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五假官员”卢恩光:街头混混怎样一步步当上副部?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从街头混混到副部级官员,“五假干部”卢恩光的政商沉浮录年龄、入党材料、工作经历、学历、家庭情况等全面造假,“五假副部”卢恩光一面在仕途上不断攫取

原标题:从街头混混到副部级官员,“五假干部”卢恩光的政商沉浮录

年龄、入党材料、工作经历、学历、家庭情况等全面造假,“五假副部”卢恩光一面在仕途上不断攫取政治资本,另一面则在商海中大杀四方。

新京报记者贾世煜实习生李怡霏编辑陈薇

从草莽出身到官至副部级,卢恩光终究没能将自己与真实的过去切割。

去年年底,司法部原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卢恩光落马后,有关部门派工作组赶赴卢的老家山东聊城进行调查。聊城官场人士透露,多名早年与卢恩光有交集的当地人士协助接受相关调查,主要针对卢恩光的造假行为。

今年5月25日,卢恩光被开除党籍和公职。中纪委通报称:卢恩光年龄、入党材料、工作经历、学历、家庭情况等全面造假,长期欺瞒组织;金钱开道,一路拉关系买官和谋取荣誉,从一名私营企业主一步步变身为副部级干部;亦官亦商,控制经营多家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为企业谋取利益;对抗组织审查。

一周之后,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行贿罪对卢恩光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司法部首虎卢恩光的名字,也随着中纪委对其“五假干部”的披露,在民间流传开来。颇为罕见的是,卢恩光系十八大以来首个单以涉嫌行贿罪被立案侦查的省部级官员。

新京报(微信ID:bjnews_xjb)记者多方调查获悉,卢恩光的年龄绝非官方简历中所述的生于1965年,而是60岁左右。在他的工作经历中,民办教师身份同样属于造假,此后的民办教师转正亦采用了非常规手段。

与卢恩光曾有过密切接触的当地人士李文(化名),听到卢恩光出事的消息并不意外。他打了个比方,出身全面造假的卢恩光就像“一个没有地基的楼”,底部稍有裂缝,轰的一下就塌了。

卢恩光落马后,他的草根出身、传奇经历引发人们感慨,有网友将他与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中的落马公安厅长祁同伟相比。

但纵观卢恩光的发迹之路,街头混混、发明家、企业家、官员等多个身份始终交织在一起,造就了一个被中纪委称为戴着“假面具”过了30多年的落马官员。

草莽出身

在他们的印象中,个头1米7多、体格很好的卢恩光,在此时便已展现出性格中的凶狠一面——“人长得白白净净,但喜欢打架。”

多次高考无果后,卢恩光回到村里的老屋。

村里人说,卢恩光在高中毕业后一度在家里教人武术,一些村子和邻村的年轻人也过来跟他学武。

据李文介绍,卢恩光曾跟随一个河南的师傅学习佛汉拳,一般人打不过他。

多个当地人士称,卢恩光在当时并不安分,经常带着手下的人打架,在当地逐渐成为一霸。

刘化育村,卢恩光的老家。  新京报记者贾世煜摄

新京报(微信ID:bjnews_xjb)记者近日走访刘化育村,提起卢恩光,村民要么闭口不谈,要么称其是个好人。而夸赞的内容,主要是卢恩光对村民的种种好处,比如多年来每年都给村里的贫困户几百元钱,还在早年间给村里修路等。

一位村民带着记者环绕卢恩光家破旧的老宅走了一圈,称卢恩光花钱为村里修路,但并没有修葺自家老宅。

山东阳谷县刘化育村,卢恩光老家的宅子破落凋敝。  新京报记者贾世煜摄

“他是个小能孩儿,好搞发明。”前述村民喃喃说道,卢方全是个好人,没有架子,见谁都笑呵呵的,知道这事儿(卢恩光落马)心里可难受。

与卢恩光曾交往密切的李文分析,村里人之所以没人说卢恩光的坏话,一方面是卢恩光对不少村民施以恩惠,村里人多多少少沾了他的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卢恩光在当地势力尚存,没人敢说他的不是。

转身从商

卢恩光的人生转折,出现在他发明快速绘图仪之后。

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资料显示,卢恩光的首个专利快速绘图仪发明于1989年。这个后来遭到不少人诟病的仪器,成为卢恩光敲开另一扇大门的钥匙。

上世纪90年代,社会上兴起校办企业之风。此时,尚无正当职业的卢恩光即已展现出他长袖善舞的一面。

多位与卢恩光接触过的人称,卢恩光为人聪明,长于交际,尤其擅长拉关系。一旦认识对他有用的人,他便通过送钱等手段,拼命把关系拉近,为其所用。

1990年,卢恩光找到高庙王中学和当地教育局、财政局等多个部门,依靠县财政局下拨的20万元贷款作为扶持资金,创办了名义为校办企业、实则由其私人掌控的阳谷县科仪厂。

