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体制改革不能救东北

正确的方向比正确的方式更重要,直面问题、厘清观念,是去除积弊、振兴东北的第一步。

东北振兴,观念先行。近日,黑龙江省省长陆昊要求全省各市、县政府阅读两篇关于批评东北投资环境和计划经济体制思维的文章,并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抬头的文件形式下发。文件内容为:“按照陆昊省长批示要求,现将《你一定是脑子进了水才会选择来东北开公司的》(省政府办公厅《专送信息》第672期)和《体制问题不解决,东北振兴是纸上谈兵》(《第一财经评论》)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阅研,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这两篇文章语言犀利,直指东北积弊。其中,《你一定是脑子进了水才会选择来东北开公司的》综合多篇网文,以“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官员“好摆官威,水平差,贪婪,懒政惰政”的普遍评价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关门打狗”式招商引资,痛陈东北投资环境之恶劣。而《体制问题不解决,东北振兴是纸上谈兵》则聚焦东北体制问题,指出其体制机制僵化、思想思维落后、经济结构失衡、资源严重枯竭等共性问题,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根本问题是体制问题,而体制的症结是国企问题”.更直言“不是靠上多少基建项目或者给多少资金扶持就能彻底解决的”。

东北是计划经济的试验田,也是最晚退出计划经济的地区,因而计划经济固化严重,至今仍受其思维的影响。东北的体制化程度很高,国有经济占比过半,远超全国平均数38%。东北的国企以传统产业为主,就业甚至社会福利都与国企高度捆绑,国企改革极难推进,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东北的体制化程度令其尾大不掉,在上世纪改革开放中并没有多少获益,况且官僚思想之下,过往的官员总希望用最简单的方法拿出最漂亮的政绩,因而即使国企冗余严重也乐于为G D P注水而非着力于吃力不讨好的改革,甚至还会为了税源保住已无力盈利的僵尸企业。在1995-2014年这20年间,上海人口增长了70%而吉林只增长了6%,人才是跟着资源、资金和发展程度走的,上海已成为中国无可争议的经济金融中心,人口数据可以从侧面反映人才在“用脚投票”。挤掉GD P增幅水分之后,2015年,东北三省排名垫底,2016年上半年也处于内地31省市区末端。东北已陷入恶性循环,负外部性不断外溢,如养老金缺口等问题随着产能过剩、僵尸企业增多而不断扩大,东北的问题已不仅是经济景气程度,更涉及社会稳定与发展。

本次,陆昊作为黑龙江省省长,以官方文件下发言辞如此犀利的批评文章,而非充耳不闻,可见其直面积弊的决心和勇气。正确的方向比正确的方式更重要,直面问题、厘清观念,是去除积弊、振兴东北的第一步。

东北有着很好的工业基础,如今工业重镇的效用为体制所困无法发挥出来,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年,曾有应有十足竞争力的技术型资源企业在无视企业状况的几轮乱整改后资金链断裂,并在谈判中被其大股东地方政府看作资产包处理,并以其要挟银行,虽然最终并未得逞,已可见即使好的企业在坏的机制下亦会受累。在东北振兴的过程中,国家层面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亦因体制机制问题未能最终发挥应有的效力。当然,东北的问题即使积弊再深,亦绝不能放弃而任其在恶性循环中沉沦,必须从体制问题着手来进行改革。

决策层已就东北振兴作出了一系列改革决策,如新一轮国企改革试点与在大连设立自贸区。于东北而言,绝不能将改革措施看成是税收优惠集点或财政补贴大礼包,国企改革的推进重点在根除体制化弊病削除僵尸企业、建立国企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让有竞争力的国企可以自行造血,而自贸区的设立更多在于建立法治环境、简政放权,营造一个公平的营商环境、给国企和民企同一条起跑线。告别目前搞一个项目盖200多个章的状况,告别员工靠编制吃饭的就业现状,才有可能让东北作出内生性的变革,否则用再多金融衍生工具、做再多混合所有制改革都是徒劳。

非体制改革不能救东北,让工业重镇焕发新生,须拿出刮骨疗伤的勇气。就像李克强总理所说:“关键还是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东北振兴。”将烂掉的根子挖走,才能重新种上希望的树苗。

作者

南都社论

南都社论

南方都市报就重大社会、时政问题发表的社论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人大代表犯案,为啥人大不批准逮

人大审议的依据在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人大代表是否因履行职务而受到打击报复,如果人大仅仅根据案情否决公安机关刑拘的要求,那显然属于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