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永军:焊花照耀下的工匠之路


来源:华商报

1992年,李永军以优异的成绩从武昌车辆厂技校毕业,被分配到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罐一车间从事电焊工作。说起当年选择焊接专业的原因,李永军很坦白地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很偶然的选择。“当时初中刚毕业,对这些方面也不了解,听家里人说焊工还不错,就选了这个,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兴趣爱好可言。”真正的兴趣是在之后的学习中慢慢建立起来的。在学校的分组实际操作中,李永军所在的小组是全班学习氛围最浓厚的。“大家一个盯一个的练习,上一个人练习完,下一个人赶紧接上,焊条不够就向其他组借。”这种环境下,大家相互竞争也相互交

原标题:李永军:焊花照耀下的工匠之路

李永军师傅的一天是忙碌而充实的。在前往他办公室的路上,李师傅向笔者缓缓讲述自己的成长之路时,说话声音虽不大,但字字句句中都能感觉出他对这份工作浓厚的深情。

走访过程中,时不时因为手头工作打断访问,当问到是不是每天都这么忙碌时,李永军淡然一笑:“也没有什么忙不忙,都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在李师傅腼腆的笑容背后,是精湛的技术和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证书。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陕西省首席技师……李永军用手中的一把焊枪,焊接出自己如焊花般灿烂的人生。

焊接:

高温焊接的时候,衣服用手一拧,都会直接流出水

1992年,李永军以优异的成绩从武昌车辆厂技校毕业,被分配到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罐一车间从事电焊工作。说起当年选择焊接专业的原因,李永军很坦白地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很偶然的选择。“当时初中刚毕业,对这些方面也不了解,听家里人说焊工还不错,就选了这个,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兴趣爱好可言。”真正的兴趣是在之后的学习中慢慢建立起来的。在学校的分组实际操作中,李永军所在的小组是全班学习氛围最浓厚的。“大家一个盯一个的练习,上一个人练习完,下一个人赶紧接上,焊条不够就向其他组借。”这种环境下,大家相互竞争也相互交流,李永军也慢慢由不会干到干得好,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焊接的兴趣被一点点激发出来,一步步升华为对焊接的热爱,也让他更加坚定自己未来走上焊接的道路。

在进入车间之后,李永军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1994年,他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取得了大专文凭。同时,他积极参加各项技术比赛,通过和高手过招来一步步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焊工的工作是辛苦的。夏天的高温下,在罐车的焊接现场,经常能看到李永军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罐内焊接的身影。“夏天很热,衣服用手一拧,都会直接流出水。焊接完了,脸也是花的,黑乎乎的,都是灰尘。焊接的电花会晃眼睛,眼睛里的毛细血管都会扩张,胀得难受。”而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为了把任务完成到最好,李永军也曾加班到凌晨3点。如此程度的努力下,李永军也在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他先后取得了压力容器焊工资格证(包括手弧焊、埋弧自动焊和氩弧焊等)16项,船检局焊工证3项,并且成长为高级技师和陕西省首席技师。

创新:

“是在生产中用自己的努力去改进弊端,做得更好”

作为多年工作在一线上的技术工人,李永军更能清楚地明白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在我看来,创新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在生产中用自己的努力去改进弊端,做得更好。创新其实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不把创新当难事,不论是实践创新还是理论革新,李永军时刻走在创新的第一线。

工厂体制改革后,对新造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李永军被调入货车车间从事气体保护焊工作。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铁道部对敞车侧墙、侧门及端墙等几个重要部位必须上自动焊的要求,他和车间技术人员一起到现场测试,并提出了运用自动焊小车的大胆设想。在得到车间领导和技术人员的支持后,李永军和技术人员自行设计了小车的导轨,配置气割小车,并多次现场试验。通过不断改进完善,自动焊小车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投入使用,为焊工们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2009年工厂开发浓硝酸罐车,这种罐车对罐体材料的抗腐蚀性和强度都有很高的要求。过去罐车所用的铝材均为纯铝或铝镁合金:纯铝的耐腐蚀性较好,但抗拉强度较低;而铝镁合金抗拉强度较高,但耐腐蚀性较差,均无法满足浓硝酸罐车的生产需要。李永军协同工艺及设计部门,在翻阅大量材料并结合生产实际后,决定采用铝复合板试制浓硝酸罐车。在这之后,李永军又对铝复合板进行了大量的焊接试验,将得出的焊接数据汇总,编写了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及工艺指导书。为了保证是指生产需要,他又培训了几名焊工,并在试制生产中进行现场指导,使铝复合板浓硝酸罐车顺利试制完成。

“一线工人的创新,意义和作用更大。”李永军说。与设计师相比,一线工人更能明白如何改进方法才能让生产过程更顺利。“所以作为一线工人,我的创新是希望能做到让工人们在一线生产过程中愿意用,而且很好用。这样的创新才是最有效的。”

传承:

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作为陕西省特种设备焊接指导老师、焊接专业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和国际焊接指导老师,2005年以来,李永军一直在培训处担任教学和工艺评定等工作。“培训别人之前,首先你自己要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沉淀。”

2006年10月,李永军与车间的十名职工签订了师徒合同。为了培养徒弟,李永军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一方面,根据十名徒弟文化水平和操作技能现状,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案,并认真备课。在授课过程中,他努力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具体,并在课余时间与学员们沟通,及时了解徒弟们的学习状况,和大家在学习中共同进步。遇到重难点,李永军也会耐心细致地梳理,直到徒弟听懂理解为止。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他手把手带教徒弟,从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到氩弧焊,从平焊、横焊、立焊到仰焊,从板板焊接、管板焊接到管管焊接,每一个环节李师傅都亲自示范,使徒弟们的操作水平很快提高。现在他们大都成为各个焊接岗位上的骨干,并在参加省、市及集团公司的焊工比赛中多次获奖。

李永军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正式之后,李师傅的培训工作还在不断继续。“这是一个团队,工作室主要负责技术上的创新和技术攻关,以及培训带徒弟。”目前,工作室会针对学员不同的水平层次开展培训。在培训之外,大家也可以在工作室讨论各自遇到的技术难题,相互学习、沟通和交流。从2012年成立到现在,工作室一共开展了近五十期的培训,参加培训人数近1000人次,不仅为公司培养大批技术人才,也为陕西省相关企业承担了多期培训工作,输送大量人员。

与此同时,李永军明白实践操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使他积极投入到理论知识的整理汇总中。李师傅先后编写了多部焊工培训教案、课件及教材。2009年,李永军作为主编之一,负责编写了《职业技能培训规范——焊工》的第二篇《低合金钢焊接》,达16万余字;另外,他还亲自操作拍摄了《板板对接T型角焊缝的标准焊接操作》等两部焊接技能教学片。2013年,李永军也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气焊工》的修编工作,为焊接理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永军曾说:“我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条漂亮的焊缝,只是一块达标的试板,只是新徒弟打着火的欢笑,但我知足了。”但对于之后的工作,李永军并不想只停留在眼前的水平,他有更多的想法:“主要还是根据工厂的产品结构调整,来制定和实施在产品的生产试制和工艺创新,根据工厂的转换情况不断地调整培训的计划,努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学员。”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