这一步,被视为卢恩光空手套的开端。阳谷县教育系统的老干部刘华(化名)称,卢恩光并未在日后还上这笔钱。这笔贷款,最终由作保的县教育局还上。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当时阳谷县教育局一位副局长对快速绘图仪的实用性并不认同,在对绘图仪可行性的讨论时曾发表不同意见,也因此遭到卢恩光的怨恨。但这一意见并未影响科仪厂的创办。

此后几年间,快速绘图仪经历了四次改造,并都申请了相关专利。官方资料显示,这个在当年并未流行开来的仪器,主要组成部分是尺子、圆规和量角器。

早年间在科仪厂工作的一位人士透露,当年,卢恩光等人曾多次找到各级教委,希望借力在教育系统推广,但这一产品终因与教材不配套、实用性不强等原因,未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尽管没赚到钱,卢恩光仍借助企业家的身份,为自己争得了相关荣誉。公开资料显示,1994年,阳谷县科仪厂厂长卢恩光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

在此之前,卢恩光已经改掉原来的名字卢方全。李文认为,之所以改名字,可能是因为他希望与过去的自己切割,弃掉原来象征着街头混混的名字卢方全。

快速绘图仪的商业变现之路困难重重,头脑活络的卢恩光转而开拓另一项产品。

1995年12月,卢恩光连续申请了四项专利,分别是“一种双体玻璃瓶”、“一种双体玻璃容器筒”、“一种夹层玻璃瓶”和“双层艺术玻璃容器”。从设计图纸上看,这四个玻璃容器不断改进,有了双层玻璃杯的雏形。

1996年到1997年间,这四项专利相继获批。也是在1997年,卢恩光成立山东阳谷玻璃工艺制品厂。

这一年,成为卢恩光在商场上扭转势头的关键年。他发明的双层艺术玻璃容器,最终成为诺亚口杯,在全国市场上热销一时。

步入仕途

凭借乡镇企业家的光环,卢恩光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获得了仕途上的首个职务——高庙王乡科技副乡长。

据李文介绍,当年企业家在乡政府担任副乡长的情况并不少见,但都只是虚职,并没有编制。卢恩光此举也是为自己日后的仕途铺路,不曾到高庙王乡政府上过班,政府里也没有他的办公室。

差不多同一时期,卢恩光通过非常规手段,完成了民办教师转正的关键一步,正式成为财政在编人员。

曾在高庙王中学工作的相关人士透露,卢恩光从来没当过民办教师,更没有教过一天课。

刘华称,卢恩光在当时打通了县里的关系,顺利成为公办教师,吃上了财政饭。卢恩光还编造了民办教师的工作经历,称自己从1984年开始在高庙王中学任教。但在学校的工资单上,他的名字在1995年成为公办教师后才出现。

卢恩光的简历中还提到,他在担任高庙王乡副乡长时,兼任高庙王中学副校长。

据知情人介绍,卢恩光转了公办教师后,才当过分管勤工俭学的副校长,但他“没上学校去过,也没履行过职务。”

当地传言,卢恩光办企业之后,曾请风水先生动过自家的祖坟,以求在仕途上得以进步。

随着卢恩光旗下方舟集团的兴起,再加上身披山东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劳动模范、阳谷县政协委员等多个光环,卢恩光与当地官员的联系越来越多。

如今,方舟集团的网站上至今仍在“大事记”栏目中,列举多位前国家领导人、山东省原主要官员到厂里考察的简讯。

但新京报(微信ID:bjnews_xjb)记者查证后发现,这些简讯真真假假,其中至少有两位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以及一位原国家领导人之子前去视察的新闻,均属捏造。另外,还有其所称前往视察的相关官员的职务或名字被写错。

而据李文透露,卢恩光喜欢吹嘘自己和一些高官的关系,但实际上都是夸大其词,经不起推敲。

方舟集团的一位离职老员工透露,曾有山东籍的省部级女官员,到过卢恩光的厂里视察。此后,厂里便挂上了该女官员视察的照片。不过,这些照片后来被摘掉,原因不明。另一位原方舟集团员工记得,当时方舟集团经营不错,确实有不少官员到厂里视察。

前述离职老员工记得,在厂里给中层干部培训时,卢恩光第一步便向大家灌输敢说假话的理念——“不说假话干不成大事。你说十句假话,别人信一句你就赚了。”

商场博弈

一面在仕途上不断攫取政治资本,另一面则在商海中大杀四方。

新京报记者获悉,上世纪90年代末,卢恩光旗下方舟集团凭借诺亚牌口杯(即双层玻璃杯)赚得盆满钵满。1997年,方舟集团便创下1.5亿元销售额。而另一个事实是,跟方舟集团的双层玻璃杯有竞争关系的商业对手多被其起诉,并有人最终获刑。

当年,四川商人周小波和河北商人李树增,因假冒专利罪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彻底离开了双层口杯市场。

