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毛泽东本人对陈云“高且特殊”的评价:只有一个字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深入浅出而又自成一家,陈云的这种心得体会,深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实质。而毛泽东本人对陈云也有一个很高且特殊的评价,那就是“能”。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佚名,原题:国

陈云和于若木夫妇育有五子,分别是女儿陈伟力、儿子陈元、女儿陈伟华、女儿陈伟兰和小儿子陈方。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从事的职业也各有特点,有教师、有干部、也有企业家。虽然工作岗位和性质不同,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谦和而好学。

我在陈云家的会客室里等候采访陈云的二女儿陈伟华和小儿子陈方。

陈伟华容貌清秀,待人热情,她说:“这里的书,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爸爸的书主要都在他的书房里。”

睹物思人,满架书香,一下子让我们扑面感受到了陈家的好学之风。

陈方说:“我们对父亲的过去和他的工作并不十分了解,只是最近几年,从他的文集和怀念他的文章中知道了更多。”

幼年的陈云父母双亡,是舅舅廖文光抚养他长大的,舅舅对陈云最大的帮助就是把他送上了求学之路。舅舅先是将他送到青浦县练塘镇油车场刘敏安办的私塾里受启蒙教育,读一些传统的三字经、百家姓等书。当时,陈云年龄虽小,却很听老师的话,认真地读书,用心地写字,尤其是毛笔字写得很端正,很受老师喜欢。

随后的日子里,陈云一心向学,孜孜不倦。不论是在高小课堂,还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读书成为他生活的至爱,这使他从一个高小毕业生,最终成为一个造诣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充满实践经验的哲学家。

解放后,每次填写个人履历时,陈云在学历一栏中,还总是填的“小学毕业”。他说,在学习上,他永远是个小学生。

长子陈元在一次谈话时说:“父亲生前最崇拜毛主席的两篇文章,一篇是《矛盾论》,一篇是《实践论》。”

深入浅出而又自成一家,陈云的这种心得体会,深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实质。而毛泽东本人对陈云也有一个很高且特殊的评价,那就是“能”。

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同志回忆说:“陈云把他的体会精辟地概括为两句话:‘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

20世纪50年代,一次薄一波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说到陈云主持中财委工作很得力,多谋善断。毛主席听后说,哦,过去我倒还没有看出来。薄一波又重复讲了一遍。毛主席听了,没有说话,他顺手拿起笔来,在一块纸上写了一个“能”字。

细心的薄一波问道:“你写的这个‘能’字,是否指诸葛亮在《前出师表》里叙述刘备夸奖向宠的用语‘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毛主席无语,点头。

陈云矢志向学,孜孜以求的品性对家人的影响很大。

为了帮助子女们更好地学习,陈云专门为他们开出了必读书目:《马恩全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鲁迅全集》,并规定了一些必读篇目,如《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

陈云的好学之风,造就了陈家浓厚的学习氛围,陈家的五个子女耳濡目染,对学习,特别是学马列、学哲学,兴趣浓厚,而且还各有所长。

长女陈伟力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后分配到中科院物理所搞磁学研究,1983年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在加州斯坦福大学攻读经济学,回国后,曾任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总经理,现已退休。

长子陈元在父亲的指导下,从初中开始看《参考消息》,阅读《马克思传》,高中和大学阶段自学哲学,通读《资本论》,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三女儿陈伟兰说:“有一次,还是文化大革命中间,父亲在江西,陈元在湖南,陈元写了一封信回来,说‘四人帮’批判唯生产力论,怎么写得不对,什么观点不对,我父亲在上头画的横的、竖的,后来我就说,陈元还是挺努力学习的,观点挺鲜明的,我父亲说,他还早着呢,说他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还差得距离很大。他说就是要敲打敲打他,让他磨炼磨炼,看他能不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

一天晚饭后,陈云把陈伟华叫到身边说:“你还要多了解世界大事。爸爸送你一本《世界知识年鉴》,这几天你把它通读下来,我要提出问题让你回答。”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陈伟华考入了著名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后又从国家机关主动到中学当了一名历史教师。

三女儿陈伟兰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后下放到西藏工作了3年,现任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一门多学子,学风铸家风。古人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在党内,陈云及家人行事低调,不事浮华的作风,一直受人称道,这与陈云严肃的学风,严谨的家风密不可分。(《家风》)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