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他的音乐作品陪伴我们的岁月比我们想象的长很多


来源:新文化报

时代变了,因此叙述方式也就变了,上面的文字不过是通过Lady Gaga来表现一下Metallica这支乐队的重要性,但在我心目里Metallica始终是能排进世界前五名的重金属乐队。上个世纪90年代初“打口带”进入中国(它其实就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洋垃圾),那时我等渴望知晓世界摇滚乐是怎么回事的年轻人,像“土里刨食”的大公鸡一般在许多音像店里淘换“打口带”,然后慢慢了解“枪花”“平克·弗洛伊德”“蝎子”“AC/DC”“皇后”“战车”等大量的乐队,当然,还有Metallica。所以我们对这些乐队是有浓重的情结

原标题:他的音乐作品陪伴我们的岁月比我们想象的长很多

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

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

  后浪出版公司2016年6月出版

  后浪出版公司2016年6月出版

■编者按

意大利作曲家莫里康内为《美国往事》等著名影片做过配乐,这么多年来,他的贡献和知名度一直有点成反比,尤其是在中国,知道他的人并不多,但他真是实实在在影响了很多人的音乐家。最近本人读了《莫里康内:50年一瞬的魔幻时刻》这本书,还是有些心得与大家分享,于是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读者们增加一些对他的关注吧!

封面文章》 王逸人

前阵子,看今年“格莱美”颁奖,真是盛况空前真是景色壮丽。按流程在走红毯阶段流行天后Lady Gaga和著名的重金属乐队“Metallica”共同入场。这回你嘎姐穿着依然前卫,是露出半个胸的紧身黑皮夹克,再戴上黑色的雷朋镜配合着一头金发,这气场太强大了,绝对巨星风范。不过你嘎姐最让人难忘的还是那身著名的“牛肉装”——以牛肉为布,给自己做了身衣服,头上还搞了个贝雷帽,从位置上看应该是“上脑”,那身行头到现在一想起来我还是大笑不止,因为我实在想不出来做那样的一身衣服的人到底是裁缝啊还是厨子?

去年老牌重金属乐队“Metallica”发行了新专辑《Hardwired……To Self Destruct》,又为他们赚足人气,典型的“老头儿更有力量”,所以“格莱美”特意邀请他们来表演。于是你嘎姐和“Metallica”的主唱James Hetfield(詹姆斯·海特菲尔德,简称“詹叔”)一起唱了首新专辑当中的歌。可不晓得怎么搞的,“詹叔”的那支话筒一直没声音,没办法只好和你嘎姐共用一支话筒,重金属么,就是声嘶力竭唱法,估计你嘎姐要被喷一个满脸都是了。

时代变了,因此叙述方式也就变了,上面的文字不过是通过Lady Gaga来表现一下Metallica这支乐队的重要性,但在我心目里Metallica始终是能排进世界前五名的重金属乐队。上个世纪90年代初“打口带”进入中国(它其实就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洋垃圾),那时我等渴望知晓世界摇滚乐是怎么回事的年轻人,像“土里刨食”的大公鸡一般在许多音像店里淘换“打口带”,然后慢慢了解“枪花”“平克·弗洛伊德”“蝎子”“AC/DC”“皇后”“战车”等大量的乐队,当然,还有Metallica。所以我们对这些乐队是有浓重的情结的,很多事情不喊自到。比如1月18日Metallica在北京的五棵松体育馆举办演唱会,如我这般的“金属党”肯定是要去看的,在现场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表现比年轻人还好,甩头从开始一直到结束,一场演唱会下来把人弄得神清气爽、壮志凌云的。

Metallica成立于1981年,30多年来,开过的演唱会可以说不计其数,但在程序上有一件事始终没有变过,那就是演唱会开始,一定要用电影《黄金三镖客》里的“The Ecstasy of Gold(黄金的狂喜)”来做开场,这段音乐真是太雄壮威武了,我的记忆里“1991年莫斯科摇滚音乐节”以及“2013上海演唱会”的开场让人难忘,很多观众大声的应和这一段,真是看得我鸡皮疙瘩掉一地。果然北京的演唱会还是“The Ecstasy of Gold”开场,比较粉Metallica的知道这已是规定动作,大家也该进入角色唱和起来了,所以一直用这首曲子做开场,是“詹叔”个人对于这首曲子的作者——意大利殿堂级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特别的喜爱。

到这里有的读者会吧嗒吧嗒嘴,有点明白了——哦,你用Lady Gaga扯出来Metallica,让我们觉得这乐队有多牛逼,然后再用Metallica扯出一个叫莫里康内的,合着你是想告诉我们莫里康内是最牛逼的,这就是“丘处机路过牛家村”的套路啊。