时隔多年,周小波和李树增仍认为当年遭受卢恩光的非正常竞争手段。他们的理由是,双层口杯专利最早发明人系吉林人董玉杰,周李都据此认为他们并未侵权,并申请卢恩光的专利无效。

6月19日,周小波对新京报记者称,他生产乐凯口杯使用的董玉杰的专利,而董玉杰的专利在1997年已经失效。

“失效的专利就是公知技术,大家都可以合理利用的。”周小波说。

1993年3月,吉林人董玉杰申请了“双壁式口杯”专利,该专利于1994年6月公开。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董玉杰“双壁式口杯”专利的介绍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既有内壁又有外壁的双壁式饮水用口杯,口杯的内壁外边附着各种图案,外壁以透明为主要特征。卢恩光的多项关于双层口杯的专利中,最早一项名为“一种双体玻璃瓶”的专利,申请于1995年12月,比董玉杰的专利公开时间晚了1年半。

卢恩光的专利与董玉杰的专利是否有所区别,两个专利是否存在重复授权的问题,目前尚难定论。率先发明双层玻璃杯专利的吉林农民董玉杰,也在与卢恩光扯上干系后被判入狱。这位因敲诈勒索罪入狱的民间发明人,至今仍认为卢恩光模仿了他的专利。

董玉杰服刑期间写就的申诉状,叙述了他入狱的经过。申诉状称,他在1994年获得“双壁式口杯”专利授权后,因无厂家与他联系生产,认为自己的专利与市场不对路,遂停止交年费,专利在1997年4月失效。专利失效后,董玉杰得知方舟集团在他的专利有效期内已开始生产双层口杯,遂到方舟集团找相关领导,希望得到一些专利使用费。

2000年5月,董玉杰找到方舟集团,表示要发表声明,认定卢恩光的专利无效。方舟集团相关负责人问董玉杰想要多少钱。随后,经与方舟集团商量,董玉杰和同伴写下拿到四百万元后不做伤害方舟之事的保证书。

之后,方舟集团相关负责人以先给20万元为由,领着董玉杰去取钱,并开车将其送到邮局汇款。未料,董玉杰刚走进邮局大门,即被刑警队抓捕。

该案随后经由阳谷县法院一审,判处董玉杰有期徒刑七年。董玉杰不服判决上诉,聊城中院二审改判有期徒刑四年。

显达之路

卢恩光向上攀爬的脚步,不曾因商场上的缠斗而停止。

上世纪90年代末,他从阳谷县政协副主席一跃进入山东省政协,成为省政协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随后转正成为该中心主任。

2001年,卢恩光从山东进京,担任华夏文化出版集团筹备组副组长,后任华夏时报社社长。

华夏时报由中国残联主管。该社一员工表示,社长属正厅级干部,其任命需经残联任命。

在前述华夏时报员工看来,对于卢恩光来说,华夏时报社社长的职务只是一个跳板。

在2001年到2007年的6年间,卢恩光除了担任华夏时报社社长,还曾到四川省遂宁市挂职市委副书记,并在之后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有媒体引述华夏时报员工的话称,卢恩光在媒体管理上堪称外行。但这位外行,在2003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我国报业集团的经营环境与经营对策》,2004年发表论文《传媒业经管人员的绩效考核》。2005年,卢恩光再次与他人合作署名,相继发表论文《我国报业集团的协同治理结构》和《我国报业集团三维绩效均衡治理模式》。

2007年,卢恩光转身进入国家部委,先后担任劳动保障部办公厅巡视员兼副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监察局巡视员兼副局长。

也是在这一年,卢恩光再次发表论文。这一次,他将论文主题转移到了司法方面,先后发表《侦查讯问程序改革研究》和《论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两篇论文。有知情人士称,这是他为下一步的腾挪做的准备。

两年后,卢恩光再次顺利转身,担任司法部政治部副主任。这也是卢恩光进京后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个职位。

2015年,卢恩光由副转正,成为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官拜副部级。

彼时的卢恩光或难想到,终于跻身司法部领导层的自己,竟在1年后突然落马。

在近日的通报中,中纪委称,卢恩光为在职务提拔、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送给国家工作人员巨额财物,涉嫌行贿犯罪。

目前,卢恩光实际控制的多家企业仍在经营。

其中,方舟集团的法人为卢恩光的二哥卢方立。新京报记者近日两次来到方舟集团,该公司人员拒绝接受任何采访。

而根据知情人的说法,位于北京西直门北大街的天方饭店,也系其实际控制的涉外酒店。不过,该酒店的法人同样并非卢恩光。记者近日前往探访,该酒店处于正常营业状态。

刘化育村村口的卢恩光德行碑,上书“德被梓里”四个大字。  新京报记者贾世煜摄

距北京千里之外的刘化育村,卢恩光德行碑仍立在村口。

石碑背面的字已经斑驳:卢恩光,1965年出生于刘化育村,大学文化,为人忠信孝悌,谦虚谨慎,大胆开拓,锐意创新。

[责任编辑:李明1 PX038]

责任编辑:李明1 PX038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