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毛泽东谈内战时请求斯大林军事援助:连屁都没得到


来源:人民网

他经常提到,在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多次向苏联请求军事援助,但是用毛泽东自己的话说,“连个屁都没得到”。

核心提示:20世纪20年代时,毛泽东在和蒋介石军队的对抗中处于下风,那时他认为,苏联人更喜欢蒋介石。后来,在接近最后的胜利时,苏联人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东北地区领导人高岗的支持,也曾经让毛泽东愤愤不平。他经常提到,在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多次向苏联请求军事援助,但是用毛泽东自己的话说,“连个屁都没得到”。

毛泽东与斯大林合影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美)大卫·哈伯斯塔姆,原题:毛泽东访苏受冷落临时下令卸下送给斯大林的礼物,节选

斯大林和毛泽东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中国内战初期,两人始终互不信任、相互猜忌。这一点也不奇怪。他们两人都认为自己是共产主义者,但同时又是民族主义者。他们或许偶尔会大谈特谈共产主义的兄弟情,如何团结两个大国、团结世界大众。但事实上,他们在对视时看到的是潜在敌人的身影。从毛泽东的角度看,苏联始终是一个超然物外的保守力量这个庞然大物只关心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而对帮助尚未夺取政权的潜在友邦少有兴趣。20世纪20年代时,毛泽东在和蒋介石军队的对抗中处于下风,那时他认为,苏联人更喜欢蒋介石。后来,在接近最后的胜利时,苏联人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东北地区领导人高岗的支持,也曾经让毛泽东愤愤不平。他经常提到,在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多次向苏联请求军事援助,但是用毛泽东自己的话说,“连个屁都没得到”。而在斯大林的眼中,毛泽东或许姑且可以算做共产主义者,但更有可能还算不上一个共产主义者,因为他缺乏与无产阶级的联系,而中国本身也缺少工人阶级他太像一个农民了,结果他不信任中国共产党人。他在二战期间曾说,“他们很像萝卜:红皮白心”。苏联在二战期间没有为中国提供过什么有价值的支援,美国人知道这一点。当时到访延安的西方人、外交官、新闻记者、迪克西使团成员、协助中共的战略情报局军情人员,都听过中共官员公开抱怨苏联不提供援助他们希望苏联人能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多做点实事(中共军队的作战能力给迪克西使团的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私下里非常轻蔑国民党军队)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刻,美中双方失去了一次营造和平的机会呢?如果两国政府再多一点点智慧,在地缘政治方面再多一点点运气,它们或许就能碰巧达成一项不稳妥的协定——至少可以争取一些时间,直到形势有所缓和。或许最具讽刺意义的是,美国外交界当时居然惊人一致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共产党阵营是铁板一块。更重要的是,双方对局势的误判让共产党阵营更加像“铁板一块”。如果要为那段逝去的历史镌刻一段墓志铭的话,那应该是:在某种程度上,美国和中国都被斯大林耍弄至死。

随着毛泽东越来越接近于接掌中国的大权,斯大林与毛泽东个人以及两国关系开始日趋紧张。斯大林绝不会拿苏联的资源、苏联的国家利益或是苏联人的鲜血,去追求所谓共产主义大家庭的伟大事业。他只相信用军队征服的东西,一旦被武力征服,他就用秘密警察去控制它。身边盘踞的这个幅员辽阔的社会主义国家,曾经有着辉煌而迥异的历史,执政者在没有他的帮助下上台,因而对他毫无感恩戴德之心——一想到这个,他就提不起精神。因此,早在两人真正对立之前,毛泽东就是斯大林的潜在对手了。

斯大林一直与毛泽东保持一定距离。斯大林第一次邀请毛泽东访苏是在1947年7月。这绝非巧合。当时蒋介石的军队仍在全面进攻,而毛泽东的运气似乎处在最低谷——至少外人是这么看的。于是毛泽东立即予以拒绝,他相信,斯大林无非是想让他作出让步。

到了1947年底,随着国内形势逐渐开始有利于中共,斯大林的态度也出现了180度大转弯,开始公开支持毛泽东,但是在援助方面依旧是一毛不拔。到1948年1月的时候,斯大林对前南斯拉夫共产党副主席米洛万·吉拉斯表示,他以前试图撮合毛泽东和蒋介石讲和的做法是错误的。斯大林认为,美国人只关心欧洲大陆,因此永远也不希望希腊共产党在即将到来的内战中获胜,而亚洲的地位是次要的。他说,美国人不可能把自己的军事力量投入到亚洲大陆。1948年5月,在确信胜局已定时毛泽东捎信给斯大林,说自己希望到莫斯科与斯大林会面。他的想法就是在蒋介石即将垮台之时,能得到苏东集团的承认。但斯大林的答复是:“中国的革命战争正处于最关键的时刻,毛主席作为军事领导人最好不要离开战斗岗位。”他还满怀希望地补充道,“毛主席肯定会重新考虑自己的想法。”谢尔盖·冈察洛夫、约翰·刘易斯、薛理泰在《不确定的伙伴: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一书中写道:“对毛泽东来说,斯大林这封彬彬有礼的回信是一种回绝。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总指挥,他肯定比斯大林更清楚,现在去莫斯科是不是合适。在这个问题上,他不需要别人告诉他怎么做。”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