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新疆全面深化改革凸显成效


来源:亚心网

原标题:新疆全面深化改革凸显成效 深化医改让群众共享“健康红利” □亚心网记者于梦冉 “现在,医院门

原标题:新疆全面深化改革凸显成效

深化医改让群众共享“健康红利”

□亚心网记者于梦冉

“现在,医院门诊大厅都设有就诊服务台,维汉双语的科室分布图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在导医台专门提供预检咨询导诊服务,很是方便快捷,为患者就医节约了不少时间。”9月20日,在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准备就医的患者王静说。

自我区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努力让群众节省医药费用,努力让群众获得全面健康服务,努力让群众享受便捷化就医,不断推动医改工作向纵深发展。

今年我区以维护和增进各族群众健康为宗旨,进一步深化医疗、医保、医药的联动改革,大力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力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取得突破,办好全国医保信息联网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健康扶贫等惠民实事,切实把医改各项成果转换成各族群众的“健康红利”。

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是衡量医改成效的重要标准。今年8月31日22时,自治区范围内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并降低相关检查费用,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同时,我区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也同步按下“启动键”。

参与改革的公立医院,全面取消15%的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后,将实现按进价“零差率”销售,彻底摆脱“以药补医”,通过价格杠杆促进医院从“卖药品”转向“卖服务”,破除逐利机制,以助力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今年,我区全民医保体系安全网更加牢固,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区基本实现疆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同时,14个统筹地区全部接入国家跨省异地就医平台,实现与30个省(区、市)互联互通,各族群众看病报销更加快捷、更加方便。与此同时,大病保险实现了全区全覆盖,医保救急难、救贫困的托底功能加快完善。

我区今年在12个地州市实施分级诊疗,提前4个月完成了在85%的地州市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任务。乌鲁木齐市、喀什地区等8个地州市结合实际加强分级诊疗制度的设计,相继推行以慢性病防治为主的分级诊疗试点,各地出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规划,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均衡布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扩面提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步推进,在试点的基础上,全区14个地州市全面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重点推进预约诊疗、日间医疗服务等11项重点工作。目前,预约诊疗已实现三级医院全面覆盖,持续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医药卫生其他相关领域改革也在统筹推进:我区在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中取得突破,医学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得到完善;推进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正在加快;我区出台鼓励和支持社会办医的政策措施,全区民营医院总数超过500家;从落实好主体责任、体检、质控、督导入手,实现健康体检常态化;多措并举为健康扶贫“开方下药”。

降成本组合拳为企业省下“真金白银”

□亚心网记者张云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举措是降成本,只有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才能激活经济发展的微细胞。为此,我区紧紧围绕降成本增效益稳增长这条主线,通过高位推动、政策支撑、多方配合、综合施策、全力推进工业领域降成本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记者了解到,仅2016年,我区合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54.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22亿元,比上年增长0.8%。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去年以来,我区出台了《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工作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形成了“组合拳”效应,为降低企业成本提供了政策支持。其中重点涉及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促进项目投资、拉动地产品消费;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加强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实行财政奖励,推动增产增效等。这些政策依据,开启了高位推动、制度引领、综合协调推进降成本工作的“破冰”之行。

我区实施的低电价政策,让许多企业赞不绝口。2016年,我区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100万千瓦,但电力行业市场化程度不足。我区紧紧抓住降成本增效益这条主线,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以电力市场化交易为抓手,着力打造低电价优势。通过开展电力直接交易、新能源与燃煤自备电厂替代交易、电力双边交易,继续降低企业自备电厂系统备用费,落实纺织服装产业用电政策等措施,共为企业节省用电成本34.08亿元。

2012年以来,国家铁路运价连续上涨。新疆是距内地主体市场最远、运距最长的省区。据测算,铁路运价每上调1分钱,出疆货物铁路运输成本每吨就增加30元左右。出疆铁路运输成本的急剧上升,严重挤压新疆产品的盈利空间。经过多方协调,去年我区低运价政策取得重大突破:对出疆运输的聚氯乙烯、电解铝、钢材、棉花等重点产品运价由现行下浮15%调整为下浮30%;对区内煤炭运输铁路运价下浮20%;对向西出口的大宗工业产品和优势地产品实行阶段性铁路运输补贴。2016年,我区减轻企业运费成本20.58亿元。

融资难是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去年以来,我区用好和创新金融工具,加大金融对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支持力度,同时,还落实差别化工业信贷政策,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和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去年我区共帮助园区、企业实现融资644.3亿元,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了工业经济企稳向好,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乡镇站所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实现目标

□亚心网记者张云梅

“基层站所干部大部分懂专业、会双语、熟悉村情。现在基层站所事权下放后,站所的干部能更加专注地服务乡村,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能有效缓解乡镇维稳力量不足、工作压力大的问题。”日前,谈起乡镇站所体制改革,基层的许多干部都感触颇深,“站所事权的下放,真正实现了人力资源合理分布,使基层组织战斗力更强了。”

