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行业的狂欢与沉沦

当下存在的影视文化圈的普遍性问题,一边是这个行业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场域,火热非凡,另一方面却是频频的抄袭丑闻、抠图这类的粗制滥造、过度炒IP的审美疲劳,难以有真正优质的作品面市、传世。

两会期间,一些影视文化圈的代表、委员纷纷对当下的圈内现象进行了批评,比如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宋丹丹说“一些年轻演员浮躁攀比、急于一夜成名……他们想的都是谁更红,而不是想着应该多崇拜演戏演得好的老师,青年演员容易在这样的资本面前膨胀,失去自我约束。”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编剧高满堂则说“明星在一部戏里片酬能拿到总投资的80%,这会致使后期制作非常困难”,“现实主义题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了”。还有陈道明、张国立、陈凯歌等,也都纷纷就这个行业的类似问题进行了批评。

这些两会上的声音,确实也回应了当下存在的影视文化圈的普遍性问题,一边是这个行业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场域,火热非凡,另一方面却是频频的抄袭丑闻、抠图这类的粗制滥造、过度炒IP的审美疲劳,难以有真正优质的作品面市、传世。而这些问题的背后,也正是行业野蛮生长时期积累下的问题集中爆发。这些问题不断地消耗着观众的耐性,侮辱着公众的基本上审美和趣味。那么,在全社会的挞伐之下,中国影视文化行业到底会迎来重生还是继续沉沦,是否会迎来改观?

抄袭、粗制滥造成为明规则

最新的引人关注的一桩抄袭案,无疑就是网剧《热血长安》,前不久剧组发布声明,承认该剧第四集抄袭网文作者“大风刮过”的小说《张公案》,道歉的同时主动下架第四集,并与涉事编剧解约。

这可能是近些年被揭发抄袭之后及时承认并改正的为数不多的案例了,更多的是打死不承认,甚至讽刺性地靠着抄袭的话题热炒最后名利双收。比如影视剧《锦绣未央》,2月15日,11名网络小说原创作家状告《锦绣未央》原著《庶女有毒》作者周静(笔名秦简)抄袭案在北京朝阳法院交换证据。原告要求周静及作品销售商停止侵权并道歉,并索赔200万元。当天,仅11名原告作家所提交的证据就高达1 .5米,涉及219部网文。但《锦绣未央》依然毫发无伤地在视频网站上赚取点击量,同时电视上也还在播放。不久前开始热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闹出过侵权纷争,被指抄袭“大风刮过”的《桃花债》,但不仅在营销战线、播出平台上连连刷出漂亮数据,收视率蹿红,其网文的官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吧”甚至还发文挑衅疑似被侵权一方。最臭名昭著的于正的《宫锁连城》,已经被法院判定抄袭了,虽在多数网站下架,但预告、剪辑版、单人线索版等该剧的“变身”仍活跃在线。2014年底,于正败诉,被判罚500万元赔款,他迅速地缴纳罚款,但惩罚与获益相比,确实是九牛一毛。

根据一些媒体总结,近年来,单是公开报道过的纠纷就能列出长长一串:于正《宫锁连城》抄袭《梅花烙》;《锦绣未央》原作《庶女有毒》涉嫌抄袭多部作品被告上法庭;“唐七公子”《华胥引》涉嫌抄袭《明灭词》《长安乱》等多部作品;《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陷入过抄袭《桃花债》的纠纷;李亚玲《国色天香》涉嫌抄袭《不能动》;《花千骨》涉嫌抄袭《花开不记年》等4部网络小说;“流潋紫”《后宫·甄嬛传》涉嫌抄袭《斛珠夫人》《寂寞空庭春欲晚》《冷宫》等20多部作品;网剧《寻找前世之旅》也被指有嫌疑抄袭173位作者的203篇作品。

当然,说起抄袭,不得不重点说已然成功挤入“10亿票房俱乐部导演”的郭敬明,2003年12月,青年作家庄羽发现其作品《圈里圈外》被郭敬明抄袭,更名为《梦里花落知多少》,并向北京市一中院起诉郭敬明剽窃。2005年5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一审原判。判决郭敬明与《梦里花落知多少》出版方春风文艺出版社赔偿庄羽经济损失20万元,春风文艺出版社与北京图书大厦停止《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出版、销售行为。在此基础上,还判决郭敬明赔偿庄羽精神抚慰金1万元,以示惩戒。还有《幻城》也涉嫌抄袭日本漫画《圣传》;但此后他多年都有新电影面市,即便作品难脱抄袭嫌疑,他也未曾失去市场和粉丝,不断有粉丝为他辩解、洗白。

