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刘源上将漫忆父亲刘少奇与国防、军事、军队


来源:党史博览

刘少奇的一生,与国防、军事和军队有不解之缘,紧密相连。因为,在他成长生活的年代,这是无可回避、至关重要的;于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又是不可或缺、生命攸关的。

1922年春,父亲回国,自称”从西天取经回来,经不多就是了“。这本”经“,一言以蔽之:武装工农,夺取政权。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委派刘少奇回湖南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而毛泽东正是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也就是说,建党一年后,毛泽东和刘少奇就在一起共事了。按现在的话,在一个班子工作,毛是班长(28周岁),刘是成员(23周岁)。9月,党中央紧急来信,毛伯伯通知父亲到安源。

刘少奇在安源搞工运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在全国工运失败、处于低潮时,”如海中孤岛“”巍然独存“的安源却”得到完全胜利,实在是幼稚的中国劳工运动中绝无仅有的事“,可谓独树一帜,”硕果仅存“。父亲在那里主事(中共湘区执委兼中共安源党的领导、工人俱乐部总主任等,1924年9月后兼汉冶萍总工会临时委员长主持工作)两年多,全国各地的共产党员聚集此地,最多时占全党总人数的1/3到1/2(杨尚昆回忆:1925年初全国900名党员,安源占300多名;罗章龙回忆占近2/3),当地15个支部300名党员,上缴的党费就是党中央最大的经费来源。安源被称为”小莫斯科“!对共产党人来说,安源既是风云际会之地,又是培训创新之家,创造出十个”第一“,其中就有”第一支工人武装“。红色摇篮,名副其实,功莫大焉!

父亲非常注重武装工人。首先,是宣传教育。安源工人俱乐部设有保卫民族国家所必需的军事课程(萧劲光从苏联红军大学毕业归来,到安源讲军事课),教授工友和各地来的党员,讲述劳动阶级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实现自身解放,必须有自己的武装。在我党”第一所党校“,刘少奇亲任校长,讲授《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继而,就着手实践。组织起武装工人纠察团,1923年纠察员就达200人(1925年已达800多人),并改造了矿警队,以维护矿上工人的利益。已被公认:中国共产党武装工农最早的实践,发轫于安源。这为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极为可贵的、能生长接续的基础--混沌初始,开天辟地,鼎立中华!

1925年春,父亲离开安源,到广东、上海参加领导轰轰烈烈的省港大罢工和五卅运动中规模空前的工人运动。他依安源经验再次亲手组织了工人纠察队。1926年2月下旬,刘少奇代理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明确指出:必须”组织人民的军队--武装工农“,又要求省港罢工”扩充武装纠察“。这为一年多以后的广州起义培养了骨干。

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明令以武汉为首都,中华全国总工会也随迁而至。那一时期,工人运动达到高潮。”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刘少奇顺应所需,依托他打下的汉冶萍(安源)总工会基础,亲手组织起工人纠察队,很快发展到5000多人,拥有3000支枪,在收回汉口英租界(中国首次收回列强的租界)等标志性大事件中做出历史贡献;在”四三惨案“后发起的抗日斗争中,在与军阀、国民党反动派以及黑恶势力的斗争中,维护了人民利益。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解散工人纠察队,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汪精卫还保持了三个月的”国共合作“,到”七一五“武汉国民政府也同共产党翻了脸。

6月底,得知汪精卫要”宁汉合流“,进行所谓的”清党、分共“(国民党第三十五军军长何键准备政变攻击),陈独秀下令解散工人纠察队,把任务交给了父亲。一方面,作为中共中央委员,他在会议上坚决反对,但又必须执行中央的决定;另一方面,作为工人纠察队的组织领导者,刘少奇与29岁的同龄人周恩来等谋划,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解散,交出破枪、梭镖和棍棒,实则秘密转移这部分宝贵的武装力量,将3000名纠察队精锐连同较好的枪械装备,输送到叶挺与贺龙的部队里,正式加入中共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为20天后的南昌起义注入生力军。当今,所谓刘少奇的”卷旗不缴枪“,专指此时此事。这就使工农武装的雏形,变为八一起义之前我党所掌握的正式武装力量,成为人民军队的前身。

同时,共产党人也都快速疏散。父亲搭贺龙的官船到九江,上庐山养病。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当时,工人运动是我党最重要的工作,有工运才有党,”工会工作在先,党的工作在后“。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在党的武装部队中地位当然也高。

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常委决定南昌起义,派前敌军委书记聂荣臻上庐山面见刘少奇,秘密通告起义计划。聂帅晚年时对母亲和我说:“在那个时候,我们党认为工人是最可靠的,武汉纠察队在军队中最受信赖,而这些工人最听少奇的。少奇了解他们,在他们中间有威信。”父亲表示一定参加,后因起义仓促提前,没能赶上。在革命战争中“那部分工人的确是最勇敢顽强的”,越是可靠、英勇、顽强,牺牲就越多,“最坚定的战士早早拼光了”。工农武装开古今,老帅情深念旧心。百战拼杀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接下来是9月的秋收起义,在湘赣边区多地,工农揭竿而起。如果要确定标志性的地点,应该是在毛泽东开会发动起义的安源,起义组成的三个团中,有一个整团(二团和三团一部)是安源工人(主要是工人纠察队和矿警队,持枪械)。南昌起义是以国民党名义,打的还是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旗号;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了共产党的红旗,“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那么,工农革命军(后称工农红军)的“工”,当时的体现者是谁?主力就是安源工人。显然,这同刘少奇多年的工作基础和教育成果,有重要而又直接的关联。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