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出品

他放弃国外优越生活回国任教,填补诸多空白

2017-02-26 04:10:14 人民日报

原标题:黄大年8年前放弃国外优越生活回国任教,今年初不幸因病去世

海漂到海归 无憾亦无悔

本报记者 孟海鹰

《人民日报》( 2017年02月26日04 版)

告别在英国的豪宅豪车、科研团队,劝说妻子关闭两个诊所,2009年,黄大年怀着一腔爱国热情义无反顾返回祖国,出任母校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8年时间,他只争朝夕,带领团队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今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逝世,享年58岁。2月24日,吉林省追授黄大年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

硕果累累,不忘报国

2009年12月,黄大年已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2年,是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由他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奋斗多年,他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已相当优渥:位于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有宽阔的草坪,学医的妻子还开了两家诊所。

黄大年曾说,他一直难以忘记父亲离世前最后一次与他通电话时的交待:“儿子,你要记住,你是有祖国的人!”两年后,母亲离世前给他留下的依然是这句话。

回国,也是黄大年一直未曾忘记的想法。他当年在大学同学毕业纪念册上留言说:“叶落可以归根,但作为高端科技人员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好,最有价值,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来,实现报国梦想。”

2009年12月30日,回国后的第六天,黄大年就与吉林大学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批“千人计划”专家。

拼命黄郎,填补空白

黄大年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他的学生们背后送给他一个外号——“拼命黄郎”。

地探学院所在的地质宫大楼每晚10点关门。可黄大年却经常在办公室里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才离开。有时出差回来就直接赶回办公室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楼下传达室的大爷深夜总被叫醒,开始时还跟学生抱怨,让学生们劝劝老师早点下班。可后来,传达室的大爷也对黄老师产生了深深敬意,请学生转告:黄老师,您无论多晚进出,喊一声就行。

回国后,作为首席科学家,黄大年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才短短5年时间,黄大年团队就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无人机大面积探测技术空白;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工程样机研制突破关键技术,为开展大面积地震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坚实基础;成功研制出万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样机“地壳一号”,为实施我国超深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这些成果,为实施国家地球探测计划奠定了技术经验和人才储备,全面提高了我国在地球深部探测重型装备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

淡泊名利,唯有实干

身为中科院院士评审专家的黄大年自己并不是院士。同事和领导们说,以他的能力和贡献早就可以申报院士了,劝他抓紧申报。他却说:时间有限,先把事情做好。

黄大年没有架子,只有实干。他曾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师。2010年,吉林大学鼓励博士生导师、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等名师无偿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当我问大年老师愿不愿意担任‘李四光试验班’的班主任时,他说‘我非常愿意’。”吉林大学地探学院党委书记黄忠民说,黄大年当上班主任后,给班上的24名同学每人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2016年6月底,黄大年吃着救心丸走进评审验收现场,完成了一个超亿元级别的国家大型项目的评审验收工作。去年11月28日,在北京飞成都的飞机上,黄大年因腹部痉挛昏迷,到成都简单治疗后,又出现在29日的会场。2016年12月14日手术后,他的身体情况时好时坏,可还不忘安慰前来探望的同事们。

如今,黄大年永远地离开了,但很多人觉得,他似乎没有离开。翻看黄大年的微信朋友圈,鲜活的文字依然动人:“竭尽全力、鞠躬尽瘁、不计得失。从海漂到海归,得益于国家强大的后盾。只要大家努力和坚持,一定能实现强国梦……青春无悔、中年无怨、到老无憾。”

责编:雒效文 PN066

为生命倾注力量,
为心灵点盏明灯。

进入栏目首页

暖新闻官方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
扫这里

凤凰精品

  • 暖新闻
  • 图片特刊
  • 在人间
  • 数闻画说
  • 第一解读
  • 日月谈
12月发生了什么?

12月发生了什么?

2018-12-29 11:140

11月发生了什么

11月发生了什么

2018-11-30 15:030

10月图片精选

10月图片精选

2018-10-31 1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