这些构成了当下影视文化圈最为奇特的怪现象:劣迹斑斑,反而迅速成为其原始积累的手段,混得风生水起,同时毫不知耻,反以为傲,不断地刷低道德底线。这种现象最大的危害,无疑就是在损害正在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饮鸩止渴般助推着行业乱象丛生。

资本热钱下的行业虚假繁荣

在中国经济实体不断壮大的背景下,影视行业无疑成为很多资本觊觎的热土,尤其是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动辄上十亿的票房,甚至让好莱坞等全世界影视公司都垂涎三尺,也因此有了各种迎合中国的角色、情节设置,绞尽脑汁加入所谓的中国元素,不管多么生硬无厘头,似乎都可以在中国得到好处。

但这样的消费市场,必然会成为热钱快钱攻城略地的阵地。现在投资一部影视剧,几乎半年内就可以实现投资回报。这些资本目标就是快速回报,抱着“玩票”“抢钱”的心理,所以怎么有票房就怎么来搞,于是自然就是堆砌粉丝众多的小鲜肉、抢人气高的IP,不再真正地去追求作品的品质和内涵。这些资本不可能愿意花时间打磨剧本,更不愿意提升品质慢工出细活地拉长拍摄周期增加成本,只希望快快资本回笼,快速地赚个盆满钵满。

资本涌入影视行业,坦白说也是这些年这个行业能够迅速发展起来的很多推动力之一,为行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但一旦资本的目标是短期套利的、过分逐利的,那么就会加剧市场和行业的浮躁和虚假繁荣,不断吹大泡沫,甚至最后泡沫破裂。

目前这种浮躁已经带来很多弊端了,比如全行业高价抢IP,题材跟风同质化,原创力匮乏,比如《鬼吹灯》《盗墓笔记》这样的小说,被不断地重复消费。另外,由于资本的诉求是赚快钱,票房就成为了其攫取财富的手段和工具。在利益推动下,为追求更高票房表现,票房灌水的弄虚作假事件不断发生,观众所购买的特价票,都是由片方与电商烧钱补贴差额,还有偷票房、假票房等劣迹,时常有争议出现,比如《捉妖记》《长城》上映时的高票房,都有人质疑其中有猫腻。在这次两会上的文艺界小组发言中,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演员张国立提到收视率作假现象时,将之称为“把大家一起赶上了黑道”。

资本涌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不断推高明星令人咋舌的片酬,据《中国电视剧2016产业调查报告》:国内一线明星2016年出演一集电视剧的平均片酬为100万元。在近年来的影视剧行业中,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IP大戏”热潮。这些“IP大戏”成本过亿,已经成为常态,但高知名度演员往往可以拿走接近三分之二的片酬。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编剧高满堂提到,明星在一部戏里片酬能拿到总投资的80%,这会致使后期制作非常困难,“现在拍摄一部1亿元成本的电视剧,要请到这些当红小鲜肉,片酬基本在七八千万之间,只有两三千万留给导演、编剧、团队和后期制作。因为没有钱做后续,造成大量的垃圾作品出现,这已经变成了常态”。

这样的常态结果就是影视作品类型同质化、制作劣质化。票房飘红,烂片当道,作品数量越来越多,好作品越来越少。中国影视行业在狂欢中,逐渐沉沦到底,坠入到难以直视的尴尬境地。

除此之外,电视剧采购腐败链近期也不断出现,随着反腐进入这个行业,一些鲜为人知的行业内幕曝光。以去年安徽广电受贿“窝案”为典型,清晰披露出了影视公司与影视播放平台间的灰色交易链条,电视剧发行与采购间的潜规则也随之曝光面世。

在资本蜂拥而来之下,我国每年批准发行的新电视剧在400到500部之间,在原来“一晚三集”的政策下,上星卫视可以播放140部左右,在“一晚两集”之后可以播放的剧集则更少。以2015年为例,生产电视剧400多部,获得上星卫视播放权利的不足40%,获得多家上星卫视重点推广的不过10%。电视剧的制作方为了争取更好的播出平台,只能采取这种非法手段来维护和电视剧购买方关系。

影视作品的美色消费时代

回过头来仔细分析近些年风行的影视剧本身,可以发现,荧屏市场主体已经变成了两极分化,一类是抗日神剧这类不断把人雷得外焦里嫩的影视剧,一直在一些不温不火的电视台播放着,在非黄金时段夹杂着超长的电视购物广告,倒是也有不少中老年群体用来打发闲暇时光。

