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打了个架,就能断言武术都是骗术?

与西方技击相比,中华武术原本就是自足的系统,也强调对抗、击打,但更强调内在的均衡,这样的差异应被视为“区别”,而非“高下”。

最近的“武林”热闹得很。先是“格斗狂人”徐晓冬在20秒内将“雷公太极”创始人雷雷击倒,然后是徐晓冬向中国武林门派约战,而后,中国武术协会也出面表态“约架”行为有违武德,涉嫌违法,对此应坚决反对。孰料,“武协”表态非但没能让事态平息,反而引发了更强烈的舆论质疑,唇枪舌剑来来往往。

纷纷扰扰中,很多人藉此批评太极乃至中国武术的弄虚作假,认为武术云云早已失去了格斗对抗的能力,而沦为花哨的套路,甚至成为骗钱的表演。更有一些人,打着“大师”的名义,行走于江湖之上,以神秘的面纱来博取众人眼球,包括发力扔人于丈外、拿着气球发功可以让人乱蹦乱跳等等,凡此种种,都严重败坏了武术的声誉,让人厌弃。

事实上,据徐晓冬自述,其针对的也是这样一些“江湖骗子”,他说,“雷公太极我如果不打,你们还把他的单掌拍瓜,手掌雀不飞,当成神功呐吧?这可是央视主推的中国太极拳大师啊!”而据媒体在“陈氏太极”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采访也可知晓,区区一个陈家沟,居然有400多家拳馆,“大师”更是满天飞,当地老者说,“谁挣钱最多,谁的功夫就最好!”

客观而言,徐晓东此次出手,以一种简单、直截的方式,揭穿了个别“大师”身上神秘的面纱,暴露出坚硬的质感。这样的努力,固然让很多人快意,甚至欢呼,终于有人来武术界打假了!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简单中不无粗暴的做法,让很多武术的习练者以及拥趸难以接受,近日来舆论的口诛笔伐,与现实中“道士下山”发声应战,均是此种“不适症”的表现。

在当下的语境中,尽管徐雷之战确实不乏某种“标志性”意义,或者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然而,说到底,这仍然不过是一场私下的打斗而已,打过了也就打过了,不应该扯着没完,更不应该将其无限放大、过度诠释,进而演化为现代与传统的对抗,甚至以雷雷的落败断言武术都不能打、都是骗术。

明明是雷雷自己技不如人,与太极“能不能打”有什么关系?太极有多少门派、多少传人,一个自封的掌门雷雷能代表什么?即便太极不能打,又与中华武术何干?怎么武术都成了骗子的套路?即便事实上的一一印证是不可能的,似乎也不能根据一场比赛就下绝对化的结论。可见,逻辑的链条一旦拉扯得太长,事实都不够用了。

此前雷雷落败后也曾表示,这就是两个人的较量,并不附加更多内容。然而,遗憾的是,质疑者并没有就此放过太极、放过武术,而是直接指斥武术不能打,多年来一直在以各种套路欺骗公众等等。这样的“唱衰”论调是如此响亮,甚至具有了某种“政治正确”的姿势,容不得不同声音出来,也算一种“反传统”的独特表征吧。

一起打斗事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密集地批评与质疑?我想,这首先与近现代以来武术传承渠道的收窄有关。武术本来源自生存的需要,对抗、实效是存在并扩散的根本,不能对抗、没有实效的武术,怎么可能传承千年?而近现代以来,特别是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基于身体对抗的比拼逐渐让位于器物,而武术也因之迅速落寞,实际上,这里边是存在一个断档的。

也即,武术在近现代的断档,一是主动性的,即看到了器物的凌厉而主动放弃习练;再就是被动性的,上世纪50年代以后,民间几无习武之人,即便有些枝叶,也统归于专业队伍,偶有偷偷习练者,也与此前大规模的民间传承、师徒授受不可同日而语。而专业队伍的武术,因为此前生存土壤被抽掉了,剩下来的只能是好看的套路、优美的身姿以及锦标啥的。

其次,也不排除一些人对于传统习惯性的批评。只要是传统的,肯定不如现代的;只要是中国的,当然比不上外国的。尽管这里边不无正确的成分,但任何事情一旦推向极致,必然会走向虚无、走向妄自菲薄。与西方的技击相比,中华武术原本就是一个自足的系统,也强调对抗、击打,但更强调内在的均衡,这样的差异,更多应该被视为“区别”,而非“高下”。

而在武术的“术”之外,实际上更多强调的是“道”,也即文化层面的追求,即承载在武术之上的价值、理论和逻辑。传统的武术本身其实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系统,尽管有门派之争,但在整体的文化伦理上,仍有相当的一致性。而之所以存在诸多恩怨、争端,与武术本身并无太大关联,更多是政治文化在武术界的渗透、濡染、影响而已。

我们今天批评武术的故弄玄虚、追名逐利等等,都没有问题,但必须看到,这些问题更多是传统文化乃至传统政治运行方式的病症,武术不能幸免,但根子并不在武术。即便是借题发挥,板子似乎也不应该打到武术身上。让老百姓习练习练太极,康体健身,舒心畅神,有什么不好?通过习练武术找回“侠之大者”的勇气和担当,有什么不好?

当然,这种焦虑和不满或许也表明,公众其实对武术、武林、乃至民间社会饱含着某种热切的期待。如果对抗有诸多好处,为什么不从制度体系规范传统武术的训练与竞技?如果武术能够从边缘走向聚光灯下,相信以往那些见不得人的小伎俩、小戏法、小骗术之类的东西自然会消失。更不要说,一个相对宽容,能够让人做些梦的社会,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吸引力。

动辄一件小事就会引发泼天波澜,并上升到文化乃至道统的层面,也算是一个转型期中国的一大特色。而无论是刻毒的贬损还是狂妄的自负,均是不自信的姿态。类似的“寒热症”此前已多有表现,这一次,不过是借着武术的躯体还魂而已。这也再一次表明,传统中国走向现代化并不轻松,古老文明走向现代文明仍任重道远。

作者

胡印斌

胡印斌

媒体人

作者其他网评

下一篇

C919的成就能否打赢国际市场恶战

中国从头积累理论认识、设计和试验能力并不容易,欠缺的关键子系统技术也正通过市场换技术甚至资本运作等途径寻求快速成长,但必须承认这是技术能力和经验的“激素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