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昱见丨涨知识了!单位“米”背后,原来有这么场悲剧


来源:齐鲁壹点

在今天的世界上,单位“米”已经成为运用最广泛的计量单位之一。可是,你知道吗?这个单位其实非常年轻,它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而且为了这个单位的制定,还造成了一桩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

原标题:昱见丨涨知识了!单位“米”背后,原来有这么场悲剧

昱见丨涨知识了!单位“米”背后,原来有这么场悲剧

03-24 22:25

在今天的世界上,单位“米”已经成为运用最广泛的计量单位之一。可是,你知道吗?这个单位其实非常年轻,它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而且为了这个单位的制定,还造成了一桩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

1791年3月25日,法国国民议会决定采纳只基于一个长度基本单位“米”的计量制度。米以及由它所衍生出来的公里、公尺从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米”的诞生在欧洲历史上可是件大事,因为在此之前,欧洲根本就没有特别准的固定长度度量衡。比较通行的度量方法,是将人一只脚的长度定位为尺(foot)。可这个脚长到底是谁的呢?16世纪时的德国人曾想过个办法,他们在某个礼拜日守在某教堂,测量了头16个从教堂出来的男子的脚长(理由是:这些人是被上帝选中的),取平均值得出了所谓的“德尺”。

这还算比较靠谱的方法,至于流传至今的“英尺”就比较扯了,英国人规定英尺以国王的脚长为标准,可国王们的脚大小不一。每换个国王重量一遍地?这日子谁受得了!所以到了13世纪,时任国王的约翰在调解手下封臣因此而起的土地纠纷时,忍无可忍地在地上踩了一脚,指着自己的脚印说了句“都别争了,以后这就是一尺”。此后的英尺就以约翰的鞋号做了标准尺码,其脚印的倒模至今仍藏在大英博物馆里。

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人把国王脑袋砍了,也不咋信上帝了,再像以前那么个量法显然不合适。于是,法国人决定玩个大的:他们要将穿越巴黎的那条子午线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也就是北极到赤道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定位为一米。

法国大革命中,国王路易十六被砍头。

以地球为标准,这下没人有意见了吧?但问题是,地球到底有多大呢?虽然18世纪末的欧洲人已经对此有个大体的估计,但精确数值还真没有。于是,法兰西科学院派出了德尔布朗和梅尚两位科学家,一个朝南一个奔北,希望在法国两端重新进行一遍精确的测量。

两位科学家这一路上走的相当艰辛,那会儿正是恐怖的法国大革命中最为恐怖的“恐怖十年”,社会极度混乱。往北走的德尔布朗多次躲过暴民的追捕,向南的梅尚更是被抓住过一回,差点上了绞架,但是因为有着“为世界制定新规则”的理想召唤,两位科学家最终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当他们回到巴黎时,已经是拿破仑上台执政,拿破仑像欢迎得胜归来的将军般为两位学者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式”。凯旋式上,这位战神对两人脱帽鞠躬致敬,并不无羡慕地说到:“有一天,我和我将军们的胜利都将成为过眼云烟,但二位的成就却会永载史册。”拿破仑不愧为一代英主,这话真的言中了。

拿破仑

故事到此,本来应该是个喜剧。可惜的是参与测量的梅尚是个太过认真的人,回到巴黎后,他还拿着手稿反复演算,结果发现测量可能有一点微小的偏差。强烈的负罪感折磨着这位学者,他整晚整晚的失眠,精神几近崩溃。为修正这个失误,梅尚在两年后又自掏腰包再次启程,结果积劳成疾,不幸病死在半路上。深刻自责的梅尚在遗稿中还在谈这件事,请求法国人民和学院同僚们宽恕自己的失误。

梅尚

百余年后,人们通过卫星精准测量,发现从地球极点到赤道的经线其“理论长度”应为10002290米,平均到每米,误差只有0.02毫米。更为关键的是,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现实中的地球不是标准的正球体,以梅尚当年所掌握的技术,其实不可能得出完全准确的结果。也就是说,梅尚对自己的苛求,注定是一场无法成功的悲剧。

18-19世纪是人类历史最昂扬向上的年代,那时的人类如同一个青春期的少年,执着地相信世界存在一个终极真理,而且通过理性的思辨,我们可以把握它。正是这种理想,才有了梅尚的执着,也才有了科学革命,但却也造成了法国大革命以真理之名杀人的乱象,以及梅尚客死他乡的悲剧。但如果没有那份“年少轻狂”,人类同样也不会迎来科学曙光——或许我们还在用自己的脚掌,自说自话地衡量着整个世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昱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