,决定了核潜艇能否躲过对手的监视而成功攻击目标。但深潜试验十分危险。大家不会忘记,1963年,美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在300米的深潜试验中出了事故而葬身大海,艇上129人全部遇难。

面对300米的深潜挑战,黄旭华做了十分周密的前期准备,但让他感到担忧的是很多测试人员当时的心理状态,有个别测试人员甚至给家里写了遗书。

于是,已经62岁的黄旭华严肃而坚定地说:“我是总设计师,我必须下去,我必须对这170名官兵的生命负责……我下去,不仅可以稳定人心、鼓舞士气,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深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我可以协助他们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恶性事故的扩大。”黄旭华在动员大会上说:“我们下去是做试验,不是准备牺牲的,我们要把试验数据带回来。”

在国外,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是科研团队保护的第一人,而62岁的黄旭华则成为世界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参加深潜试验的第一人。在他的精神感染下,所有参试官兵也变得淡定起来。50米、100米……两个多小时后,300米深潜试验顺利完成,核潜艇完好无损地浮出了水面。在众人的欢呼声中,黄旭华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成功之后,艇上要出快报,他们说你写几个字吧,我就写了首打油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黄旭华自豪而充满深情地回忆着那段往事。

[责任编辑:唐智诚 PN008]

责任编辑:唐智诚 PN00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