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称评定到了非改革不可地步

如今的职称评定,常常让行政官僚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一些基层高校就出现“教授”大量集中在行政部门,既不从事教学,也不做科研的怪现象。

在中国从事教学、科研的知识人对“职称”都不会陌生。不仅不陌生,而且还有着深切的感受。众所周知,只要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甚至任何带有技术性的工作,评职称都是绕不开的大事。职称高低,不仅意味着薪酬的高低,而且还意味着学术权力的高低。

以高校为例,中级职称的教师教一节课,相比于高级职称的教师教一节课,薪酬差别很大,哪怕那位中级职称的教师教课教得更好。职称不同,同工就不同酬。不仅如此,没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或科研人员,没有资格申请省、部级以上的课题;要破例申请必须要有高级职称的其他教师或科研人员推荐,哪怕推荐人不学无术,尸位素餐。

为了早日评上高级职称,教师、科研人员就必须按照相关晋升职称的指标,亦步亦趋。像要求要主持过什么样级别的课题,要发表什么样级别的论文。这同时也就催生了课题申报的寻租,批谁不批谁成为了一项令人艳羡的权力;同时,衍生出庞大的代写论文市场,只要付钱,大多数学科论文都能轻松地雇佣到枪手。一些高校的硕士生、博士生,仅仅靠代写论文一项,就足以挣够学费、生活费,甚至攒够“第一桶金”。

从“职称”设置初衷来看,应该是技术人员从事技术工作的职务名称,根据所能从事技术工作的难度,分为四到五个不同的职称等级。像高校教师,就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四种;其他技术类工种,一般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和技术员级五种。不同的职称等级,对应着不同的专业能力。从学术管理的角度来看,职称评定既有利于对知识人进行分级管理,也能激励和鞭策知识人不断进取。

可是,长期以来职称管理却陷入“买椟还珠”的尴尬境地。职称因为与薪酬收入,以及学术权力挂钩,所以评职称往往就成为了知识人头上的“紧箍咒”。行政部门主导下的职称评定,常常让一些行政官僚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一些基层高校就出现“教授”大量集中在行政部门,既不从事教学,也不做科研的怪现象。

概而言之,“买椟还珠”的职称评定实在是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11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案被提了出来。从改革的思路来看,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科学公正客观地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这应该是切中肯綮的积极的改革。

在宏观的,积极的改革思路下,接下来就看具体的改革措施如何落实了。像能不能打破由行政部门主导的职称评定,像国外普遍实施的那样由专业、学术共同体来主导;多元化的评定标准体系,如何做到量化、客观化和标准化,等等。

简而言之,当基层的教师、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作者从职称评定中,感到鞭策而不是桎梏,那就是好的改革,有效的改革。

作者

唐映红

唐映红

高校心理学教师,科普作家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林张辩论:期待一场公共说理的良

由于缺少公共说理的训练,不会说理者,不是普通公众和网民独有的缺陷。我们很多专家学者,也常在公共讨论中严重失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