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福建潮剧:“南国奇葩”盼再唱响


来源:福建日报

作为南戏余脉数百年的古老剧种,潮剧盛行于福建闽南与广东潮汕地区,素有“南国戏曲奇葩”的美誉。上世纪90年代后,福建潮剧逐渐乏人问津,盛极一时的戏班相继凋零。有着65年历史的云霄县潮剧团,也在人才断层、市场不景气等困境中苦苦挣扎。如今,以何继雄为代表的福建潮剧人,正试图通过优化传承路径、市场化探索开展行业自救,让昔日“南国奇葩”再度唱响。

原标题:福建潮剧:“南国奇葩”盼再唱响

(云霄县潮剧团供图)

(云霄县潮剧团供图)

在9月举行的福建地方戏经典折子戏晋京展演上,云霄县潮剧团携经典剧目《珍珠记·扫窗会》首次亮相京城。团长何继雄说,对于传唱了400余年的福建潮剧而言,这是一场扬眉吐气的演出。

作为南戏余脉数百年的古老剧种,潮剧盛行于福建闽南与广东潮汕地区,素有“南国戏曲奇葩”的美誉。上世纪90年代后,福建潮剧逐渐乏人问津,盛极一时的戏班相继凋零。有着65年历史的云霄县潮剧团,也在人才断层、市场不景气等困境中苦苦挣扎。如今,以何继雄为代表的福建潮剧人,正试图通过优化传承路径、市场化探索开展行业自救,让昔日“南国奇葩”再度唱响。

1 .消逝的黄金时代

此次亮相京城,《扫窗会》的演员们感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媒体簇拥,老乡们不辞辛苦地组团捧场。福建潮剧正重新获得关注。”何继雄说,这在1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场景。

2005年,何继雄接任团长时,正是剧团最艰难的时候。“一年演出不到百场,人员工资400元,十几年没变,剧团入不敷出,大量艺人选择逃离。”由于发不出工资,剧团靠两分利息的民间借贷为继。2006年5月,台风“珍珠”来袭,演出道具和服装在风雨中全军覆没。

时光倒流,潮剧曾有过自己的黄金时代。在老艺人方通铭的记忆中,潮汕人80%是闽南移民,他们带去了闽南的正字戏,并融合当地戏曲元素,至明朝中叶形成了以闽南语夹杂潮州话演唱的潮剧。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福建潮剧流行一时,到上世纪80年代全盛期,漳州市面上活跃着超过200家潮剧团。

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和大部分地方戏一样,因受到多元文化形态的冲击,福建潮剧逐渐被冷落。原有的观众基础不再,新的发展模式迟迟未建立,传承危机一触即发。漳州市原有4个县级专业潮剧团。如今,东山县潮剧团已不再演出,诏安与平和的专业剧团承包给了个人。大量民间潮剧团更无以为继,纷纷关停。尚存的民间剧团,也大多以粗制滥造的服化道、十来人组成的草台班子形象示人。

2.把老戏骨请回来

身处危局,唯有自救。

人才断层,是摆在福建潮剧人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1982年,何继雄成为福建艺术学校漳州潮剧班的第一届学生。20年后,潮剧班因生源不足关停。最后一届,潮剧班只招到一名学员。

由于在福建成为“独苗”,云霄县潮剧团于是采用团带班的形式,请回退休老艺人手把手教授新人。“老戏骨们演了一辈子潮剧,对舞台有深厚的感情,都很乐意为潮剧传承贡献一己之力。”何继雄说。马丽端、王开云、汤丽珍、方通铭……几年来,云霄县潮剧团请回了分散在闽南各地的潮剧名家。平时剧团下乡演出,他们现场观摩提建议,回到剧团,老人们不厌其烦地指导排戏。

这次晋京展演的剧目《珍珠记·扫窗会》(上图)是潮剧的代表性选段,正是由71岁的潮剧名旦汤丽珍指导的。“老艺人们对基本功要求特别严格,一个看似简单的程式化动作,要教成百上千遍。一个指手的动作,幅度、落点、力道,每一个细节都有讲究。”何继雄说,他们对艺术细节的执着,正是当前戏曲界最欠缺的匠人精神。

2014年,云霄县潮剧团还与当地职校联合办学,成立潮剧表演班。两年多来,表演班已累计招收学员近60人。为了进一步普及潮剧文化,剧团的艺人们定期赴本地中小学、幼儿园、老年学校开课。“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师,这些传统戏曲程式化的东西,只有经过普及才能为人所知。”何继雄说,希望借此培养多层次的观众群,让潮剧文化重新蔚然成风。他的计划,还包括未来将组建票友俱乐部与潮剧研究中心。

创作能力低下、剧本内容陈旧,是传统戏曲文化遭遇的普遍困境。为此,云霄县一方面挖掘传统资源,让《陈三五娘》《井边会》《玉堂春》等经典重现;另一方面坚持原创投入,每年创作并排演三四个新剧本。这两年,云霄县潮剧团还与广东潮剧院开展互动,共享优质剧本。

3.艰难的市场探路

对于县级剧团来说,探索商业化道路,开拓演出市场,是生存下去的根本,何继雄团队自然不遗余力。为此,这名从艺多年的潮剧演员早已变身“产品经理”,服务的标准化,是他探索的方向。

“每次村里请我们去演出,我们要求剧团成员一定要服务到位,对东家和观众保持微笑,保证舞台清洁,借宿村里时,每个人员的床头都要配上一个塑料袋,用来装走个人垃圾。”何继雄说,优质的服务换来了大量回头客。当前,云霄县潮剧团每年的演出数量已超过400场。

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何继雄在剧团内推出“全团外交”策略。他们通过中欧街、会馆、戏迷、乡贤推介的方式,不断扩大客源。“演两场送一场”“演四小时送一场”等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也得到了运用。这个过程中,云霄潮剧团不仅巩固了闽南与潮汕本土市场,在海外市场同样表现不俗。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聚居的国家,每年演出数量超过100场。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