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科研警报:中国学生愿从事科学的比例不及美国一半


来源:齐鲁壹点

由于OECD调查项目全面、采集标本多、群体抽样科学,因此它在全球教育调查中有重要影响。此次,中国大陆选取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4个省(市),共9178所学校约145万名15岁学生参加测试。

原标题:科研警报:中国学生愿从事科学的比例不及美国一半

科研警报:中国学生愿从事科学的比例不及美国一半

01-18 17:50

前不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结果。

由于OECD调查项目全面、采集标本多、群体抽样科学,因此它在全球教育调查中有重要影响。此次,中国大陆选取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4个省(市),共9178所学校约145万名15岁学生参加测试。

该项调查为3年1次,新一轮的调查要到2018年才开始。

在“将来期望从事科学相关工作的学生比例”一项调查中,38%的美国学生表示希望走科学道路,相比之下,中国只有16.8%,不及美国的一半。

此外,公认的亚洲科研最强的国家——日本,也只有18%,虽略高于中国,但也同样低于OECD国家24.5%的平均值。

对15岁的少年而言,从事科学是将来时,正如当今的科学从业者获得诺贝尔奖一样。

屠呦呦的主要诺奖成就,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工作中便已完成。无独有偶,21世纪后日本的诺贝尔奖,也基本建立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科技结晶之上。中日两国的诺奖获得者,均对本国科研的未来表示担忧。

▲日本的科研,也面临着人员储备危机

换句话说,今天的15岁少年们从事科研欲望的降低,有可能直接导致在未来的30-50年,我国的科研后备力量出现亏空,甚至断层。

2010年,诺奖获得者铃木章便指出:“日本有志攻读理科的年轻人正在减少,日本科研界的未来已拉响警报。”近年来,日本财政吃紧,科研投入减少,日本科研能力、论文质量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

▲图为84岁高龄的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三名获得者 铃木章

上世纪80年代,当科学家是许多孩子的梦想,这也是之后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科学技术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这是一个关乎国家发展的严重问题。如不尽早重视并着手解决,不久我们就将感受到科技人才荒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巨大损失。

孩子年龄越大,想当科学家的占比越少

无论科技的力量多么强大,多么深入人心,愿意从事科学、工程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却是不争的事实。

▲用一生钻研一件事,这种曾震撼世界的朴素精神,如今正在迅速消亡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年底对全国5696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3(32.3%)的高中生将来想从事科学相关工作,比美国和韩国少17和12个百分点,这两个国家的数字分别是49.3%和44.6%。纵向看,中国小学生将来想从事科学相关工作的有52.5%,初中生有47.5%。结合2015年的测试结果看,各国的数值几乎都呈下降趋势,似乎存在某种普遍性。

孩子年龄越大,想当科学家的占比越少。

如今,技术专家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均高于平均水准,但作为一种职业规划,“技术专家”需要长期的技术、知识历练,高强度的攻关付出,变动的周期 …… 在人们眼中,它的准入标准和生存状态,均不甚“吸引人”,甚至“不健康”。

学生求学期间的意愿,直接决定了毕业后的从业选择。

智联招聘等机构几年前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3%的女性希望“成为技术专家”,男性选择指数稍高,但也只有7%。需要指出的是,调查中“90后”选择“成为技术专家”的占比更低。

▲科学实验节目《比克曼科学世界》,疯狂、搞笑的比克曼,是不少人心中科学家的典型。

中科院的一项调查,则更让人们对中国科研的未来产生担忧:

在80后的童年中,“警察”、“将军”、“科学家”、“大官”曾是最热的4个职业向往,但20年后,这种向往已被完全颠覆。在9个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中,选择“科学家”的人数居倒数第3,只比工人、农民排名靠前。

要知道,自新中国以来,工、农、兵、科位列“垫底”的职业,一度是毫无疑问的领头羊。

“当科学家”缘何失去吸引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云晓认为,学业和职业选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个人的职业选择主要受到内心的召唤、社会引导和社会评价等几个主要方面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融入社会的程度也会更深,很多人可能会因为社会评价而放弃了内心,比如以名利来衡量,当明星、老板、政治家可能比当科学家更光鲜。

▲有多少兴趣,能撑到长大后走上科研之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高中生未来选择职业的标准,首先是适合自己,其次是收入、稳定性、能力发挥、工作环境等。按照这些标准,科学技术职业的吸引力不如那些与经济相关的职业,比如企业管理人员,也不如那些时尚的职业,比如设计师。

一些青少年不愿意从事工作负担重或需要做出牺牲的职业,而学习科学专业或

从事科学技术职业——正如课本中提及的李四光、钱学森等许多科学家——恰恰给人们这样的印象。在新时期中,一腔“爱国情怀”、“奉献精神”的力量受到现实的无情削弱。

在极现实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单凭一腔热血,是无法支撑自身选择的。

▲卫星升空背后默默奉献的科研人员

金元,堪称现代社会中最刚性的逻辑。青少年越来越倾向于优先考虑金钱,而科学之路并不被认为是一个回报率足够高的职业规划。另外,为了适应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未来社会,许多青少年可能会认为掌握更多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交际学的知识,要比科学更加重要。

孙云晓分析:“价值观的变化可能是一个更深层的影响因素。”

别让“教育”把科学兴趣“教”没了

大量的实例和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对科学的兴趣,对后续学习以及是否从事科学领域工作具有预测作用。大部分从事科学相关工作的人员,他们的科学兴趣是在14岁前建立的。

▲科学“老男孩”比尔·奈,曾为我们带来许多有趣的小实验

知名创客教师、北京景山学校吴俊杰表示,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兴趣,老师要做的是如何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带他们走进科学之门。

然而,事情并不尽如人意。

每3年一次的PISA测试,主要针对全球15岁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和科学方面的评估。“情境化”是PISA的特色,每道题都是一个蕴含多种科学知识的社会情境。我国此次位居总分榜第10,拿到高分的学生比例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 运用知识解决情境中“真问题”的能力不足。

▲我们放弃了多少,用以获得超强的刷题能力

吴俊杰说,在我国,科学教育向来以“教”为主。受限于庞大的学生基数,“教”不但是完成教学任务一个高效的方法,同时还尤其具有可提前设计性、把控性、操作性,在一些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报名亲子科学实验辅导的趋势上升

相比之下,“探究型”、“实验型”教学只适用于较小众的受教育群体。由于它建立在学生们的内心热情之上,所以它所需的教具更丰富,时间更多,对教学效果的把控和预测都更为复杂,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更少。因此,只有小部分科学老师会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空间。

吴俊杰坦言,这个调查暴露的最大问题,是一整套教育系统的核心价值取向:

科学教育的目的当然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科学家,而是要让他们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探究,像工程师一样动手实践,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依据证据得出结论。同时,让他们对自然中更多的事情感兴趣。

从长远角度上,教学内容并不比兴趣更重要。现代教育肩负着知识普及与兴趣培养的双重任务,在二者之中,在群体教育与个体培养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极其重要。“千万不能在‘教’的过程中把学生的科学兴趣弄没了。”

(学术中国)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