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62.4%受访者通过教科书了解长征


来源:中国青年报

调查显示,教科书成为公众了解长征的第一渠道。62.4%的受访者是通过教科书了解长征。

原标题:62.4%受访者通过教科书了解长征

浙江舟山东海小学少年先锋队队员在网上观看有关长征的影片。胡社友/摄

河北石家庄某私企职员唐金,对长征的最初认识来自小时候的语文课。《七律·长征》他至今都能背诵,《飞夺泸定桥》、《金色的鱼钩》等课文中的情节,也记得清清楚楚。让他印象最深的,是课文《七根火柴》。“文中的无名英雄为了保住七根火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英雄保留的仅仅是火柴吗?现在我明白了,他所保留下的,是那份对于党的无限忠诚,是革命火种再次熊熊燃烧的希望”。

他感慨,那些亲历长征的人们大多已不在人世,但长征精神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不仅通过陈列的文物,更是通过这些经典文章保留在一代代人的记忆和感动之中。

长征已经过去80年了,今天人们对于长征的记忆和了解,是通过什么渠道?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的调查给出了答案——受访者了解长征的三大渠道依次是,教科书、媒体、影视剧。

调查显示,教科书成为公众了解长征的第一渠道。62.4%的受访者是通过教科书了解长征。

影视剧也被52.5%的受访者认为是了解长征的主要渠道,仅次于排在第二的媒体(53.8%)。

受访者了解长征的渠道还有:传记等文学作品(36.2%)、周围长辈(23.2%)、参观博物馆等活动(26.9%)、同学朋友(7.0%)等。

除了小时候听爷爷讲故事,电影、书籍也是北京某事业单位职员杜晟(化名)了解长征的主要渠道,“爷爷是我的启蒙老师,通过爷爷,我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军人的付出和奉献,领会到了他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也让我对革命题材的影视书籍作品有着特别的感情”。她希望,一些传播力度大的作品,一定要尊重史实,让人们从人物和事件中了解历史,感受先烈的精神。

“长征历史一定要写进中小学教科书,并要用具体的故事情节、动人细节等来把长征精神具象化、具体化,这样长征精神就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龚云表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冠军认为,从当前来看,人们对长征的认识和了解,除了学校的教学之外,更多是通过两类渠道:一是图书文献、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传统的传播渠道;二是网络媒体、手机客户端等新兴渠道。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应当将这两类渠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让传统的传播渠道所形成的系统化、正面化作品,更多地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渠道加以传播;另一方面,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加强监管,负责宣传思想工作的部门,应当有组织、有计划地研发或研制适合新媒体渠道传播的作品。

调查中,44.1%的受访者是通过纪念活动了解长征。同时,有64.7%的受访者表示关注近期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活动。19.6%的受访者不关注。

“长征纪念要采用年轻人能接受的形式。”龚云建议,我们要结合当今实际把长征精神的实质抓住,而不只简单讲过去,要关注年轻人的状况,结合他们当下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创业、工作时遇到挫折怎么办。这样更能让年轻人的心灵受到震撼,认识到精神的重要性。宣传长征精神不要标语化,否则对年轻人的触动不会大。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黄冲 杜园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0月28日 06 版)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