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2 09:15:47 凤凰历史 许晔
照片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除了一位身着宽袍大袖,头戴发簪,固执地跪坐在蒲团上的男士,我和这些汉服青年几乎都是在咖啡馆见面的,点的分别是茶,奶茶,拿铁,摩卡,匹萨饼。咖啡机轰鸣着,制造出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轰响和醇香。
鸡年春节之后,整个中国都浸润在一种端庄典雅的文艺气息中。央视一档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成了春节假期后社交媒体上的关键词,决赛上夺魁的武亦姝一度取代了影视明星的位置,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络红人。
身着明制汉服的武亦姝
在《人民日报》一篇文章中,作者将这位"满足一切对古代才女的想象"的16岁少女称为"汉服才女",并不吝赞美之词:"长发披垂,柳眉凤目,身材颀长,将一身汉服穿得飘逸出挑,诗词储备丰富,写得一手好字,这位16岁少女的从容淡定,加上上海高中名校的就读背景,堪称'颜值与才华齐飞'。"
中国似乎正在经历又一次的文化运动,有些人将之称为"东方文艺复兴"。2017年1月25日,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很多人感到兴奋,他们认为这是复兴传统文化的契机。还有些人看到了商机--2014年,南京大学国学教育中心开办的"国学智慧与未来领袖"国学班,授课内容为《论语》精讲、《弟子规》、《孝经》等,4天的课程,价格是2000-4800元不等。"国学现在变成了牟利的手段,或者说大家可以售卖的商品。"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说。
汉服青年中同样弥漫着乐观情绪,尤其当官方对传统文化表现出愈加浓厚的兴趣,就如一位青年所说:"让我们觉得还是有希望的。"5年前,我曾经接触过这些热衷于推广汉服的年轻人,他们中大部分是从全国各地来北京求学的大学生。时至如今,学生仍旧被认为是这场复兴运动的主力。一位名为"月怀玉"的汉服商家说,他们把服装价格定得偏低,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承受力,"如果学生买不起汉服,那么汉服的推广就会有很大的阻碍。毕竟学生是汉服的生力军。"
这一代中国青年的成长历程中,网络无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全球化和信息共享似乎没有如创始者们预测的那般,杀死国家的边界,反而在中国制造出了更为强烈的本土意识,比如翻越网络防火墙远征台湾facebook的"小粉红"。汉服青年同样成长于全球文化冲击本土的环境中,以至于"汉服复兴运动"本身,就是起源于强烈的民族主义,虽然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原本不容置疑的"汉民族主义"概念已经被消解和淡化。
《大秦帝国》剧照——来源于大秦帝国官微
这场成立大会开了足足两个多小时。地点在人大明德楼的一间教室。三十来个人,屋里有些拥挤,坐在窗边的女孩打开窗,让北京冬日少有的清冽空气流进来。他们看上去都很年轻,最小的一位到今年9月才会成为高中生。教室是以"博士生会议"名义借的,为了至少外表上符合这个名头,组织方通知开会的人不要穿汉服。几位女孩在外套和毛衣里穿了交领--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是汉族传统服饰的典型特征--狡黠地绕过了保安的眼睛。
这是2017年2月26日。两个月前,2016年冬至活动上,"汉服北京"的实名成员们选出了第十二届会长层。在北京地区,"汉服北京"算是最早的汉服社团之一。社团脱胎于百度贴吧,成员们还是习惯性得把会长层称为"吧务组"。
成立7年后,这个组织已经有了趋于成熟的制度--吧务组每年换选一次,候选人需报名,通过监督小组审核,材料公示,发表竞选演讲,最后由实名会员在冬至活动上投票选举。这届吧务组宣布又增加了新的规则,比如"协会会长、副会长连任满4年者不得参加下一次会长层选举",参选人年龄从22周岁提高到24周岁。这套颇为现代民主化的制度设计者是刚刚当选的会长,一名毕业于国际关系专业的公务员。
