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邓小平的政治遗产,继续改革丨凤凰评论

在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上,邓小平留下的政治遗产仍然可以在当下发挥积极的作用。

文丨凤凰网主笔 张弘

在中国人迎来邓小平逝世20周年之时,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如何对待历史赋予的宏大使命,使中国真正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横亘在中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这一关键的时刻,重温邓小平留下的政治遗产,对于中国下一步的改革开放,显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其政治经验极其丰富。他早就意识到法治与人治之间的关系,制度建设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在讲话中说:    

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也是在新的条件下产生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

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

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邓小平文选》第二卷320-343页)

邓小平的这篇发言内容丰富,涉及民主、法治、公民权利、领导制度、干部制度、家长制,反对个人专权和个人崇拜等问题,他尤其强调制度建设。1986年9月3日会见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时,邓小平强调,“​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76页)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二日,邓小平会见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科罗舍茨时,在谈话中说,“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至于各种民主形式怎么搞法,要看实际情况。比如讲普选,现在我们在基层,就是在乡、县两级和城市区一级、不设区的市一级搞直接选举,省、自治区、设区的市和中央是间接选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42页)

邓小平的这些言论和观点,决不是泛泛之谈。它既凝聚着中国自近代以来遭受的屈辱和教训,又集中体现着邓小平在政治运动中遭受的切肤之痛。

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士大夫们开始思考各种追赶现代文明,实现现代化的道路。郭嵩焘等少数有识之士很快意识到了政治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然而,进入制度层面的却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在物质层面学习西方。甲午战争的惨败,使得政治体制改革成为朝野上下、官方与民众普遍认同的方向。然而,官方意志不能满足知识精英和民众的心理诉求,导致了辛亥革命爆发。

孙中山认清了中国的方向,那就是坚决融入现代化。就此,他发出了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民国建立之后,无论知识精英、媒体还是国民均缺乏必要的耐心,对于其后的国会政治期望过高。以为国会一开,政治问题即可迎刃而解。此外,中央政府缺乏权威,国会内部派性争斗过于激烈,导致国会政治难以运行,中国首次民主实验遭到了失败。以列宁和托洛茨基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夺取政权以后,很快向中国输出革命。由国民党和共产党组织的政党革命兴起。在这股潮流中,邓小平投入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在1949年夺取了政权。

从鸦片战争至今的一百多年里,包括邓小平在内的几代中国人前赴后继,探索着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无数的仁人志士,甚至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是,由于皇权专制主义传统过于悠久,以及地缘政治、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曲折坎坷。1949年以后,中国先后经历了大跃进、“文革”这样的巨大浩劫和灾难。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才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重新回到了现代化的康庄大道。经过了30多年对世界文明主流的闭关锁国之后,中国终于真正融入了世界。

显而易见,这样的选择既是民众的普遍诉求,也是邓小平认准的方向。作为历次政治运动的经历者,同时也是受害者的邓小平对于人治所造成的危害刻骨铭心,他对民主、法治、公民权利的强调,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视,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多次呼吁,都试图努力让权力受到制度的制约和管束,让过去造成的灾难不再重演。

另一方面,邓小平的某些观点具有超前性,到现在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例如,它对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之间关系的看法。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包括奥斯曼帝国、俄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曾经试图保持政治体制不变,只做经济体制改革。但是,这样的尝试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挫败。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德隆·阿西莫鲁格、詹姆斯·A·罗宾逊在《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中认为,一个国家的长久成功,必须建立包容性的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的经济制度,如果保持攫取性的政治制度,然后实施包容性的经济制度,虽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经济上的成功,但是,攫取性的政治制度将改变包容性的经济制度,最后,使得它变成攫取性的经济制度,国家最终失败。

对照邓小平的发言,两位学者的观点可谓异曲同工。对照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潮流即可发现,中国正在经历着很多国家此前已经走过的道路。怎样避免重蹈覆辙,让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更为坚实和平坦,这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既得利益集团因为小团体利益或者一己之私,阻挠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例子比比皆是。毫无疑问,这样的国家都遭遇了失败,有的至今仍未步入现代化的大门。1949年之后的30年,中国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教训。至少,在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上,邓小平留下的政治遗产仍然可以在当下发挥积极的作用。

迄今为止,邓小平当年提出的改革目标仍未完成,在他去世后的这20年里,有些他所说到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例如,政治体制改革;政府机构的精简;官员的特权与腐败……另一方面,官商结合构成既得利益集团对于改革的阻挠和破坏,对国计民生造成的巨大危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有效制约权力,并完善各项制度,同时,进一步深化和加强改革开放。

继承邓小平留下的政治遗产,完成中国的现代化使命,是当下的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无路可退,唯有阔步向前!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作者

张弘

张弘

凤凰网主笔

作者其他网评

下一篇

中国中产不安全感的主要来源

依靠投资拉动与信用扩张的模式刺激经济,只会让中产阶层消费力不断降低,而寄生于政府债务与银行信贷的农民工就业的收入不可持续。这是一个很困难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