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琰十年:改变中国短道,因郎平坚定执教信念


来源:齐鲁壹点

[ 摘要 ]十年,在李琰任教中国短道速滑队的时间里,帮助中国女队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包揽全部四块金牌,索契冬奥会上,短道所有男女8个项目全部闯入决赛。王濛说:“她,是要改变中国短道历史的女人”。

原标题:李琰十年:改变中国短道,因郎平坚定执教信念

李琰十年:改变中国短道,因郎平坚定执教信念

02-24 11:07

[ 摘要 ]十年,在李琰任教中国短道速滑队的时间里,帮助中国女队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包揽全部四块金牌,索契冬奥会上,短道所有男女8个项目全部闯入决赛。王濛说:“她,是要改变中国短道历史的女人”。

北京,首都体育馆的训练馆,这是李琰最熟悉的地方。

刚刚退役时,李琰到东北财经大学读书,有一次,身为人大代表的来北京开会,正好赶上在首体有一场短道比赛。一推开首体训练馆的大门,一股清凉的冷气朝着李琰扑来,“太亲切了!”,当时的李琰突然明白自己最喜爱的依旧是短道速滑,有机会一定要重新回到这块冰场。

这一回,就是十年,从2006年5月24日回国,担任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开始,李琰在这块场地上已经度过了十年。

十年,在李琰任教中国短道速滑队的时间里,帮助中国女队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包揽全部四块金牌,索契冬奥会上,短道所有男女8个项目中全部闯入决赛。札幌亚冬会,他又带领中国男队战胜韩国男队拼下分量最重的金牌,彻底结束中国短道阴盛阳衰的时代。

正如王濛所说,“她,是要改变中国短道历史的女人”。

两通电话,改变她的人生

体育人都会把四年当做一个周期,而李琰每四年都会面临一个选择——“是留下来继续执教还是去美国和家人团聚。

2014年索契冬奥会后,李琰一度在犹豫自己该去还是留,她很矛盾,她本有着足以说服自己离开的理由,但她的心中却又割舍不下。回到牡丹江的老家,李琰见到了好久没见的母亲,在美国帮李琰带孩子期间老太太因脑出血后落下了后遗症,已经瘫痪的老太太沉默许久,直到最后才挤出几个字,“回美国吧”。

这一次,李琰没有听从母亲的建议,她选择了留下继续执教。李琰似乎总是会做出别人不一样的选择。

和大多数退役运动员选择到体育局就职不同,李琰在退役后选择回到了老家大连的东北财经大学修读和体育不沾边的国际金融专业,上学时,几乎从零开始学起的李琰已经可以用英语和外国人对话了。毕业后,李琰去了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大连市税务局工作。对口的,却不一定是喜爱的,李琰常调侃自己不适合那份工作,“我在窗口办税的时候,老是给人盖章不收钱,工资都快赔光了。”

1999年,斯洛伐克体育代表团到中国访问,在与中国冰雪界交流时,他们希望中国能派一名教练到斯洛伐克,帮助他们国家队训练速滑运动员。斯洛伐克显然不是一个足够有诱惑力的国家,中心问了几个人选都被拒绝,后来,中心副主任蓝立想起来了刚刚工作的李琰。

蓝主任的一通电话把李琰从计税召回了冰场,李琰回忆,那通电话很短,她甚至都没有犹豫就把出国任教的事儿应下来了。

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李琰任教的斯洛伐克在欧洲锦标赛上取得两项单项第四,一项全能第六,在欧洲引起了轰动。不久,担任奥地利短道速滑队主教练,不到10个月带领奥地利短道速滑队走出低谷。2003年受邀美国担任国家青年队教练职务,不到3个月就荣升美国国家队的主教练,并于2006年带领美国名将阿波罗获得男子短道速滑500米金牌。

又是蓝主任的电话,这一次不是派人走,而是请她回,在好友大杨扬的引荐下,李琰放弃了刚刚在美国安顿好的生活,选择了回国任教。

李琰说过,“我从来不会跟唱美国国歌,但每次看见五星红旗升起时,都不自觉地热泪盈眶。”

驯服“野马”

1966年出生的李琰属马,从小她的妈妈就说“李家的大姑娘(大女儿)是一匹骏马”,李琰的确像马,跑得快,跑得远,而自认为不善于管人的骏马李琰在执教生涯中却遇到了两匹性子更烈的野马。

2003年李琰来到了美国,在克罗拉多斯州普林斯市的奥林匹克中心执起美国国家短道速滑队主教练的教鞭。 当时美国人和她签署的是一份随时可以解聘的合同,而当时阿波罗已经是奥运冠军了。面对眼前这个个子不高的东方女人,阿波罗实在想不出她能教给自己什么。

刚执教美国队时,李琰的英语水平还不足以和他们详细地描述自己的执教理念,更别提用语言和他们解开心结了,布置完训练任务,阿波罗都会问一句“WHY?”,这个单词代表的不是疑问而是质疑。

“我觉得还是坚持,我执教的第一个冬天,阿波罗的所有成绩都超过了他过去的历史最好成绩了,当他知道我能让他进步的时候,他也就开始认可我了。”李琰在一次采访中对杨澜说道。