2014年,针对我区稳定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在基层,关键在乡镇一线的实际,我区全面启动乡镇站所管理体制改革。三年来,我区乡镇站所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初步实现了改革目标。

乡镇站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了乡镇管理体制。在改革前,站所由县市业务部门和乡镇“双重”管理,实际上是“两头管、两不管”,县市业务部门由于太远管不上,乡镇想管却没有抓手,站所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改革后,站所的人、财、物和管理权全部下放到乡镇,县市业务部门只负责抓站所的业务管理,站所的日常管理和干部管理、考核全部由乡镇负责,乡镇统筹协调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改革,我区乡镇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得到增强。乡镇站所管理体制改革后,平均每个乡镇直接管理的干部增加了一倍,乡镇人员力量得到极大增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普遍存在的人员结构“倒金字塔”状况。乡镇党委将下放站所负责人纳入维稳领导指挥小组,将工作人员编入民兵应急分队,进一步增强了乡镇维稳力量。

改革后,各乡镇还相继建立起“一站式”服务大厅,各站所集中办公、统一服务。服务大厅实行公示制度,将服务项目、办事流程、办结时限等进行公示,站所干部挂牌上岗,实行“服务履职”坐班制度,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服务效能,有效增强了乡镇为农服务的能力。

现在各乡镇将站所业务工作纳入到乡镇整体工作,统一调配乡镇与站所的人、财、物,统筹安排乡镇管理服务和站所业务工作。通过统筹办公资源、人力资源和人事调配,统一拨付、管理资金,实现了办公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改变了以往条条管理、块块分割的状态,有效整合了办公、资金和人力资源,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益。

各站所的自身建设随着改革的推进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乡镇坚持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两手抓,让站所干部和乡镇机关干部同管理、同学习,加强对站所干部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提升了站所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同时,通过吸收优秀干部进乡镇领导班子,拓宽了乡镇站所干部出口,有效激发了站所干部队伍活力。

“放管服”改革让服务提速

□亚心网记者张云梅

“去年我们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投资2.5亿元,上马了年产8万吨洗涤用品的项目,能够解决就业300人。在公司新工厂建设手续办理过程中,环保、规划、建设等部门专门安排人员陪同到职能部门进行办理,使新厂建设周期缩短了一年时间,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大大提高了投资效率。”日前,纳爱斯乌鲁木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任智慧对政府优质高效的服务赞不绝口。

“放管服”改革是我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攻坚战”。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把“放管服”改革作为转职能、提效能、激活力、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

按照“能减则减、主动去减”的原则,近几年我区最大限度下放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权限,进一步压减企业投资核准事项,将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事项由原来的44项减少至35项,为各类投资主体创新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我区还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在生态环保、农业水利等重点领域,提出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投资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去年我区进一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大力精简投资审批前置条件,凡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事项,一律不再作为前置条件;凡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为前置条件的,一律不再前置审批。同时,我区还进一步巩固扩大“三证合一”改革成果,在“三证合一”基础上,把涉及企业的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也整合进来,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加快电子营业执照的推行。

在推进放权的同时,我区积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高市场监管信息化、精细化水平,防止监管“缺位”和管理“真空”。

自治区要求各地进一步理清政府权力边界和职责,针对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情况,制定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定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规范审批流程和行政裁量权,切实做到用制度、用流程管审批。

我区还加强审批事项的监管,对保留的审批项目实行严格管理,防止和纠正变相审批,严禁擅自设立审批项目,确保审批事项目录执行到位。在监管上采取创新举措,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即检查对象、执法检查人员随机抽取产生,检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为了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我区各级各部门还建立了行政服务大厅或行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建立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去年我区推动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规范各地各部门信息平台建设,推广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加快实现“互联网+公共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形成线上线下相辅相成、功能互补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精神,今年我区将自治区人民政府、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纳入了清理范围,按照规定,2017年10月底前将全面完成清理工作。

短评

让更多改革红利惠及百姓

□亚心网记者张云梅

2014年,我区与全国同步开展深化改革以来,各项改革蹄疾步稳、有序推进,一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的重大改革方案出台实施,一批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举措取得重大突破,一批重要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成果正在形成,改革主体责任不断夯实,改革活力不断释放,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改革就是要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其实无论哪一个领域的改革,其最终落脚点都是人。通过改革,让新疆各族群众生活得更阳光、更温暖、更有尊严,进一步夯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群众基础。

今年是我区全面深化改革的第四年,改革正不断向纵深推进,一大拨“民生红包”也将惠及我区各族群众。实践证明,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骨头就越硬,就越需要勇气和担当。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以人为本,坚决杜绝改革政策棚架、作风不实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既要搞清楚改革要解决什么问题,又要善于从基层和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大胆探索试点,着力解决矛盾,破解发展难题。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谋划推进改革中,我们既要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又要注重改革的协同性,要强化重点领域改革与一般改革协同、顶层设计与配套政策协同、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协同,唯如此,才能形成合力,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让更多的改革红利惠及各族群众。

责任编辑: 王建隆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