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天津大气污染治理见成效 专家释疑重污染天气何时休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12月8日电 (张静淇)今年以来,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PM10和SO2浓度分别同比下降4.7%、4.7% 、11.9%和29.6%;截至11 月20 日,天津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11 天,比2015年同期增加8 天、比2013年同期增加80天……一系列的数据证明,天津环境空气质量整体趋势好转。

原标题:天津大气污染治理见成效 专家释疑重污染天气何时休

8月16日,天津天朗气清。

8月16日,天津天朗气清。

11月29日,天津能见度较差。

11月29日,天津能见度较差。

人民网天津12月8日电 (张静淇)今年以来,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PM10和SO2浓度分别同比下降4.7%、4.7% 、11.9%和29.6%;截至11 月20 日,天津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11 天,比2015年同期增加8 天、比2013年同期增加80天……一系列的数据证明,天津环境空气质量整体趋势好转。

有网友表示,感觉今年的雾霾程度相对较轻,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重度污染天气。治霾措施落地了么?霾何时才能消失?近日,天津环保部门、环境专家对此进行了释疑。

认识——

能见度和空气质量没有直接关系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银厂表示,每个地区的大气污染的成因不尽一样。对于京津冀地区,最主要的污染源是燃煤和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是持续的,如钢铁水泥排污、机动车尾气,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可以将一部分污染物稀释扩散,恢复空气清洁。但是,超标排放污染物,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去除率越慢,累积越多,污染越重。

“从监测数据看,我们的环境空气质量是持续向好的。”冯银厂教授解释说,人们能感受到的是能见度,然而能见度的高低不能完全代表空气质量的好坏。影响能见度的程度是颗粒物的成分、个数,粒径越小、个数越多,能见度越低,但是空气质量不一定越差。比如大气湿度较大、气压低的时候,能见度也低,并不代表空气质量就不好。近些年,天津地区的大气主要污染物发生了变化,细颗粒物增多,相较于此前,污染物粒径减少、个数增多,因此能见度减低。“这种变化说明之前的治理工作是有效的,一次颗粒物排放降低,污染源直接向大气中排放颗粒物的问题减少了” 。

未来重污染还会出现 但不代表治理没有效果

在谈到该如何认识空气重污染时,冯银厂教授表示,出现重污染天气,不代表治理没有效果,也不代表污染物排放量发生变化。“大气”作为一种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允许人们排放一定的污染物,而这种资源是变化的。当出现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条件下,就会出现重污染。所以,在污染物排放量未达到标准时,重污染始终都会出现。很多人不能接受现阶段随时会出现重污染这样一个事实,如此会导致治理出现偏差。大气污染防治是“持久战”,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耐心,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才有助于治理。

“每当遇到重污染的时候,社会才会关注,这也是不对的。” 冯银厂教授说,“在相当的一段时间,我们可以预测的未来,重污染还会出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们平时不关心的时间段,空气污染问题也很严峻。”

国家环保部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标准》规定,我国PM2.5年平均浓度限值的二级标准为35微克/立方米。冯银厂教授说,今年天津市PM2.5平均浓度为61微克/立方米,虽然同比下降了,但是仍然超过国家年平均浓度标准0.7倍。因此,即使是“蓝天”的情况下,空气质量也可能没达标,“这一点我们不可以忽视,应对重污染,功夫应该下在平时”。

举措——

区域联动 减缓污染累积

据环保部通报,12月2日至4日,受明显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一次大面积区域性空气重污染过程。60个城市统一启动预警响应,首次实现了区域高级别、大范围预警应急联动。

今年以来,天津加强区域环保合作。10月,天津第3次修订发布《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进一步降低应急启动门槛,加严应急响应措施,实现京津冀预警分级标准统一。此外,三地联合开展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编制京津冀周边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为了保障重大活动期间空气质量,亦或降低在遇极端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京津冀及周边七省区市建立重污染预警会商平台,每日开展空气质量实时联合视频会商,同步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减缓区域空气污染积累程度。

结构调整 控制污染增量

天津针对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仍然是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主因,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依托“双城双港”整体布局,在企业搬迁调整的过程中同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关停淘汰落后污染危化企业749家;二产比重由2012年的51.7%下降至2015年的47.1%。

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在全市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通过中心城区火电机组无煤化、改燃关停燃煤锅炉,2015年较2012年累计净削减燃煤700万吨以上,今年前三季度进一步同比减煤297万吨,已基本完成“大气十条”减煤任务;全市煤炭占一次能源比例由2012年的54.5%下降至2015年的49%,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五控”治理 削减污染存量