李琰在美国怀孕时,阿波罗还带头给李琰开了一个庆祝party,给李琰准备了婴儿用的各种小礼物。后来,李琰通过邮件向美国队辞职时,阿波罗也表示出了不舍。他和队员们一起把过去训练、比赛时的照片做成了一个相册,相册上写着:“你是世界上最好的教练。”

明知道李琰已经决定回国的阿波罗还是挽留李琰道:“你不要去中国!”他没有用回,而是去,三年时间,阿波罗已经把李琰当成了自家人。

回到中国的李琰没想到她会遇到一匹比阿波罗更难驯服的“野马”,在2007年初的亚冬会上,中国队的领军人物王濛在电视镜头前公开质疑她的执教方式,“国家队的训练方式不适合我”,李琰一度陷入危机。

李琰在采访中回忆道:“当时有些情况不了解,我自己可能也是比较强硬,甚至固执的人。不过后来想,我来(中国队)不是为别的,而是来做事的。所以自己改变很快,用心去和大家交流,大家也看到我是真心想做事。”

李琰用自己的诚意打动了王濛和其他队员,而最终征服他们的是李琰的实力。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上,李琰带领王濛夺得短道速滑500米冠军,使王濛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冬奥会上成功卫冕的冠军。在王濛冲过终点之后,跪倒在冰面向教练李琰磕头,表示感谢。

偶像郎平

李琰说,她是个“无趣”的人,朋友不多,爱好也不多,但她和郎平却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情。她称郎平是偶像,郎平称她是“姐们儿”,在李琰的朋友圈里,短道速滑占了八成,女儿和郎平、女排的内容差不多各占一成。

在业余体校的时候,李琰就通过食堂的公共电视坐在板凳上看到铁榔头带领中国女排创造三连冠的辉煌。从那之后,李琰就把郎平当做是自己的偶像。“郎指导给我更多的是鼓励,我们两个人之间有一种息息相通的感觉,一种启发。”

2007年,郎平在美国执教美国女排,李琰执教美国短道速滑,在大洋彼岸的科罗拉多,两个人成了最铁的朋友。在李琰的记忆里和郎平在美国相聚时话题都是聊家常,逗小孩,但两人回到中国后,主教练的身份让两个人没有太多的时间交流,郎平率领女排夺冠后,李琰也没和她有太多的微信交流。

几年前,李琰想回国接手中国短道速滑队,又舍不得丢下爱人孩子时,跟郎平商量过很多次。后来,郎平结束了都灵奥运周期的工作,决定回国接受挑战。2010年,李琰的合同到期,再次面临去与留的抉择。

促使李琰作出决定的还是郎平,“郎平是我的偶像,她比我年纪还大,她都有这样一份勇气,我为什么就不行呢。” 李琰尽管有所纠结,最终还是选择继续留任。

和郎平一样,李琰也喜欢把队员们叫做“孩子”,里约奥运会前,李琰还组织短道速滑队的孩子们到女排的训练馆观摩、打气。郎平和中国女排凯旋后,郎指导把全队的签名排球和画册送给了李琰。

事业爱情家庭并到一起的“铁娘子”

温哥华冬奥会李琰完成大满贯凯旋归国后,郎平做东给李琰办了一场简单的庆功宴。席间,姐妹闲聊中,李琰给郎平看起了“手相”。李琰指着自己的手说: “我这个不好,最后事业爱情家庭都并到一起了,就是拼命三郎。当时给我看手相的人说我到老年可能会孤独,给我吓得,美国时间夜里两点多了,我给我爱人打电话,告诉他我爱他,爱这个家。”

手相似乎没说错,李琰的事业在前面跑,她的家庭就在后面紧着追,就连丈夫唐国梁曾开玩笑地说,“我怎么老是追不上你的脚步啊!好不容易到了欧洲,你去了美国;等我追到美国,刚刚找到工作、买了新房,你又要回国了。”

李琰说,每一个从事冬季项目的人都注定没有办法和家里人过春节,冬天是她们最苦的时候,夏天是她们最累的时候。一年之中,只有宝贵的四月能和家人团聚。今年春节,李琰又是和队里的孩子们过的,没放假,没有什么晚会,也没安排顿大餐,在全队的微信群里互相发点儿红包就这么过去了。“我们可能就是用最简单的形式让彼此知道这是个春节就行了。

队里的外国助教经常带自己的四五岁的孩子到训练馆看训练,李琰总是第一个冲过来用英文哄着她,从她宝宝的手里接过宝宝,宠溺地抱在怀里,摘下上冰时用的手套,用手捏着宝宝的小脸蛋。李琰的女儿这么大时,李琰却和孩子相隔两地。

回忆起和女儿分别,李琰说:“每次我走的时候,她会把家里面所有我的照片都收集起来,装到口袋里,然后放在她的枕头下面。然后送我的特别乖,不怎么哭,就只是挥挥手,我印象里好像就哭过两次吧。”

现在,李琰的女儿贝拉已经12岁了,渐渐过了依赖父母成长的年龄。尽管这样,贝拉还是偶尔会把“你什么时候退休”挂在嘴边。

我问李琰,平时不训练时,你会有什么兴趣还好,李琰想了半天也说不出来,赶忙解释道:“这个我真得想一想,除了训练工作之外,我是需要提高其他方面的生活质量了,也就是散散步、种点花草?”突然,李琰想到了什么,顿了顿加上了一句“啊,还有带带孩子!”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