他发表了一通极为公务员干部风格的讲话。经过7年的发展,这个组织的成员在分工和管理上显得很娴熟。在这次成立大会的会议材料上,甚至有一句"探索改革部门科层制"--科层制,这个概念来源于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一般被视为现代组织的最重要特点之一。
一个女孩提议,可以组织会员们穿上汉服,录制关于自己职业的视频,比如辟谣医学鸡汤,"我们是活在普通人里的。"他们极力塑造这样的形象--即便身着古代的衣服,思维与生活方式仍旧是现代的,他们不是食古不化。
《大秦帝国》剧照——来源于大秦帝国官微
时间回到2001年,"新唐装"亮相上海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由东道主国家提供具有本土民族特俗的服饰,已经成了APEC会议的一项约定俗成。"新唐装"立领,盘扣,在制作上也借鉴了西装的做法,因国外把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遂命名为"唐装"。衣服不再仅仅是布料的裁剪和缝合,而是一种寄托民族意识的文化符号。在2002年的一篇评论中,作者将"唐装大热"解读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连续取胜激发起的民族豪情,助长了变传统为时尚的消费心理"。他在文章最后写道:"现在,我们不是'离中国传统远了',而是更懂得如何珍惜传统、贴近传统了。正如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先生所言:'中国模式很可能在21世纪被很多国家参照。'"
"新唐装"的走红也引起了网络争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袁杰英在2002年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说,"唐装"不是唐朝服装的发展,而是满装的延续和改良。在当时汉服青年聚集的网络论坛上,这几乎是统一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杨娜在《汉服归来》一书中写道:"网友'华夏血脉'于2002年2月14日在舰船军事论坛上发表文章《失落的文明--汉族民族服饰》。这是当代第一次提出'汉民族服饰'的一篇主题性文章。"
2003年,一个名为"汉网论坛"的网络社区建立,逐步吸引了众多对民族意识感兴趣的网友。对他们而言,"民族主义"与主流媒体中的含义显然有所差别,它更偏向于传统的定义--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准确来说,是"汉族民族主义",而不是更广泛意义的"中华民族"。这种激烈的倾向一度让网络讨论变得极端,在当时的汉网论坛上,"剃发易服导致汉服断代"和"排斥满清"成了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确"。他们把致力于汉服复兴推广的人称为"同袍",这个称呼来源于《国风·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激烈的情绪甚至逼走了一部分人。2008年,一部分北京网友离开了汉网,创建了"汉服北京"贴吧。黑猫是其中一位。她和丈夫在一次汉服活动上认识,如今,她即将拥有第二个孩子。汉服青年们都会不自觉地把爱好延续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黑猫也不例外。我问她,如果有一天,孩子说他不喜欢传统文化,该怎么办?
"那很正常,你不喜欢就不喜欢,不代表我一定要强迫你去接受我跟你爸爸的观点,你有你自己的想法,是你的事情,也很好啊。"她立刻蹦出了回答,语调轻快。
《大秦帝国》剧照——来源于大秦帝国官微
自从2006年"十一"假期穿着蓝裙子和薄纱大袖衫游了一趟大观园后,黑猫就一直关注于这场复兴运动。她形容十几年前的自己是个"中二少年"。2007年春节,北京地坛庙会上办了个祭地仪式,仪式仿的是清代的模式,于是,她和十来个年轻人穿着汉服,站成一排,盯着祭台,不说话。周围观众绕着他们走,腾出了一大片空地。这场沉默的对峙一直持续到祭祀结束,年轻人们的使命感得到极大的满足。
黑猫是北京人,在汉网上,总有人把北京叫"胡都",她也没怎么跟人吵过,只是渐渐转移去了贴吧。"我自己待着有时候不是很舒服,后来慢慢更愿意在贴吧待着。你作为一个北京人,天天看着(他们)说你这是鞑子中心,你这是胡都,你们家那儿全是辫子,你自己也不会舒服,对不对?"
