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真理标准讨论期间哪位开国大将代表军队力撑胡耀邦


来源:人民网

文章首先在《解放军报》发表,局外人很难摸清其真实意图,背景是谁?但有一点无疑,这就是军方对“真理标准讨论”这件事明确表态。

核心提示:文章首先在《解放军报》发表,局外人很难摸清其真实意图,背景是谁?但有一点无疑,这就是军方对“真理标准讨论”这件事明确表态。事后也证明,此文除《解放军报》副总编姚远方、政治部副主任兼《解放军报》总编华楠、政治部主任韦国清以外,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亲自抓文章的修改和发表安排,罗还与胡耀邦作了多次电话商量。稿件编发上,由姚远方直接向罗瑞卿汇报,并上情下达,与作者沟通。

胡耀邦 资料图

本文来源:人民网,作者:陈侃章,原题:真理标准讨论:罗瑞卿力撑胡耀邦对抗“毛办”负责人,节选

《实》文1978年5月10日在中央党校《理论动态》上首发,5月11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在《光明日报》发表,5月12日《人民日报》转载。因为《人民日报》权威且影响大,因而引起“两个凡是”的倡导者之一,“毛办”负责人的高度关注,他当晚就打电话给《人民日报》总编辑胡绩伟,指责此文是“砍旗”,“犯了方向性错误”,“政治上问题很大、很坏很坏”;紧接着,当时中央主管意识形态的领导在中宣部召开会议作严重批判;华国锋也在胡耀邦面前直接点了吴江、杨西光、胡绩伟的名。形势骤然紧张,高压之下,鸦雀无声。此时有人已开始作沉痛检查。

面对当时严峻的政治气候,首先要负发稿责任的吴江陷入深深的思索中,如果在这种严厉指责面前保持沉默,即说明倡言者理屈词穷。如此,不但政治理论界局面涛声依旧,“真理标准讨论”会夭折,“两个凡是”的气焰会更嚣张,而且他们这批人乃至胡耀邦等领导人的处境会更加困难,甚至要承担罪名。思索再三,吴江决定冒风险撰文反驳,于是他在孙长江的协助下,迅即写成《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文,并于1978年6月24日在《解放军报》发表。

1、《马》文的评价

《马》文发表的当日,有一位领导人赶到胡耀邦家里,对胡说:这篇文章的发表,表示我们在主动发起攻击,把事态搞严重了,把内部斗争公开化了,他对此表示遗憾。而“毛办”负责人又一次对胡绩伟说:“我看了军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后,更认为那天晚上向你提出的意见是对的。”《马》文长达17000多字,既有顾及现实的作文技巧,又有极其鲜明的理论观点,是一篇富有争论意义的文章。《解放军报》时任总编辑华楠将军对此回忆道:“中央党校吴江同志撰写了一篇长文,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反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一股逆流而写的,发表也有一定风险。罗瑞卿同志特意嘱咐我们同作者商量,建议在文中多引用毛主席和小平同志的论述,做到‘立论更稳,无懈可击’。文章做了修改后,罗瑞卿同志再次审读,并同耀邦同志通了六次电话,给我们打了五次电话,他还给《人民日报》打电话,部署同时转载此文,《光明日报》也同时转载……这篇文章最后以《解放军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在军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傅颐《访华楠同志》,《百年潮》2001年第1期)

《人民日报》总编辑李庄撰文说:《马》文“集中剖析若干糊涂思想,批驳各种谬论,令人拍案叫绝”。他认为,文章“引起轰动效应,相当彻底地解开了绝大多数怀疑论者和不理解者的思想疙瘩,令‘凡是’论者不能应战。”(李庄《人民日报风雨四十年》,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

胡耀邦又是怎样评价《马》文的呢?胡耀邦说:“现在看,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篇文章,水平并不高。真正有分量的是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是罗瑞卿亲自抓的,是吴江他们起草的,罗改了几遍,给我打了三次电话。当时我的处境有困难,罗挺身而出,这篇文章的影响大。”(原罗瑞卿秘书、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仲方《耀邦与我的两次谈话》,《炎黄春秋》2005年7期第17页)

诚然,《实》文理论水平并不是很高,但所起作用实在不小,文章的政治意义远超其理论意义。正是有了《实》文的问世,才有了《马》文的出炉,又适逢邓小平同志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促使《马》文以更高的水平写成和发表。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