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恐袭事件频发,全球安全问题根源何在?


来源:新华网

新年将至,恐怖主义“阴霾”却再度汹涌来袭。愤怒的土耳其和俄罗斯、沉重的德国和瑞典,在面对近乎疯狂的恐怖主义时,再一次集体显现出多少有些束手无策的无奈。或许,是时候从根源上去寻求国际安全秩序的解决之道了。

原标题:恐袭事件频发,全球安全问题根源何在?

恐袭事件频发,全球安全问题根源何在?

  图为12月20日下午,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中)在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参加悼念活动。

  图为12月20日下午,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中)在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参加悼念活动。

新年将至,恐怖主义“阴霾”却再度汹涌来袭。愤怒的土耳其和俄罗斯、沉重的德国和瑞典,在面对近乎疯狂的恐怖主义时,再一次集体显现出多少有些束手无策的无奈。或许,是时候从根源上去寻求国际安全秩序的解决之道了。

不断增强的“反弹力”

“欧洲在缓慢地经历恐怖主义成为新常态的过程”。卡内基欧洲中心访问学者的马克·皮耶里尼这样说道。

这样辛酸的描述却恰是事实。这几日,发生在土耳其和德国的恐怖袭击事件仍在持续发酵。据法新社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在当地时间12月20日通过其宣传机构发表声明,宣布对前一天造成12人死亡、48人受伤的柏林圣诞市集重型货车撞人事件负责。

而据俄新社21日报道,叙利亚恐怖组织“征服军”宣称对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尔洛夫遇袭一案负责。“征服军”发表声明称,杀害卡尔洛夫的枪手阿尔滕塔什系该组织成员,此举旨在“为阿勒颇复仇”。但目前这份声明尚未得到证实。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则表示,杀害卡尔洛夫的凶手与流亡美国的宗教人士居伦的组织有联系。俄《独立报》22日则报道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在网上公布了俄驻外机构名单,声称要袭击这些机构。

“这两起恐怖袭击——一起在欧洲,一起在欧洲边缘——都发生在19日晚上,前后间隔不过几个小时。它们发生在一个恐怖年份的年末,在这一年中,中东的战争蔓延至整个欧洲内外,它滋生恐怖主义,彻底改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给右翼政治运动注入了能量。”美国《纽约时报》评论道,尽管袭击的手段各不相同,但它们却以同步的方式显示着,国际社会的努力始终未能终止由不断增强的中东战争的反弹力带来的现代恐怖主义。

换句话说,中东的乱局才是问题的起点。“战火频仍的叙利亚正在催生浓烈的反西方情绪。”美国西点军校打击恐怖主义中心的研究总监丹尼尔·弥尔顿这句话或许可以算作是恐袭事件频发的原因总结。

针对俄大使被刺杀事件,俄罗斯《国防》杂志主编伊戈尔·卡洛琴科指出,行凶者不过是个工具,其背后的获益者是那些“不希望看到俄土在叙利亚问题上协调一致的力量”。

而德国的悲伤则让世界更加清醒地看到了反恐任务的艰难和变化的方向。德国《明星》周刊指出,随着叙利亚局势变化和IS实力的逐渐衰败,将产生越来越多难以预测的“独狼式”袭击。“德国之声”甚至评论认为,“12月19日是改变德国的一天”,德国未来将笼罩在更深的不安全感中,德国也会变得更加不安全,开放的社会或将走向自我封闭。《纽约时报》则认为,恐惧情绪在德国的日渐增长甚至可能会让德国本国的政治因自身右翼民粹主义运动的崛起而遭到颠覆。

 不断失去的“控制力”

全球反恐的战斗已经打响很久了,但却进展缓慢,甚至愈反愈恐,不能不令西方大国们感到“困惑”。事实上,恐怖主义给欧洲乃至西方世界带来的是处理安全问题上前所未有的挑战。英国《金融时报》21日发表社评称,“恐怖主义是当代生活永久带有的一项特征,首先必须将其视作安全问题,以减少伤害为目标来处理。我们不能、也不应用那种对待汽车事故的方式来对待恐怖主义。但技术性的解决方案要胜过破坏性的政治表演。”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主任李伟看来,虽然今年反恐主要还是聚焦在西亚地区,但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新态势:“伊斯兰国”继续扩张,“基地”组织不甘落后,二者呈现竞争态势,它们的相互交织也使得恐怖主义对世界的影响有所上升。

对欧美国家来说,更加明显的趋势是“独狼式”恐怖袭击频发,愈发难以预测和防范。“这也跟阿勒颇局势的进展有关。随着IS的生存空间被逐渐挤压,恐怖分子开始由集中作案转向流窜式、分散的作案。因此无论是从战术的角度,还是从报复的角度,都需要注意IS被打散后的‘独狼式’恐怖袭击活动有进一步增多的可能。”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田文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然而,痛定思痛的受伤者们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至少目前来看,欧洲议论纷纷还是恐袭与难民问题之间难以辨析清楚的因果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民粹主义的崛起和欧洲安全防务能力的衰落。

严峻的安全形势使得安全问题成为下阶段欧盟讨论的重点。欧盟委员会12月21日也再度使出一系列“重拳”打击恐怖主义,希冀通过加强管控反洗钱、限制非法现金流动、冻结没收非法财产等经济手段来制约极端恐怖组织及犯罪组织进行融资等金融活动。

但收效几何,尚待观察。在田文林看来,西方国家目前能做的,从治标的办法上看只能是加强对重点目标、重点人群的防护以及加大去极端化思想的教育;但从治本的方面看,让叙利亚等战乱地区早日恢复和平稳定,让难民早日回到自己的家园,这才是从根本上消除“独狼式”袭击和其他恐怖袭击的办法。

“目前的中东政治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西方过去一直主导这一地区的形势,而且未来还想继续掌控,这不符合中东地区相关国家的利益。”土耳其飞越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哈桑称。

需要反思的“价值观”

不肯放弃中东地缘利益的西方或许应该注意到,恐怖主义只是当下愈发激烈的全球动荡的表面现象之一。回归到这种动荡的本源上思考,需要被认识的是有关世界秩序“消散”与“重组”的问题。

“如果说能从这些恐袭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的话,就是世界的价值理念也到了需要更新的时候了。”田文林指出,首先,导致极端恐怖主义的根源一是经济问题,即在全球化过程中处于边缘化处境的一部分民众在陷入绝望之中只能依靠极端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这就要求我们要重塑全球治理观念,用更加公平、平等的全球治理方式取代现在美国式的“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这种全球化模式。

另一个根源则是霸权主义的问题。田文林表示,“导致现在中东极端恐怖活动增多、地区动荡不安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外部而来的霸权战争。因此要想让这些地区不滋生恐怖主义,从根本上讲需要西方大国慎用武力,避免使用霸权干涉、武力干涉的方式去解决别国本质上属于内政的问题。”

已经有很多的学者指出,延续了50余年的两极世界现在已经结束。特别是西方大国对全球秩序的控制力在不断减弱。然而,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还没有重新建立起一种新的世界管理模式。

“恐怖主义真的是一种存在的威胁吗?我们真的像某些人所说,处于全球反恐战争中吗?我不这样认为。”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所长帕斯卡尔·博尼法斯指出,在安全领域应对这种威胁的同时,在政治方面要相对看待。

“西方式的思维带有一种‘零和思维’的特点。它要过得好,别人就不能过得好。一个可持续性的发展观念应该是非零和的思维方式,但是西方似乎比较缺乏这一点。”田文林分析称。

习惯了“零和”模式的西方世界,能改变自己的观念吗?(记者 宦佳)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