汉服青年们一直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华夏复兴,衣冠先行。"但首先,他们要说服爱国情绪同样高涨的其他中国人。
大众媒体对汉服的报道逐渐增多,态度却显得相当矛盾。2005年第33期的《中国新闻周刊》上刊登了两篇关于汉服的文章。当时接受采访的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顾晓鸣说:"现在的年轻人比较敏感,这是他们一种心理内在的渴望,是对过度洋化和盲目追赶西方时尚倾向的一种文化的反拨。他们在寻找汉服,寻找中国式的东西,贴近人性、自然的东西,寻找失落的自我和身份。"
但一年后,20多名青年着汉服在八大处举行加笄礼,当时的北京《竞报》报道称,他们"在八大处门口边打招呼边宽衣解带,换上早已准备好的汉服游园登高。" 随后,觉得此描写十分不雅,汉服青年小丰将《竞报》告上法庭。
2007年,全国政协委员叶宏明在两会中提议,可以确立汉服为"国服";全国人大代表刘明华建议,应在中国的博士、硕士、学士三大学位授予时,穿着汉服系列的中国式学位服。
在2007年接受采访时,叶宏明解释说:"汉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汉语是中国的'国语',因此确立汉服为'国服',既代表了汉民族的传统,体现了汉文化的历史沿革,又能增强全国人民包括港、澳、台、侨同胞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当时的复兴者们看来,汉服登上"两会"提案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种讨论一直持续到4月,网上出现了联合倡议书,倡议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用汉服"深衣"作为礼仪服饰。
2007年8月的央视节目《实话实说》,讨论奥运会礼仪制服和运动员入场服装,汉服,旗袍和现代时装都在备选之列。38分钟的节目里,汉服青年显然并不愉快。"会不会不方便?"这个问题至少被问了三次。
台上的人有些焦躁了,她提高了音调,试图辩解:"你觉得不方便是因为你没有穿过。在我穿上汉服之前,我和你有同样的想法。"
主持人哈哈笑着,试图圆场。
当时在观众席上做"人肉背景"的黑猫,十年后回忆起来,还是有些愤懑:"他们故意找嘉宾来怼我们。"
现实令人挫败,而一些复兴者们采取了更为激烈的行动。2008年10月5日下午,历史学者阎崇年在无锡签名售书会上,遭人掌掴。阎崇年曾在CCTV百家讲坛上主讲《清十二帝疑案》和《明清兴亡六十年》,而打人者"大汉之风",并不将这次事件定性为"学术之争",在被拘留半个月释放后,他对媒体表示"不后悔,不道歉","打他之前我没考虑任何目的,只觉得是正义对邪恶的反击。" 阎崇年关于"剃发易服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的言论,显然冒犯到了这些复兴者们的"政治正确"。
直到如今,这种"政治正确"依旧有人承下衣钵。吴化之是"华夏文化研习会"的负责人,他是那种说话有很多宏大概念的人,时而引经据典。他蓄发,饮茶,每天穿汉服。因为最近感冒,他又在汉服里添了一件衬衫。
《大明宫词》剧照
他和三位"研习会"的工作人员一同住在位于居民楼的办公室里。大厅正中是茶席,靠窗位置摆着一圈沙发。他们有三排书柜,书很杂,从《史记》到《国富论》,从《汉武帝大传》到《组织行为学》,在中间书架的第四排,还摆着一本《货币战争》。
