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巷说|当年轻遭遇高房价,谁还敢有“青春”的硬气?


来源:齐鲁壹点

近来,年龄成为舆论和公众关注的一个焦点:先是联合国将24岁以上的人划为“中年人”,让很多92年前出生的90后们感慨,“步入中年”,接着又有媒体刊文,批判80后90后还未到中年,却缺乏应有的朝气,不应淹没在牢骚与抱怨中,而是找到“端正心态、重新出发的正确打开方式”。

原标题:巷说|当年轻遭遇高房价,谁还敢有“青春”的硬气?

巷说|当年轻遭遇高房价,谁还敢有“青春”的硬气?

03-29 19:05

近来,年龄成为舆论和公众关注的一个焦点:先是联合国将24岁以上的人划为“中年人”,让很多92年前出生的90后们感慨,“步入中年”,接着又有媒体刊文,批判80后90后还未到中年,却缺乏应有的朝气,不应淹没在牢骚与抱怨中,而是找到“端正心态、重新出发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互联网让变革进一步大提速:发达国家几十上百年的发展进度,被我们压缩成了几年十几年,由此造成的二者“密度”差别之大,可想而知。而随着而来的压力、焦虑也必然被成倍放大,这些“负能量”在不同人群中传导,其中最重的一块落到了80/90后这里。

精神上的压力尚可用“精神胜利法”来宽慰和治疗,但物质上的问题,却只能通过硬通货——人民币来应付。物质方面首当其中者,当属“一日千里”高涨不息的房价。

知乎上,一个名为“北京的房价是不是正在透支着外来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活品质?”的提问帖子,获得了4600多回复,其中一位北大本硕博毕业生的回复,得到最高的2.8万多点赞。

这位一般人眼中的高材生有人让人羡慕的学历,并且一毕业就进入国内顶尖的科研机构,眼见前途一片大好,前提是,如果没有高房价……

据介绍,参加工作后,他娶妻生子一直租房住,因为身居一流科研平台,他认为通过奋斗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结果当快到学龄的儿子要上学时,他才发现学区房的重要性;当他犹豫着买房时,却遭遇了北京房价火箭式飞涨。

“上学的时候接受的教育是不能拜金,知识才是财富;搞研究的时候受到的教育是不要浮躁要坐的了冷板凳,入职的时候领导说,搞科研不是升官发财,心要静……我都照做了。结果到买房子的时候现实告诉我知识不是财富,因为既不能当首付也不能抵押贷款,评职称的时候发现发不了高影响的论文就评不上高级职称;给子女抢教育名额时才发现,人家都是按官职或职称来排……”

他最后的结论是,个人无法改变现实,只能推倒重来,于是他忍痛离开自己曾经理想的工作单位,从北京到了南京重新开始发展。

“北京房价的可怕之处,就是高到令人绝望,高到普通人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还手的余地。”一位知乎网友如此评论。

北京房价是全国那些热点城市房价的缩影。当高房价像一堵墙一样把你逼到角落、赶下绝望的悬崖的时候,恐怕想死的心都有了。

更可怕的是,即便你成为人中龙凤,知识精英,在高企的房价面前,却依然比一根羽毛还轻。当放荡不羁的青春遭遇高房价时,谁还敢有 “年轻”的底气?那种悲观绝望,别说中年,恐怕连老年心态都算是轻的。

很不幸,80后、90后们正好赶上了这波房市“大牛”,80后可能稍微好点(趁价格没那么变态时,不少人咬牙买了第一套房),90们却无一例外必须直面“惨淡人生”,一腔青春热血被日复一日的高房价一滴不剩的透支掉,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放这些物件的地方都没有,重压之下所谓的“暮气”,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到了。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对于如今的80/90后们来说,现在最迫切的“大势”,非买房莫属,甚至可以说“买房者昌,不买者亡”,这是一个怎样扭曲和无奈的现实,在这样令人无奈甚至绝望的现实中,你让他们停止“牢骚与抱怨”,可能么?

(壹点号·巷说,作者为媒体工作者)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