如果你这么想,我只能嘿嘿一笑,没什么话可说,因为就是这么回事儿。

因为在我这样一个“老炮儿”的心里,他们的地位早已确立,Metallic成立时Lady Gaga才5岁,莫里康内头角峥嵘时,比如写电影《美国往事》的音乐时,Lady Gaga根本就没出世呢,我所以在这儿费劲巴拉地搞套路,无非是想让更多年轻的读者读到我写的东西。

先放过莫里康内那些已显久远的荣耀,说说他近期给大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段音乐,汝可还记得昆汀那部很好看的电影《无耻混蛋》否?汝可还记得那个叫弗雷德里克的纳粹狙击英雄被苏珊娜击毙在影院放映室里的一幕?要不说以后有必要专门写篇论文来论述一下“补刀的重要性”,还没彻底死利索的弗雷德里克翻过身来“啪啪啪”就是三枪,(后面又补一枪,你看狙击手就明白怎么办)记得吗这时音乐扬起来了,一袭红裙的苏珊娜胸口鲜血迸溅,那是一种弹道式的迸溅,就像一朵绚烂玫瑰被撞碎,然后飘零于风中……《无耻混蛋》确实是好电影,我用这么多形容词和从句来描述,赶不上你回去重看一遍。这时除了导演外真要佩服作曲家莫里康内,他是1928年生人,写这段时差不多80岁了,他告诉我们一个老人是可以如此风骚的。

在这本《莫里康内:50年一瞬的魔幻时刻》的最后,有一个来自“莫里康内爱好者”网站所收集的他的创作年表。从1955年到2015年,莫里康内(以独自作曲或与他人合作方式)共给892部各类影视作品创作了音乐,单纯的电影音乐创作为510部。所以有才华的人,往往不是天赋异禀,而是习惯了勤奋,在他最忙的时候,一年需要为27部电影创作配乐。简单开列一下——1964年的《荒野大镖客》、1964的《黄昏双镖客》、1966年的《黄金三镖客》,这三部电影被称为“莱昂内的赏金三部曲”(前面提到的Metallica乐队的“詹叔”在莫里康内创作出《黄金三镖客》里的“The Ecstasy of Gold”时,也只有3岁);1968年的《西部往事》、1971年的《革命往事》以及1984年的《美国往事》,这三部电影被称为“莱昂内的往事三部曲”;1971年的《十日谈》、1974年的《一千零一夜》、1975年的《索多玛120天》,以上为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的作品;1988年的《天堂电影院》、1994年的《幽国车站》、1998年的《海上钢琴师》,2000年《西西里的美丽传说》、2009年的《巴阿里亚,以上为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多雷的作品;2009年的《无耻混蛋》、2012年的《被解放的姜戈》以及2016年的《八恶人》,以上为昆汀的作品。所以你看莫里康内真的是一位殿堂级的人物,真不需要任何人来做出场铺垫,30岁以上的读者不知道的都自行面壁吧,因为人在而立之年应该开始学的深刻一些。莫里康内来过中国两次,一次是2009年北京的“电影往事交响音乐会”,另一次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意大利红馆的“电影中的音乐”活动。

《莫里康内:50年一瞬的魔幻时刻》是一本谈话录文体的书,去“问”的那个角色是一个叫安东尼奥·达蒙的作家,是纽约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莫里康内指定的采访人。这样的文体近乎口语化,有很强的代入感,基本上连老莫的语气和表情都读得出来,有如见本人之感。与莫里康内和合作的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导演们,外人看来具有天然的光环,其实这光环也是在受众的“自我神话”作用下完成的,但莫里康内就不必如此了,首先他替读者们完成了“祛魅”的工作。

比如莱昂内导演,我觉得他是个对我个人影响至深的人,他的《美国往事》一直笼罩着我——电影中少年、青年、老年“面条”与朋友和爱人间的相爱相杀啊……躲在仓库里跳芭蕾的少女黛布拉一直就是我心里的女神啊……结尾处鸦片烟床上“面条”挤出的那个惨笑啊,已让我心旌摇晃20多年了。电影是营造出来的,是视听的艺术,我这一边动情,那边莱昂内和莫里康内的合作成果就体现出来了,他们一个管画面一个管音乐(莫里康内特意写了一首名为《黛布拉之歌》的曲子)就把我给赚了,你看这样一来我就很难(真的很难,不是不想)做到平视。但在书里莫里康内看待此事,他就很平常了——莱昂内坚持要我也参加《美国往事》的开镜,这是为了迷信。第一场戏是鸦片屋那场,是在彗星戏院搭的景,离我家只有几步路,那天有个中国女演员做不到莱昂内的要求,NG了四十次之后我就走了。这段文字就是莫里康内看到的《美国往事》的开镜,在他看来有些近乎无聊了。

