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三代挪威人的安康情缘


来源:华商报

活动中,副市长孙矿玲向尤约翰颁发了“安康文化旅游形象大使”证书,并和尤约翰在手模上留下手印;安康书法家向挪威朋友赠送了“三代挪威人百年安康情”的书法作品;安康泥塑艺人向挪威朋友赠送了泥塑作品“划龙舟”。

原标题:三代挪威人的安康情缘

华商报讯(记者 钱欣欣)“我家房子产权证上写的名字是‘安康’,安康是我的第二故乡……”4月24日上午10时,安康市举办了“回家——三代挪威人百年安康情故事会”活动。当挪威友人尤约翰用纯正的安康方言与大家交流时,不由得让人觉得他就是“安康人”。

十年安康童年时光

1917年,挪威人夏明华牧师来安康传教,兴办了信义医院和信义学校;1928年尤汉森和妻子来到安康,协助夏明华牧师工作;1937年尤汉森和妻子回国休假;1940年,刚2岁的尤约翰跟随父母回到安康;尤约翰在安康度过了近10年的童年时光;1949年全家人回了挪威。

尤约翰丝毫没觉得自己是个外国人,童年的生活,留给他的除了快乐还是快乐。“在安康的时候,小时候我最爱到街边吃蒸面、炕炕馍,也喜欢和小朋友玩抬竹篓游戏,还爱到汉江玩打漂漂……”

尤约翰说,他很喜欢到汉江玩水游泳,那时很调皮,有次到汉江边看到江面飘了个大鱼,随手抓时却掉到水里,“幸好,当时被安康人救起。”

从1949年离开中国,到1989年第一次回来,安康一直是尤约翰日思夜想的第二故乡。当时的小孩子现如今已是79岁的老人了,讲起过去的事情依然是历历在目。

挪威的住宅命名“安康”

尤约翰说,1937年父母从安康回到挪威后,就盖起他们现在居住的房子。土地权证上还把这座房屋命名“安康”,虽然他离开了安康,却仍然住在“安康”里。

尤约翰的安康情结来缘于父母,同样他也影响着自己的后代,从尤约翰的父母开始,然后到尤约翰,再到他的五个女儿,直到他的孙辈,一家四代都会说中文,可以说整个家族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Made inChina”。尤约翰考察女婿有两个特别的条件,一个是要会用筷子,“不会用筷子,到我家可吃不了饭哟”,再一个是不一定会中文,但一定要对中文感兴趣。正是这两个条件,又进一步加深了尤约翰一家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式的生活方式,已经完全深入到这家人的灵魂。在挪威,尤约翰家屋里摆放着很多来自安康的物品,并且每天至少吃一顿中餐,偶尔也会做个包子、包个饺子。每次回安康,尤约翰就带一些小白菜、菠菜等蔬菜的种子,种在挪威自家的园子里,隔三差五约上三五好友来家里吃饭,让朋友们享受中国美食。

尤约翰对安康有三大贡献

据安康市文广局文物科科长谭波才讲述,尤约翰为安康作出了三大贡献:1985年送回1926年安康人绘制的《古金州八景图》,1989年《安康县志》刊登;1997年他将1947年记录的安康民俗等内容的纪录片《安康》送回,后经剪辑播出在全国引起轰动。2011年将《安康老相册》赠送给安康朋友柳庆康,柳庆康据此写出《安康往事——挪威人镜头下的民国安康》一书,于2015年出版发行,被中国图书馆评论学会推荐为2015年度好书。“这三大贡献和他后来给安康博物馆捐赠的58件收藏的实物,填补了安康民国历史的空白。”谭波才介绍说。

此次尤约翰和专程从北京赶来、在挪威驻中国大使馆任科技教育参赞的四女儿尤莉娜及3个外孙到安康与大家见面,尤约翰在活动中讲述了儿时在安康的故事,期间LED大屏幕演示当年珍贵的照片和录像,让现场观众对尤约翰家族三代人与安康的深厚友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活动中,副市长孙矿玲向尤约翰颁发了“安康文化旅游形象大使”证书,并和尤约翰在手模上留下手印;安康书法家向挪威朋友赠送了“三代挪威人百年安康情”的书法作品;安康泥塑艺人向挪威朋友赠送了泥塑作品“划龙舟”。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