一类就是小鲜肉们、大IP堆砌起来的画面精美却几乎都败絮其中的“花瓶剧”(不同于家长里短的“肥皂剧”了),成为青少年、青年女性等追捧对象。可以说,影视作品已经进入了纯粹美色消费的时代,很多热衷的观众看的并非漏洞百出的剧情、矫揉造作的演技和苍白阙如的文化内涵,看的是唯美浮华的画面,着迷的是精致颜值的爱豆(偶像),幻想的是自我投射其中的玛丽苏或杰克苏(有意识地创造出一个完美角色,集众人优点于一身,是剧情的中心)。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青云志》到《锦绣未央》《大唐荣耀》《武媚娘传奇》,包括口碑颇佳的《琅琊榜》,其实都是在造就着层出不穷的美色消费行为,不管是男色还是女色,都在迎合着美图和P S年代苍白虚假的单一审美观。于是,什么演技、剧情、文化,都统统不再重要。

或者说,他们看的根本不是影视剧作品,而是一个个被观众追捧的明星,这些人在戏里戏外,都作为焦点充当着这个偶像膜拜时代的图腾,所以在这次两会上,才会出现很多老艺人鄙视当下一些当红小明星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陈道明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现在动不动什么手破了,什么哪儿摔伤了,什么冬天在水里头、夏天穿着大皮袄,变成了一个演员的功劳。”他认为,这应该是演员的本分,演员就应该吃这样的苦。对于追捧的粉丝来说,爱豆的任何行为,都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成为甘之如饴的精神享受。

对比优秀的历史剧,显然无法在这些方面上达到这样的极致效果,以同期口碑相对不错的《大秦帝国》来说,显然就在美色上逊色很多。这也难怪很多老艺人在两会上愤愤不平,也才会在去年发生63岁电影制片人方励为吴天明导演最后遗作电影《百鸟朝凤》院线排片而下跪的事件,这部电影口碑爆棚却票房惨败,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尴尬。

没有文化底蕴,就没有生命力

判断一个作品的好坏的办法其实不难,就看这个作品十年后再回头来看,是否还可以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如果可以,那么就可以称得上是佳作了。这也正是为何《大明王朝1566》当年收视惨淡,如今十年后再次重播却迎来第二春,

前文罗列很多电视剧,绝大多数都是网络小说改编,内容上除了肤浅的谈情说爱,看不到有什么真正剧情内容,也没有诸如《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哈利·波特》《指环王》这类同样是架空类的古装传奇魔幻类作品的宏大历史观与格局,让作品本身就足够成为一种文化。对比《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等高居豆瓣评分前列的国产历史剧,有着深刻的历史观,对于剧本、台词、服装等,无一不是本着严谨考究的态度去对待,演员也都全力发挥,将角色演得活灵活现,老一辈人的戏骨,确实对得起这份职业的荣耀。

没有文化底蕴的文化作品,就没有生命力,不管多么华丽,多少人喜欢,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这个消费时代里麦当劳化的一次性文化快餐,在标准化和流水线上诞生的一份份垃圾食品,徒增影视行业的不健康肥胖而已。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下“麦当劳化”这个概念,它是美国社会学者乔治·瑞泽尔首先提出的,他指出了社会“麦当劳化”四个最主要的元素或者指标:效率、可计算性、可断定性、控制。社会麦当劳化的过程可以被简述为:快餐餐厅的准则正逐渐支配着美国社会和世界其他地方越来越多的层面。而文化麦当劳化也可以类似地引申理解,一部部快速面市的影视作品,就是在这个准则下流水线生产的。

麦当劳化的文化,本质上就如同一个麦当劳的油炸产品,在文化的表层粉饰下,包裹着商业意识(商业利益)为主推手的一次性精神快餐。因为IP加小鲜肉(美色),再加“玛丽苏”“杰克苏”,就是把当下人们热衷的或者幻想的都杂糅在一起加热、油炸,彻底烹去其文化价值属性。换一句话说,就是文化成为商业领域流通的资本产品,被剥去了其他作为文化存在的价值,如同麦当劳产品剥去了作为营养物质存在的肉、淀粉与生菜,变成垃圾食物,转化成令人厌弃的肥厚脂肪。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文化快餐,不管它是多不可一世的红剧,有多鲜的小鲜肉,也很快被新的文化快餐所取代,被丢进时间的垃圾桶之中。

作者

张天潘

作者其他网评

下一篇

大时代里安放小欲望到底有多难?

“大时代”是波澜壮阔的,也是抽象的,而个人的诉求和欲望是具体的、复杂的,没办法简单以“贪心”、“不知足”、“无能”去定义和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