吴化之对清朝保持极负面的批判态度,他甚至把"中国人崇尚金钱和强权"归因于满清政权的统治。在2010年接触到汉服时,他觉得自己被"唤醒"了--那些让他尊崇的汉服复兴运动前辈们都是"悲情"的。他仍旧坚持把汉服置于神坛之上,但近来新加入的同袍们似乎让他不那么满意:"汉服运动一开始事实上是正本清源,现在随着时间发展,大部分人不知道汉服运动是怎么来的。很多人就变成没有主张,没有核心价值观,没有真正崇高理想的,纯粹穿着汉服的普通人。现在汉服运动也面临这个问题,已经被虚无化了。"
至少在2008年之前,大秦的观点和吴化之有着一些共同点。当时,汉网和吉祥满网两家论坛的网友,总是口水仗打得不可开交。大秦跟一位满族网友线下约着见过。在来之前,那人的女朋友还劝他别去,怕跟大秦见了面会被打。大秦带了两个人来,都是汉服同袍。架没打,四个人只是约着吃了顿饭,"都是文化人"。双方就历史问题还是难以达成一致,大秦觉得清朝强制剃发易服断了汉服三百年;后者将入主中原视为祖先的荣耀。饭吃完了,谁也没能说服谁。
大秦身材高大,一位认识他的网友形容说,他的脸长得像秦始皇兵马俑。采访那天,他穿着一件交领长衣,不仔细辨别,很容易把它当成一件时髦的大衣。他记得第一次见到汉服的报道,是在2003年北京电视台早间新闻上。三年后,他惊讶地发现,在网上,这个群体已经变得相当庞大。退伍后,大秦成了一名婚礼策划,专做汉式婚礼。他崇尚秦人,推崇务实主义,钻研两年西式婚礼后,他把现代婚礼的灯光舞美又用回了汉式婚礼上,因为"好东西是没有国界。"北京汉服同袍的婚礼,多半都是他来操刀。
《大秦帝国》剧照——来源于大秦帝国官微
可无论是身份证上还是祖上,大秦都是回族,上幼儿园时回家讨火腿肠吃,他还被姥姥教训过。而那场和满族网友的饭局,四个参与者里没有一个是汉族:"他是满族,我是回族,这边一个胖胖的小丫头是白族,这边的女孩也是满族,正白旗的,只不过身份证上是汉族的。"
2006年汉服青年与《竞报》的那场官司上,大秦戴着回族小白帽,以回族的身份出庭作证。事后,这却在汉网上给他引来了攻击和微词。
大秦自称是"炎黄子孙",尊重汉文化。在他看来,汉式婚礼乃至于汉服推广,需要去汉族概念,突出中国传统文化概念。他举了个例子:"汉字汉语只有汉族人能用吗?不是,它是整个中国都在通用的语言。"
大秦的想法代表着这场复兴运动中很多人的观点。在这一部分人看来,那些悲情满怀者早就落伍了。2003年汉网上激烈的汉民族主义思想,已经很难说服这些伴随着网络和全球化市场成长的年轻人,他们面对的是从全世界涌入中国的科技,电影,食品,服装和思想。他们更乐意使用"找寻"这样的词汇,似乎要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找到能与强大的西方文明相对应的存在。
2009年,三月初三,上巳节,这群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们聚集在玉渊潭公园。那天,不是所有人都身着汉服,在电商还未把触角扩展到千家万户时,很多人的第一套汉服都需要自己动手。如今成为吧务组副会长的魁儿说,她是在那场活动上第一次穿上汉服,"就一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对,真的是穿上汉服的一刹那,你感觉一下子就找到了什么。" 她今年24岁,个子娇小,一根发簪把长发固定在脑后。我们约在海淀区一家咖啡馆见面,聊汉服的间隙,她会嚼两口披萨。她因写小说与汉服结缘,自2009年吧务组成立,几乎一直全职承担汉服北京的事务。同很多90后的同龄人一样,她逛漫展,看网文,追日本动漫,比如《火影忍者》和《元气少女缘结神》。
