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邕宁区新平村第一书记杨修凯:扶贫路上巾帼不让须眉


来源:人民网

杨修凯,女,1976年12月生,广西河池市南丹县人。2011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历,南宁第四人民医院人事科科长,2015年10月挂职担任邕宁区百济镇新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原标题:邕宁区新平村第一书记杨修凯:扶贫路上巾帼不让须眉

微访谈截图

微访谈截图

杨修凯,女,1976年12月生,广西河池市南丹县人。2011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历,南宁第四人民医院人事科科长,2015年10月挂职担任邕宁区百济镇新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扶贫宣言: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同时,这也是一个光荣的使命,我相信只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对症下药、精准滴灌、因地制宜,真正扶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咬定青山不放松,就一定能够实现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

人民网南宁11月14日电 11月13日,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新平村第一书记杨修凯参加“精准扶贫广西行·微访谈”,畅谈扶贫经历与感受。

以下为访谈实录:

人民网: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担任新平村第一书记的?当时新平村的情况如何?

杨修凯:我是2015年10月,受南宁市委组织部安排,我从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人事科科长的岗位上,被选派到邕宁区百济镇新平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当时,全村744户,总人口3460人,共9个自然坡,26个村民小组,贫困家庭达165户,744人,贫困发生率21.5%,是邕宁区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之一。当我在入户调查过程中,看着一座座房子家徒四壁,听着一位位村民讲述自己的生活境况,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万万没有想到:在离繁华的首府中心百里之外,竟然还有如此贫困的家庭!

新平村村民之所以贫困,除了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缺乏保障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村民文化素质偏低,自我致富能力有限,村干部及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能力不强。此外,村子人口多,土地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和孩子,农民增收缺乏新的增长点也成为贫困的重要原因。

人民网:您的任期到什么时候结束?您希望任期结束时,新平村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杨修凯:我的任期是到2018年4月份结束,我希望任期结束时,新平村能高水准地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彻底丢掉等、靠、要的思想,实现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家家走上富裕之路。

人民网:那么,您和村委根据新平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怎样的脱贫对策?

杨修凯:根据本村情况,精准制定了一村一品、一户一策,一帮一联,发动带领群众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从解决“思想脱贫”入手。激发群众产业发展热情,做到了贫困户参与产业脱贫全覆盖。在确定扶贫产业时,既要立足“短平快”,又要着眼长远,上门邀请,吸引凤归巢,引导外出创业人员返乡创业,培育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企业+基地 +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借好外力、释放内力、形成合力。经努力,引进了广西凯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新平村金柑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成立了3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为肉牛养殖合作社、柑橘种植合作社和青柠檬种植合作社。

人民网:新平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是什么?将如何做大做强?

杨修凯:新平村的主导产业是金香柑种植和肉牛养殖,通过龙头企业+基地 +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富群众。

人民网:在产业扶贫方面,您已经帮新平村成功引进了广西凯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山水牛业有限公司,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呢?

杨修凯:经努力,我村引进了广西凯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计划总投资2800万元,建设金香柑种植基地1000亩,其中核心区1000亩(公司经营为主),拓展区2000亩(带动农户为主);种植培训农户200人次;辐射带动周边160户农民种植约2000亩,其中贫困户86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年收入租金500元/亩。每年长期用工30人,每人年收入2万元以上。短期用工约860人次,每年全部劳务费约25万元。和广西山水牛业有限公司合作,我村肉牛养殖区建设占地约150亩,计划投资500万,目前已经完成30亩生产区和办公生活区用地平整建设工作,计划两年内分期养殖肉牛达到500-1000头,种植牧草覆盖800亩,成立那业坡业和盛种养殖合作社,覆盖农户60户。

人民网:您不仅是新平村第一书记,也是南宁第四人民医院人事科科长。在新平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南宁第四人民医院有哪些帮扶措施呢?

杨修凯:我所在的单位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程,作为医院的重大政治任务,列入到医院的年度工作计划。书记、院长亲自带队每月一次到新平村调研指导,制定脱贫帮扶方案,其他所有班子成员及职能科室负责人也都先后多次到村里开展工作,要人给人,要钱捐钱,需物赠物。为解决第一书记“住得下、开展得了工作”的问题,筹资13万元修缮村办公场所、添置办公用品、厨房用具,开通网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用资2万元打一口60米深的水井解决村委一直以来的用水难题。市四医院还专门配备3名工作人员驻村支持第一书记工作。一年来派出工作队员入村开展帮扶工作89人次,2016年捐款14万元,用于新平村村级发展基金,同时赠送电脑、电视机、办公座椅、书籍等折合人民币8万元。

南宁第四人民医院和新平村长期签订农副产品订购协议订单,确保贫困户种植作物销售无后顾之忧。2016年,四医院已内销价值约33万元的农土产品,签订2名贫困户孤儿给予每人每月600元基本生活保障,直至完成学业。医院筹资10万元扶贫应急救济资金,用于减轻因重大、意外疾病致贫的农户。建立引导医院医疗卫生人员到新平村对口支援工作的机制,对村卫生室实施定点帮扶工作,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还给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建立因人而异健康档案,跟踪掌握病人的情况,让因病致贫的贫困户看到希望。

人民网:您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克服的?

杨修凯:物资扶贫容易,最大困难是思想扶贫,观念扶贫、文化扶贫。面对困难,我主动适应当地文化,民风民俗,极力放下架子,和农民兄弟交朋友,当亲人看待,多思考多调研多学习,多说教,抓住典型大力宣传,潜移默化的去引导他们。例如:向农户租了1.3亩水田亲自种植水稻、每天夜访农户家和他们拉家常、多次聘请农业专家到各个自然坡开展农业技术讲座等

人民网:下一步,新平村将在什么方面发力以实现尽早脱贫?

杨修凯:下一步,在发展产业扶贫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文化扶贫,如何贯彻执行、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用新理念和先进文化引领扶贫工作,引进来,邀请先进到我村宣讲,走出去,带上村干部,贫困户代表,村民骨干到先进的乡村参观学习取经。

人民网:好的。谢谢杨书记接受“精准扶贫广西行·微访谈”。祝您工作顺利,祝新平村早日脱贫!

杨修凯:谢谢,欢迎你来我们村多多指导。(朱晓玲、倪璐瑶)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