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人民网网友走进西南交大 当“高铁驾驶员”观摩“胶囊列车”(图)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成都12月15日电 观摩“胶囊列车”,体验高铁驾驶舱,当高铁“驾驶员”……今日,由人民网四川频道征集的网友齐聚西南交通大学,参观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和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参观期间,不少市民为前沿的高科技点赞。“人民网组织的这个活动非常的有意义,也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人民网网友胡燕琴告诉记者。

原标题:人民网网友走进西南交大 当“高铁驾驶员”观摩“胶囊列车”(图)

人民网网友在西南交大轨道交通实验室模拟高铁驾驶。

人民网网友在西南交大轨道交通实验室模拟高铁驾驶。

人民网成都12月15日电 观摩“胶囊列车”,体验高铁驾驶舱,当高铁“驾驶员”……今日,由人民网四川频道征集的网友齐聚西南交通大学,参观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和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参观期间,不少市民为前沿的高科技点赞。“人民网组织的这个活动非常的有意义,也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人民网网友胡燕琴告诉记者。

网友体验:走进高铁驾驶舱 当上“高铁驾驶员”

下午三点,人民网网友们来到了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实验室,胡海涛老师向网友们讲解相关的知识后,便带领着前往驾驶模拟培训室,走进高铁驾驶舱,过了一把“高铁司机瘾”。

记者了解到,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是国家于2006年确定的第二批10个国家实验室之一,也是中国轨道交通领域唯一的一个国家实验室。该实验室围绕高速铁路、重载运输、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即“一高一重一新”)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轨道交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引领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目前该实验室建设有高速列车基础研究、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和高速列车服役性能研究等实验平台,各类实验设备共计44台套。

在现场,网友们陆续前往驾驶舱进行体验,在实验室人员的指导下,网友饶军在驾驶室里按下键,而楼上的调度台也进行调度指挥。通过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网友就如在真正的轨道行驶一样,列车在轨道上一路飞驰。

从驾驶舱走出来,饶军感慨的告诉记者,“从来没有体验过当高铁司机,今天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我成功的驾驶上了高铁,过了一把‘高铁司机瘾’,这个活动非常的有意义。”

网友惊呼:中国版“超级高铁”试验线 就像科幻小说里的“胶囊列车”

在活动期间,网友不仅当上了“高铁司机”,还去到了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感受轨道交通前沿科技。通过严格的关卡,在学校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人民网网友们来到了实验室外围,一个巨大的工厂式实验室赫然眼前。开敞的大厂房,高约35米,里面布满了轨道、机车头、轮轴等。

记者了解到,该实验室建成以来,我国几乎所有机车车辆的动力学研究都在这里完成。“超级高铁”的实验场,就低调地设置在这个实验室里。该实验场将模拟高铁在真空中运行的状态,测试时速可高达600公里,中国的“超级高铁”或许就将在这里诞生。

当网友们走近一圈罩着有机玻璃的全封闭管道的实验平台前时,同行的网友李阳惊讶地喊出:“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胶囊列车’吗?”实验室姜雪娇老师解释说:“这是我国第一个搭建完成的‘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实验线’,此前仅德国有先例。这个玻璃罩,是为了以后做真空运行实验的,因为要让车辆达到上千公里的时速,必须排除空气的噪声和阻力。这也是‘胶囊列车’的前期设想。”

“如果是在真空直道上跑,这个车体的速度上限不可估量。”姜雪娇介绍,在理想状态下,这种“超高速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车”在真空管道中最终能实现时速大于1000公里,并且能耗低,也没有噪声污染。

记者了解到,该实验室不仅正在进行真空管道的前沿研究,同时,在中国,不管是地铁、动车还是高铁,这些车辆要上前线“开工”前,都在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里进行试验研制。另外,这里也是世界上第二个、亚洲第一个机车车辆(四轴)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运行的模拟时速可以达到600公里,创造了铁路机车车辆台架运行模拟试验的世界最高速度。

网友点赞:人民网活动内容丰富 增长不少知识

“咔嚓咔嚓”按下快门,在参观期间,摄影爱好者饶民不停地拍摄,用镜头记录这个活动全过程。饶民也是一名高校老师,平时喜欢摄影。他告诉记者,快捷方便的高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为老百姓带了更加便捷的交通。快速发展的背后则是如西南交大这样的高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科技人才,研究出一项又一项前沿科技成果,助力中国高铁更强更快发展。

“原来家门口的大学如此有魅力,120年的高校如此有历史底蕴,外表朴素的学校蕴含着如此多的高铁前沿成果。”余灵告诉记者,她将把她看到的,学到的知识讲给孩子听,激发孩子更爱科学、爱祖国,发奋读书,今后也能像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一样,站在科学的前沿,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

“通过人民网组织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扎根于成都这座城市的实验室、以及那些埋头在实验室中的人们。让我们知道,在实验室里有不少的工作人员默默工作在一线,为攻克一个项目,付出极大的心血和精力。”网友付建华告诉记者,国家实验室,或许就低调地扎根于你每日经过的校园;而工作人员们,或许就和你住在一个小区。而正是这些不为外界熟知的人和物,却是背后默默支持成都这座城市创新与进步的灵魂。(黄岚 实习生陈丽伊)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