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流浪者”的客栈


来源:华西都市报

客栈里的其他员工,也多是年轻人,来自五湖四海,哈尔滨、内蒙古、江西、广州……不同的口音交织在暖阳融融的咖啡厅里,像马克杯里化开了的焦糖。只有厨师李师傅是正宗的大理人,三代为厨,拿手菜是黄焖土鸡,还擅长做鱼。我们早晚都在客栈里吃,李师傅每次都轻轻地敲开门,问我们味道合不合适。知道我们从成都过来,他还特意烧了豆瓣鱼。又问我们成都哪些地儿最好玩。

原标题:“流浪者”的客栈

我被他们短暂“收留”,觉得很踏实

“流浪者”的客栈

□范月秋

假期家庭出游,目的地定在云南大理,住在喜洲一个家庭客栈。短暂两天的停留,除陶醉于苍山洱海日出美景日落余晖月朗星稀,更对那个客栈念念不忘,颇有感慨。

那客栈,是一栋三层楼的白色建筑,很有日本建筑大师青木淳的风格。一楼有咖啡厅、餐厅、书屋,还有一个电影放映室。咖啡厅后面有个小庭院,种满了多肉植物与杜鹃。二楼有一个大平台,可将洱海风光尽收眼底。山景房里,晓月当帘,苍山静静地蛰伏。

老板姓郑,一个戴眼镜留着许鞍华式短发的漂亮女士,大家都叫她郑老师。这郑老师是一位建筑设计师,从地基到成品,客栈所有的装饰设计都是她的作品。想不到的是,这位爱写诗活得自得其乐的中年女人,还是一位“飞来飞去”要与人沟通心灵幽微的心理学家。

见我带着父母出游,郑老师热心地给我们当起导游。她说,这年头,能够越过与父母的观念差异,还能在一起好好玩耍的孩子,值得嘉许。

郑老师说这话时面目和善,眼光温柔,好像她是跟你娓娓谈着家长里短的邻居姐姐,一点也不像商人的样子。

她应该是客栈的一个合伙人。早晨,她帮着员工收拾餐厅的碗筷,又开车去集市上买来鲜花与盆栽,换掉书屋里的鸢尾,读书、喝咖啡,傍晚和前台的姑娘下棋。

前台的窈窕姑娘,大眼睛,生着好看的额头,健康的小麦肤色透着冬日暖阳的气息。她穿一件印第安风情的毛衣,脚踩厚厚的雪地靴,为我们跑上跑下,还邀请我们玩纸牌游戏。女孩说,她的家乡没有海也没有湖,只有一条漫延至天际的美丽大河。年轻的她想要看够湖光山色风花雪月,就“流浪”到了大理。

客栈里的其他员工,也多是年轻人,来自五湖四海,哈尔滨、内蒙古、江西、广州……不同的口音交织在暖阳融融的咖啡厅里,像马克杯里化开了的焦糖。只有厨师李师傅是正宗的大理人,三代为厨,拿手菜是黄焖土鸡,还擅长做鱼。我们早晚都在客栈里吃,李师傅每次都轻轻地敲开门,问我们味道合不合适。知道我们从成都过来,他还特意烧了豆瓣鱼。又问我们成都哪些地儿最好玩。

入住当晚,恰逢两个义工小伙要回老家,郑老师带着大伙儿给他俩饯行。月光如水,树影婆娑,大伙喝酒聊天,引吭高歌。前台姑娘有点喝高了,她哼着小曲走上二楼天台,教我调天文望远镜。月色下,姑娘幸福的笑脸,就像飘进洱海里的一朵茶花。

我写这些,当然不是给这家客栈打广告,我只是想,行游过程中,那些远离人事喧嚣、远离钢筋丛林、又的的确确让我们感到暖心的东西,包括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眼神,才是打动我们内心的最好的风景。

那家客栈,也让我想起青年时曾经有过的梦想:邀三五志同道合的朋友,开一家不大的但很温馨的客栈,“收留”那些流浪的灵魂。现在,有实力的人替我实现了青年时的梦想,而我也被他们短暂“收留”,觉得很踏实。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