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有一种怀旧叫“挂历”:北京最后挂历小店的30年起落


来源:齐鲁壹点

“挂历地图动漫”是一家开了三十多年的老店,从当初人们整车整车的买挂历,到现在少有人问津,店主金大爷一直在坚守。这间被很多老顾客称为北京最后的挂历小店,或许成了北京人关于挂历情怀的最后寄托。

原标题:有一种怀旧叫“挂历”:北京最后挂历小店的30年起落

有一种怀旧叫“挂历”:北京最后挂历小店的30年起落

02-22 15:35

“挂历地图动漫”是一家开了三十多年的老店,从当初人们整车整车的买挂历,到现在少有人问津,店主金大爷一直在坚守。这间被很多老顾客称为北京最后的挂历小店,或许成了北京人关于挂历情怀的最后寄托。

西黄城根北街是一条不那么宽敞的马路,从名字可以看出,这是一条带有历史感的街道。靠近西四北大街的路口不远处,也有一家极具历史感的小商店隐藏在灰砖之中。这家“挂历地图动漫”,被很多老顾客称为北京最后的挂历小店。

一天过去了,“嚓”一撕,那叫“白扯”

靠近西四北大街的路口不远处,有家专卖挂历的小店,金安光大爷是这家店的主人,据金大爷介绍,他已经守了这家店30年了。“从改革开放之后咱就干,一直到现在,坚守着,30多年了。”

不到30平方米的挂历店被玻璃墙一分为二,一半卖挂历,另一半卖些小文具和摆件。金大爷说,因为今年是鸡年,所以印有“金鸡报晓”等图画的挂历很好卖。“今年没拿那么多,怕卖不出去,往年都剩。”

金大爷估算,每年单卖挂历能卖出不到1000本左右,如果再加上吊牌、日历等其他类型,大大小小加起来,全年可以卖4000本左右。

这家“挂历地图动漫”位于二环内,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地段”。按照每本挂历20元卖价计算,不计算成本,金大爷每年收入在8万元左右。

在一家中介网站平台上,西四地铁站附近同等面积的店铺,租金标价就在15000元。 假设把金大爷店铺租出去,全年下来,租金就要比卖挂历收入高出10万元。

谈及为何这样守了一家店30年,金大爷淡然讲道,自从卖挂历后也就没想过干点别的,“就是习惯了,而且很多老人有买挂历的需要,就是服务老人。有些人跟我说‘你可千万别不干’,我也就随着吧。现在卖挂历也不挣钱,我就带着卖点,有个营生。”

金大爷还坚持认为,自己的店就是京城“老字号”,代表的是一种民俗。

“过年了,给我本挂历,都是这样。”很多老人家中也会挂纸质的日历,“ 一天过去了,‘嚓’一撕,那叫‘白扯’。 ”

30多年见证挂历兴衰:从整车买到少有人问津

卖挂历的30年来,金大爷自称是在见证历史。

刚开店的时候,金大爷很是赚钱,“那时候每本挂历卖10块钱,虽然一个月工资也就30块钱左右,很多人也来买。90年代前后,每年能卖一万本。”

金大爷介绍,到现在还是10多块、20多块、30多块,“物价涨了,我也跟着涨吧,但也涨不了多少。今年挂历就这个价,涨不上去。”金大爷一位朋友在旁分析说,现在挂历没有需求,买的人多了价格就上去了,只不过现在没人买,“你现在是北京最后一家卖挂历的,一年也就卖个1000多本,那价格能涨上去吗。”

金大爷回忆,挂历当红时,更多的是单位集体来买挂历,“都是一卡车那么买,那一车好几百本呢,都是送人用的。”

等到90年代后期至2000年左右,挂历行业渐渐变得不再景气。

2013年10月31日,中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严禁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日渐萧条的挂历市场,再次遇冷。

除了挂历市场的变化,金大爷总结说,挂历封面题材上也在变化。从最开始的各地风光景色,到后来出现了汽车,“大美人”做封面的挂历也曾风靡一时。直到现在,生肖类和花卉类封面的挂历最好卖,“今年还卖了很多范冰冰的挂历”。

客户大都是上岁数的老主顾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挂历曾是春节送礼的一项必备佳品。到现在,很多老人还会到金大爷店里买挂历送人。金大爷印象较深的,是一位大学的退休教授,“他每年还在坚持到店里买挂历送人,多的时候能买四五十本,都是送人用。”

“前两年,还有一位86岁的大爷,特地从昌平打车过来,说要买挂历。他说房子一百多平方米,所以想买点大的挂历,我挺感动的。”

除了送人,很多老人自己也保留着每年换挂历的传统。

金大爷的“客户”都是老主顾,以前街坊邻居买,后来部分邻居搬家后,仍有人特意从远处过来买,“有些顾客特意从丰台、昌平等地过来,还有的老人,自己走不动了,就叫闺女开车来买。一些老人跟自己孩子说,‘你去金大爷那儿买两本挂历,我告诉你在哪儿,给你钱。’年轻人就来了。来了就跟我说是自己妈妈让买的,说,‘你这牡丹花特别好,我妈特喜欢,一样儿给我拿一本。’”

金大爷说,平时也见年轻人来买挂历,但也是为了送老人。张女士便是这样的顾客,特意从朝阳区来到店里购买挂历,“听别人说这儿有挂历卖,过来看看。”

