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吃岐山臊子面 就是“吃文化”


来源:西安晚报

岐山臊子面作为一种饮食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周文化的礼仪核心和岐山人深厚的礼乐文化底蕴,所以有人说吃岐山臊子面,就是“吃文化”。岐山面以薄、筋、光、汪、稀、酸、辣、香、煎九字为特色,表明岐山臊子面厚薄均匀、汤汁油光红润、味道鲜香,可谓色香味俱佳。岐山面兼具五色,即红(辣子)、白(豆腐)、黄(黄花菜)、黑(木耳)、绿(葱花或韭菜)。每逢年节、迎接亲朋的重要场合,岐山地区的百姓都离不开臊子面,这反映出岐山人热情好客、欢乐同庆、吉祥共享的传统习俗。

原标题:吃岐山臊子面 就是“吃文化”

陕西面食历史悠久,种类丰富,例如岐山臊子面、杨凌蘸水面、biang biang面、户县摆汤面、华县洋芋面等等。在诸多面食中,岐山臊子面名闻遐迩。

岐山臊子面作为一种饮食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周文化的礼仪核心和岐山人深厚的礼乐文化底蕴,所以有人说吃岐山臊子面,就是“吃文化”。岐山面以薄、筋、光、汪、稀、酸、辣、香、煎九字为特色,表明岐山臊子面厚薄均匀、汤汁油光红润、味道鲜香,可谓色香味俱佳。岐山面兼具五色,即红(辣子)、白(豆腐)、黄(黄花菜)、黑(木耳)、绿(葱花或韭菜)。每逢年节、迎接亲朋的重要场合,岐山地区的百姓都离不开臊子面,这反映出岐山人热情好客、欢乐同庆、吉祥共享的传统习俗。

据记载,岐山臊子面起始于周代,且与周代的赐胙礼密切相关。在周代,天子祭祀宗庙、社神后将祭肉分给群臣称为赐胙礼,“胙”即为供神肉,周人对胙肉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周代的赐胙礼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祭祀宗庙赐胙;二是祭祀社神赐胙。其中,祭祀宗庙是周代祭祀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分别在春夏秋冬四时举行,祭祖赐胙的主要对象为一部分王室贵族,普通贵族和百姓是无权享受天子赐胙的。另一方面,社神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所以祭社神赐胙一般发生在战争之前,在社稷存亡之时举行祭祀典礼以祈祷战争胜利。在周代,战前赐胙被赋予一种特殊的美好愿望,即胙肉共享可以加强作战者之间的团结意识。周人认为,战争的胜利主要取决于作战群体的团结意识,那些参战的士兵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由于受到同一社神的护佑,他们成为一个为了同一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利益共同体。

了解了周代赐胙礼的历史渊源,我们再了解一下当今岐山人赋予岐山臊子面的文化内涵。其一,节日期间,岐山臊子面具有周时期祭胙的宗教效应。今日,凡遇到重大节日或红白喜事,岐山百姓都会准备岐山臊子面招待客人。在宴会开始前,一般都有一个特殊的仪式——将第一碗臊子面端出门外泼两次汤,象征祭祀天神、地神,而剩余的汤被称为“福把子”,要端回去祭祀主家的祖灵排位。然后,才能开始宴席。正是这种宴前仪式,才近乎完整地保留了周代先以胙肉祭祀祖先,然后众人才分享胙肉的古老仪式。其二,岐山臊子面的仪式与周代赐胙礼都蕴含了百姓美好的愿望。岐山臊子面一直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吃法——“只吃面不喝汤”。正宗的岐山臊子面讲究“稀”,稀到碗里只有一口面条,面条吃完,不喝汤,将汤倒回大锅反复浇面,这种看似不雅的吃法却有一种美好的象征——“和”,这与周时期的“团结”极为相似。其三,吃岐山臊子面的习俗与周代赐胙礼产生了相似的社会效应。西府一带民风淳朴,人民好客热忱,每一家遇红白喜事时都要招呼数目庞大的客人。此时,乡亲邻居都自发前来帮忙、待客,这种规模宏大的集体用餐活动,并不亚于周代战争前几十万战士食用胙肉的壮观场面。在这种特殊的日子,众人同食一锅面、同喝一锅汤,犹如一家人一般,为了共同的事情操持劳作。其乐融融的场面,让人备感温馨与感动。

岐山臊子面在民间又被称为“嫂子面”,传说一,周文王年幼父母俱亡,由嫂子抚养成人。在一次出征途中遇到瓢泼大雨,内感风寒,多日卧床不起,服药也不见好转。其嫂听闻,亲自为文王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文王吃了之后大汗淋漓,身体明显好转,后来人们称此面为“嫂子面”;传说二,岐山一农家娶了一位贤惠能干、精通烹调的媳妇。一天,她做了一种面条——光滑细薄、汤汁浓香,全家人吃后都赞不绝口,年幼的弟弟尤其喜爱。后来,弟弟当了地方官员,春节期间邀请同僚到家做客,客人们食用了嫂子擀做的面条后大为称赞。后来,流传开来,每家每户都做起了“嫂子面”。

以上两个传说虽未经考证,但是不难看出,两个传说的故事都体现了浓浓的亲情,以及家庭和谐的美好景象。除此之外,岐山臊子面也传达出岐山女性贤惠能干、吃苦耐劳的美好品德,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