整本书里有好多这样的段落,比如他在调侃那部他们共同创造、互相成就的西部片的扛鼎之作、赏金三部曲的首章《荒野大镖客》——“坦白说,《荒野大镖客》上映一年后,我们一起去奎利纳雷电影院看,片子太受欢迎,一直在首轮戏院播放,我们两个走出电影院后,异

口同声说:‘真难看……’”

在日常设想中莱昂内这样的导演指不定多么独裁专断呢,其实也未必是这样的,莫里康内在书中提到——《革命往事》在剧组内部试片多次后,决定安排创作人员家属一起观赏。我邀请了妹妹、妹夫来,想看他们的反应。那次莱昂内完全没在看电影,他在看观众,他发现我妹夫在最后一场回忆之前站了起来,他以为电影演完了。就因为这样,莱昂内把那场回忆的戏剪掉了。

这里也是我看过此书后,最为玩味的一处,《革命往事》继承了莱昂内电影的独特气质,技巧更圆融,情绪更饱满,之前电影的求新求变,至此已完全成熟。但他能注意一个观众下意识的动作,把能剪下去就都剪下去,这挺不容易的。导演是个必须要用自恋来做底色的行当,“就我这个故事好着呢,深刻着呢,等我给你慢慢讲啊”,没这些不行,但讲的卷帙浩繁也不行,所以在莫里康内这里,我们读到了莱昂内的克制。

读者读到这儿可能会说——打住打住,你这还是“牛家村”的套路,你要告我们最牛逼的是莱昂内吗?对此我只能嘿嘿一笑,还是没什么话可说。

下面要说的是莫里康内与著名导演托纳多雷的诸多合作,因为托纳多雷的作品也是被广大读者所熟悉,他们最早的合作是《天堂电影院》。莫里康内里当时他已经着手做一部名为《烽火异乡情》的电影音乐。其间一位从前合作过的制片人希望他看看《天堂电影院》的剧本,而且很坚持,剧本送来后莫里康内一口气读完,非常喜欢,尤其是结尾通过接吻戏来说一个电影院的故事是很棒的想法。彼时年轻的托纳多雷只拍过一部电影,但莫里康内的决定是推掉《烽火异乡情》,完全投入到《天堂电影院》中来。

是制片人成全了此事,当年的年轻的托纳多雷根本就没想到莫里康内能参与进来,他只说一句“如果能成功就太好了”,没想到真成功了。其后托纳多雷《幽国车站》《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等影片将他推到世界一线导演的行列,而片子的音乐也都出自莫里康内之手。其实作曲与导演是共生关系,都是有话要说之人,彼此抬举着共同前进。但这里必须说莫里康内是极有眼光的,他对托纳多雷的评价是——有能力、热情、很有原则也脚踏实地、很诚恳、很严谨、非常尊重别人的专业。

《莫里康内:50年一瞬的魔幻时刻》这本书还能勾连出许多的世界级导演,这里就不一一赘言了。书中提到一处细节我倒是心有戚戚,就是当年他给《索多玛120天》也做了配乐,那是一部至今都少有人能超越的重口味的电影,结尾处那个女钢琴师弹完了一段曲子,就跳窗自杀,摔死在城堡里了。莫里康内特意强调那段曲子也是出自他手的。你看就是这样,莫里康内的音乐作品陪伴我们的岁月比我们想象的长很多,而我们对他报以几乎一无所知的态度,这样是不好的。

■人物简介

埃尼奥·莫里康内(Morricone)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欧洲电影音乐巨人,与尼诺·罗塔并誉为“欧洲电影音乐领航者”。1928年11月10日出生于意大利罗马,父亲是一名小喇叭手,他在12岁时进入罗马的Santa Cecilia音乐学校学习音乐,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突飞猛进地学完了4年的课程。

1964年,莱昂内拍摄了他的第一个三部曲—“赏金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荒野大镖客》(A Fistful of Dollars),莫里康内在其中的精湛配乐让他一炮而红。他的配乐结合了沧桑落寞的流浪口哨与口琴,孤高沉郁民谣吉他与电吉他,气质冷傲且戏剧张力十足的人声,剑拔弩张且杀气腾腾的铜管,塑造出独树一帜,气氛迷人的江湖色彩,这些音乐一出现几乎就能够立刻在观众脑海中,勾勒出红日黄沙中致命对决。

他本人荣获包括“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在内的诸多电影节大奖,2016年2月莫里康内凭借《八恶人》的配乐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