张女士想买带有“福”字吊牌的挂历早已售罄,而店里剩下的挂历日期字号又较小,张女士无奈放弃。张女士说买挂历就是为了送给家里老人,“自己没有挂挂历的习惯,但是家里老人要,就过来看看”。

金大爷每年8月或者9月份就开始卖第二年的挂历,他嘱咐张女士明年早点来买。

为了更好地服务顾客,金大爷在店门的玻璃上贴着一个写有自己电话的纸条,以防有人来买挂历的时候金大爷不在。“很多人打电话第一句就是‘我从昌平赶来的’,能怎么着,只能赶紧过来。”

在挂历店里,时间不是按照分钟和天来计算,而是按“年”来算。对于离店的顾客,金大爷都会稍上一句“明年见”。

但事实是,很多老人没有了“明年见”的机会。 此前有结伴来的老人,到了今年独自一人来买挂历,“我问怎么一个人来了,他就说老伴走了,哎。”

老店主的梦想:开个挂历博物馆

这样每天迎来送往,在这家小店里,金大爷消磨了30余年的光阴。30年里,金大爷每天上午八九点左右来店里,待到晚上六七点回家,“以前有时候也待到晚上九点多,但现在老伴身体不好,早点回去护理。”

小店门口旁的架子上,挂着一口黑色的时钟,没人说话的时候,可以清晰地听到“嘀嗒、嘀嗒”时针走动的声音。金大爷说,偶尔有人来买挂历的时候,会闲聊几句,没事就自己看看报纸。

小店里没有暖气,只装有一台空调,但金大爷并不常开。二月中旬,虽已立春,但春寒料峭,在店里坐着时间长了,还是感觉到寒冷。对于以后生活打算,金大爷说只要身体允许就继续干着,继续卖挂历。金大爷还计划着,在未来开一个“挂历博物馆”,希望有老挂历的给金大爷送来,攒多了开个展览。

挂历带走的,是浓浓的童年回忆

在中国青年报的官方微博中,网友们一片浓浓的怀旧风,既有儿时对挂历风景的憧憬,也有对爷爷奶奶的怀念……

@ LeeAnn·S : 我六岁的时候踩着家里的小板凳,一页页地看家里的那本大挂历,那是我从未见过的一些风景,那些美丽的世界风光,让那时的我就想长大了要去看看这个辽阔的世界。

@ 讲故事的伪文艺青年Zcc : 我们这里有个捏泥人的老大爷,在一个商场门口摆摊。子女月薪都是上万,退休工资八千,但依然风雨无阻地去卖泥人。后来被人知晓了家庭状况之后别人叫他回去养老吧。他说,不能让一些传统的东西丢失掉,要尽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把它传递下去。

@ YukSin_ : 以前单位发,所以整车买,现在不给发了,所以少人买。今年自己要买跑了很多地方才有卖

@ 耗子大大哥 :从1997年开始每年我都会给爷爷买一本,去年我托付给夫人,让她买,结果她给忘了,过了时间,后面就没人再卖了,爷爷一年没用上和记录上这一年所发生的事情,今年我早早的买了两本,可是,可是才翻过了扉页,用才两天爷爷就不在了…

@ 豆包包是逗宝宝 : 爷爷去年离开的。从那以后,家里再也没有人会想起延续对我而言每晚睡前撕一页挂历纸这个近乎仪式的东西了。

@ 奥丁的鸦狼 : 我奶奶习惯床头放一本小日历,每天撕一页,年前要我帮着买,跑了很多门店,都已经不进这种货了,现在手机普及了,卖不动了,辗转了好多地方才买到,也是很少几本

@ 林敏菲菲 : 虽然现在住在大城市,但是每年在外公房间都会看到那种一页一页撕的日历。虽然时代在进步我们都在用着手机享受各种高科技,但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只有那种老式日历才是他们看日期的唯一方式。外公每天都锻炼,但身体不太好,心里只能默默盼好

@ Jill_我不是随便的花朵 : 小时候挂历还比较奢侈的,我要做小学生了,拿到新书吵着要挂历包书,爷爷只好带着我去当时村里有钱的人家要,还记得那个夏天,走进去人家家里开着空调好舒服,第一次感受到…拿了几张挂历真的很开心,算算那是1995年的夏天,爷爷也早已经不在,时代也已经翻了好几翻

@ Play-With : 小时候住农村跟我奶东西屋,东屋墙上年年有大挂历,用完了转年给我包书皮。那时候我总用挂历包书皮,羡慕别的小朋友买的花书皮和塑料书皮

@ 秦萌哒 : 现在想买挂历都没地方买 翻着挂历才有实实在在过日子的感觉

@ 茜文儿GO : 记得小时候的家里一直都挂着挂历 后来离开了北京就没怎么再见到过了…我奶奶说小时候我一哭闹就把我抱到挂历跟前 我一看到挂历上的画的花儿就笑了~现在挂历没了 老房子也卖了 只剩下这一点儿回忆了…

@ 莉莉莉莉莉Beckoning : 小时候自己没事会对着爷爷的台历在上面画画,有时还会被上面反面的小知识吸引 。只是现在有了手机万年历,突然发现少了好多乐趣

@ sKy__CJ : 就在我奶奶家旁边 记得小时候一出院就能看见 旁边还有一家很小很小的小卖部现在也一直开着 小时候这家挂历店外面老有小野狗吧 还有专门喂狗的小盆子 很多年了啊 每次去奶奶家都能听到好几年不变的喇叭里传来买台历挂历的声音 希望还能再听个十年.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