"我们的三观就是希望大家有个包容的心,去宣传传统文化,同时也呼吁其他民族能保留自己的文化。但是现在的社会在慢慢淡化民族概念,所以我们也不太去提,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团体里有激进的人。" 她说。这些"激进的人"指汉民族主义者。
一些人抵制"汉服圈"的说法,这意味着他们被框定在一个狭小的区域,远离主流人群。但在更为广泛的公众眼里,这种着装方式显然未能成为一种主流。
"如今,虽然它依旧归属于亚文化,属于非主流,但是这十三年来,从无到有,从一片反对与质疑,再到部分被接受与人口,已是今非昔比。"在《汉服归来》一书中,杨娜写道。但在很多汉服青年看来,他们与网络时代发展出的亚文化群体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cosplay,萝莉装爱好者。
"现在的二次元妹子融入进来之后,她们注重的就是这个衣服漂不漂亮,就不是那么注重一些细节了,比如说穿汉服不应该披头散发。"魁儿说。
诗词大会上穿汉服的北大考古系文博学院的曹羽
被加诸衣服上的符号,在变幻莫测的网络时代中不断遭到消解,成长于网络时代的汉服同袍们也在经受更加年轻的群体冲击。较之2003年的前辈们,这些后来者似乎天生带有后现代的解构气息。新的同伴带进来了更多新的概念,比如"入坑出坑","退圈了转卖衣服"。他们通常更关注服装的外观,在网上,一般被称为"秀衣党"。在很多汉服青年的眼中,"秀衣党"是要被排除在外的,抽离衣服的具体款式和传统文化的外衣,他们的行为逻辑与cosplay基无区别。
桃木并不清楚在这个群体中,"秀衣党"不算什么正面的存在。但按照严格的定义,她也不算"秀衣党",因为她仍旧注重衣服的基本形制,并小心翼翼地避开任何可能的影楼装。
桃木曾经担任学校里汉服社团的社长,除此之外,她的身份还有动漫社前成员,《剑侠情缘叁》玩家,《阴阳师》玩家,cosplay爱好者。在被问到cosplay装和汉服必须丢掉一件时,她思考了一会,说:"cosplay。"因为汉服可以日常穿,但cospaly装不会。在衣柜里,汉服和牛仔裤是同样的地位。
第一套汉服是父母帮忙买的单。父亲觉得无所谓,母亲却有些微词,因为"玩汉服是玩物丧志"。她显然更希望考上名牌大学的女儿能够把精力放在专业上,"对你未来就业有用。"
见到桃木时,她正在帮社团招新,穿着一整套袄裙,宝蓝色上襦,大红色裙子,即便身处嘈杂的咖啡馆里,仍旧引人注目。于是在采访刚开始没多久,一个男孩冲上来问:"同学,你们cosplay社怎么参加?"
"这是汉服,不是cosplay。"像是回答了数千遍,桃木熟稔地回复。
"有情侣装吗?"男孩身后是一位怯生生的女孩,他们商量了片刻,还是由男孩开口。
"如果有兴趣可以加入我们汉服社。就是看自愿,你愿意穿就穿,也不强求的。汉服有很多店家专门做情侣装的。可以在我这里报名。"
他们双方加了微信,或许这对情侣真的会报名参加汉服社。
在之前的采访中,我几乎问过每个人一个问题,你们怎么看"秀衣党"?除了那位担心陷入"汉服运动虚无主义"的情怀者,其他人对这个群体也没有什么负面评价:"在汉服复兴的时候,我们恰恰也需要这些秀衣党,需要他们穿衣服去秀给别人看,让别人知道。很多人往往会被这些美观的外在吸引。当你被吸引来了之后,会想去更深入地了解。这是一个契机。衣服也好,古琴也好,儒学也好,只要接触了其中一项,你可能就会探索更多。"
《大秦帝国》剧照——来源于大秦帝国官微
但这给一些人带来了困惑。当汉服从民族主义的神坛走下来后,它又该被置于什么位置?
