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读者为何喜爱中国网络小说?

没有人在现实中可以实现所有梦想,中国的皇帝和百姓,外国的总统和公民都不可能。而网络小说所营造的虚幻世界,让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可以美梦成真。

人们在书店阅读购买网络小说

文丨凤凰网主笔  张弘

据南方周末近日报道,美国小伙凯文·卡扎德读了半年中国网络小说后,成功戒掉毒瘾。他声称,“过去我回家后只想着吸毒,现在我回家后满脑子想的都是中国小说,它们像毒品一样让人上瘾,但至少不会伤害身体。”与之相对应,近两年的中国网络小说翻译成英文后逐渐火爆,越来越多的译者成为全职翻译,一些英语翻译网站与中国网站开始了版权合作,甚至在国外打击盗版。

如此局面自然让人鼓舞。尽管许多人在地铁和公交上看网络小说,已成都市一景。但网络小说历来被一些评论家所不齿,认为难登大雅之堂。孰料不仅获得了国内读者的亲睐,居然还走出了国门。在出版走出去的战略让各家出版社头大之时,网络小说居然先拔头筹。现实印证了黑格尔的那句名言: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想当初,玄幻、穿越、异能等网络小说兴起之时,虽然获得了众多网民的亲睐,但是,在价值观的判断上,就连这些网站的编辑都看不上眼,称之为YY小说,所谓YY,即为意淫。我曾亲耳听到一文学评论家宣称,这类网络小说连意淫都称不上,只能称作胡思乱想,《红楼梦》才是中国最伟大的意淫小说。然而,我们面对的现实却是,网络小说的读者显然远远多于读过《红楼梦》的读者,大部分中国人可能没有读过红楼梦,但是却读过网络小说——在年轻的读者中间,这种状况更为明显。

凯文·卡扎德沉迷于中国网络小说的状态,或许也曾出现在大多数网络小说的阅读者身上。就阅读而言,网络小说自有其无可比拟的长处:读起来轻松,不必费脑筋。由于作者依靠读者的购买和打赏换取收入,因此需要不断制造悬念和刺激,为读者提供源源不断的阅读快感,让人欲罢不能。如果过于平淡,则少人问津。而阅读率的增减和收入的变化,无疑让读者和作者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写作者必须揣摩读者的心理需求,在写作技巧和情节设置、故事构架上不断改进,这反过来又会在点击量和付费、打赏上得到最直接的体现。

网络小说满足了人们各种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代入感。一定程度上,网络小说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某些心理的投射。透过阅读,随着主人公获得异能,然后拥有了权力、名声、金钱、美女、长生等等,阅读者也随之心潮起伏,浮想联翩。这些现实中可望不可即的事物,通过文字在幻觉中一一实现。以此而论,网络小说可谓每一个读者的造梦空间。 

没有人在现实中可以实现所有梦想,中国的皇帝和百姓,外国的总统和公民都不可能。而网络小说所营造的虚幻世界,让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可以美梦成真。本质上,美国大行其道的科幻电影,与中国的网络小说异曲同工。在凯文·卡扎德等人眼里,中国的网络小说显然还多了几分东方色彩,甚至还有形而上的“道”可以作为高雅谈资。 

不可否认的是,部分网络小说写作套路雷同。由于作者必须每天保持一定数量的文字更新,因此不可能仔细推敲和字斟句酌。大部分作者为收益计,往往故意将小说拖得很长。有的网络小说,一个情节可以翻几十页,即便跳读也不影响阅读的连续性。至于评论家诟病的格调低下、价值观扭曲等各种缺点,则不妨静待其变。往高了说,网络小说也为人们提供了有关自由的幻想,诸如飞翔、穿越、生命的永恒等等,其中也不乏废材奇遇后自强不息成为强者的励志。市场而非文学评论界,才是检阅其存在价值的试金石:一旦它为读者厌弃,自然就会寿终正寝;一旦化蛹成蝶,风行世界也未可知。在当下,网络小说译成英文后读者增加,并不意味着它已经真正走向世界。但是,它至少显示了更多的可能:或许有一天,根据中国网络小说改编的好莱坞大片风行全球。另一方面,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中,总会有人阅读《红楼梦》,两者完全可以各行其道。 

作者

张弘

张弘

凤凰网主笔

作者其他网评

下一篇

流浪人员的畸高死亡率,不该成谜

在一个一条流浪狗能激发起海量的口水和转发的时代,几十条(甚至上百条)人命不应如此悄无声息在世界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