天津环保、供热、交通、财政多个部门联动,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五控”治理。在控煤方面,全市20套3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全部完成清洁化改造,2300万吨电煤达到燃气排放标准。全力推进燃煤设施改燃,累计关停淘汰燃煤锅炉844座1547台。全面治理农村和城市散煤,更换先进灶具86万套。

在控尘方面,严格落实施工工地围挡、苫盖、车辆冲洗、地面硬化和土方湿法作业“五个百分之百”扬尘控制标准。新增机扫洗路车1937辆,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实现道路每日机扫水洗2次以上。对全市2.1块、201平方公里裸露地面采取绿化、硬化、苫盖等措施逐一治理。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等手段强化秸秆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至95%上。对全市6605家餐饮企业加装或升级油烟净化设施。

在控车方面,2015年6月底前,提前半年全部淘汰全市29万辆黄标车。全面实施国五机动车汽柴油和国五机动车排放标准,其中柴油标准从国三阶段直接“跳级”到国五阶段。建成港口岸电箱42座,天津港132台大型集装箱场桥全部完成“油改电。自今年8月1日起,全面实施老旧机动车提前淘汰补贴政策,已注销淘汰老旧车12.6万辆,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任务。

在控工业污染方面,累计实施487项重点行业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全市2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全部完成脱硫、脱硝和除尘治理。完成176家汽车、制药、涂装等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或关停,以及824座加油站和9座大型储油库油气回收治理。全市60套石化生产装置全面完成了挥发性有机物在线检测和修复。全面实施7家钢铁联合企业44套生产装置烟粉尘无组织排放治理。

在控新建项目方面,所有新建、扩建项目,全部严格落实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倍量替代。

应急响应 降低污染峰值

天津将污染天气预警应急作为加快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抓手,最大程度削减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浓度峰值。环保、气象、市容、交管、园林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专家会商机制,强化监测,预警准确率由2013年的65%稳步上升至目前的90%。当预测发生重污染天气时,环保、气象部门1天4次加密会商。

天津对各区、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实行党政同责,纳入市政府每月考核通报;市环保局组成督察组,逐日对各区、各部门开展应急督查;各区、部门成立现场检查组,逐一排查重点污染源。今年以来,天津累计对全市9家电力企业、68家重点工业企业、66家重点供热企业、1226家一般工业企业、3007个各类工地和239个搅拌站清单式管理,逐一落实停产限产限排要求。

执法执纪 倒逼治污减排

今年,天津先后发布《天津市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暂行办法》、《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2016年老旧车提前淘汰补贴方案》、《天津市2016年“三小”燃煤污染治理专项资金补贴方案》、《〈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补充办法〉》等办法规定,全面提升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污染管控水平的同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1至10月,全市累计出动环保执法人员5.9万人次,检查企业2.8万家次,立案1299起,罚款6595万元,对违法情节严重的37个案件实施了查封、移送。全年逐月、冬季每半个月实行炉前煤煤质和烟气排放抽查,累计抽查221家次、超标24家次;通过严格处罚并公开曝光超标排放行为,全市煤质抽查超标率由2014年的50.5%稳步下降至目前的19.3%。

与此同时,天津市委、市政府采取考核奖惩、通报整改、公开约谈、区域限批等方式,严格落实党政同责。2015、2016两年,市委、市政府先后10次约谈了工作不力的各区负责同志;今年1至10月,各区对履职不到位的163个乡街镇、125名各级网格长、网格员和118名专职网格监督员进行了追责。

问题——

产业结构需优化 社会氛围要转变

“我们的污染是结构性的污染,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污染。只有从源头上找到问题,防微杜渐,才能从根本上持续地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理想的目标。”冯银厂教授说,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是环境保护的需要,更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冯银厂教授表示,对于一个区域的来讲,规划建设要有科学性,要考虑区域的环境承载力,设置能耗与排污的“红线”,十分有必要。“不能想在哪干就在哪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干多少就干多少”。如果所有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污染物排放量,都能达标,那么环境空气质量将会持续改善,产业综合竞争力也会不断提升。

那么问题来了,是否执行到位,是否全部达标,工业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处罚力度是否合适,这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都该反思的。冯银厂教授说,所有的部门单位要协调统一,只有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形成环保的统一战线,空气才会变好。

“‘环保’要发自内心的参与,这不是帮别人的忙,是自己家的事情。每一位公民都应该为大气污染防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