在我联系驴应钟之前,他告诉中间人,他与汉服同袍们主流的想法不一致,甚至担心会有碍文章的主题。驴应钟在北京一所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在2009年汉服北京首届吧务组成立时,他就已经参与其中。他语调温和,用词抽象且西化,如他本人所说,有些"知识分子的通病"。
所有我见到的汉服青年,身上多少都会有些传统元素,一支发簪,一件外衣,或是玉镯。驴应钟穿着衬衫和毛衣,这让他看上去与对汉服毫无兴趣的学生并无差别。
驴应钟加入了学校里的汉服社团,这位曾在"汉服圈常年混迹的老人"尴尬地发现,大部分社员们的谈话,他都无法插进去,"都是买买买,哪家打折,哪家上新,或者哪天一起去约拍。"只有在给社团办讲座时,他才能找回点存在感。这些新人大多不再是为了某种民族主义观念而加入汉服社,更多吸引他们的,还是衣服本身的审美价值。
这让他对汉服复兴运动感到疑惑。他还曾写过一篇文章,试图讨论汉服复兴运动的路径问题。他觉得,汉服复兴可能会走两条路:要么把汉服纳入"华夏礼乐衣冠"范围内,对中国传统一整套观念与生活方式进行全面复兴;要么,汉服复兴者们承认自己只是多元社会中的一个小子集,把汉服作为一种传统元素进行推广。"这两年,越来越明显的一个路径来看,确实后一种的趋势越来越显现出来了,它(汉服)被放在类似的文化圈,比如cos圈当中被理解。"
这篇文章发在了汉服北京的微信公号上,却没有什么留下深刻印象的评论,"大部分人其实都跟不上我这个脑洞,我这个脑洞开得太大了。"
他甚至怀疑起汉服运动本身的意义--这场最初兴起于汉族民族意识讨论的运动,虽然最终走向了更为去政治化的"传统文化复兴",但在驴应钟看来,这种意义似乎也开始变得不再确定:"现在汉服运动真的是代表传统文化吗?穿传统服装一定就和传统文化会捆绑在一起吗?从现实上来讲,汉服在一线城市是最火的,传播也是以互联网为主,在更为传统的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农村,它完全没有受众。来大城市发展的青年,要是穿汉服回到家中,如果他家是比较现代的,父母都能够接受这种行为;但如果是传统的家庭,他反而更不能接受,觉得更不能理解。"
难以否认的是,这场复兴运动自始至终都是属于年轻群体的,即便会有些许年长者参与其中,它的受众大多还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的年轻人。在《汉服归来》一书发布的百份问卷调查中,50岁以上的25名受访者中,只有5人认识汉服。而20岁以下受访者对汉服的认知度达到81.3%,"其中还有人可以指出我们所穿的汉服款式、制作商家等细节特征"。
"有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比如考古;还有部分人,说句不太恰当,汉服经常会跟二次元联系在一起,确实一部分玩Cosplay的也玩汉服,玩汉服的也玩Cosplay。"桃木说。她也是先接触了二次元文化,才慢慢对这些来自几百年的服装产生了兴趣:"兼容并包,大家的兴趣爱好多一点很好的,没有必要排斥什么。"
社团纳新那天,桃木身着蓝衣红裙走在校园林荫道上,总是引来路人侧目。这是校园社团的春季招新日,年轻人们穿梭在这条狭窄的道路上。汉服社的摊位上,一位身着明式道袍的年轻人在念诵《诗经》。斜对面是动漫社,一个动漫迷穿着和服,他在扮演一款游戏里的主角安倍晴明。有人在散发传单。音乐社成员在卖力歌唱。桃木抬腿走入那一群熙熙攘攘的年轻人里,立刻湮没在花花绿绿中,再也没什么特别了。
责编:昝桂芳 PN127
不让历史撒谎
凤凰历史出品
用历史照亮现实
微信扫一扫
2017-02-19 17:21:190
2017-02-14 14:57:490
2017-02-14 14:23:470
2016-07-25 10:07:460
2016-07-12 14:10:540
2018-05-01 15:180
2018-04-01 12:360
2018-03-11 17:100
2018-03-04 20:320
2018-02-11 14:460
2018-12-26 18:230
2018-12-20 18:200
2018-12-17 17:110
2018-12-11 16:130
2018-12-07 13:280
2018-12-30 20:030
2018-12-30 16:320
2018-12-30 16:310
2018-12-30 15:320
2018-12-30 14:520
2018-12-04 10:410
2018-12-01 11:450
2018-12-03 13:390
2018-11-30 01:020
2018-11-27 20:030
2018-11-30 17:160
2018-12-01 16:230
2018-11-27 07:160
2018-11-26 13:530
2018-10-18 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