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三语法官”沙吉古丽办案“有温度”


来源:法制日报

她说:“法律虽然是冰冷的,但法官应当有‘温度’,办的案子才能更加公正。从成为法官的那一天起,我就决心做一名有‘温度’的法官。”

原标题:“三语法官”沙吉古丽办案“有温度”

图为沙吉古丽在兵团一师五团民族分场红蜻蜓希望小学给孩子们上法治课。

人物档案

沙吉古丽,女,回族,1976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克苏垦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2011年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2014年分别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授予自治区优秀法官和全国优秀法官称号。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文/图

时针已经指向凌晨1时。

从河南商丘来新疆打工的王起刚,最后一个从法官沙吉古丽手中接过6000多元工资,冲她竖起大拇指。

沙吉古丽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克苏垦区人民法院民庭副庭长。在她的努力下,两天之内调解结案并顺利执结36名农民工讨薪案。

她说:“法律虽然是冰冷的,但法官应当有‘温度’,办的案子才能更加公正。从成为法官的那一天起,我就决心做一名有‘温度’的法官。”

因为“温暖”办案,近5年来,沙吉古丽办理的1000余起案件中,案件审结率100%,调撤率93.3%,一审服判息诉率99.2%,自动履行率96.2%,所办案件无一错案、无一引发上访。

审案倾注人文关怀

今年年初,36名农民工在包工头张某的带领下,承建了兵团一师某团场温室蔬菜大棚建设项目。竣工后,工友们找张某领工资时却被告知:团场对大棚质量有异议,迟迟没有结算工程款,因此没钱发工资。

今年春节前的1月28日,工友们又找团场领导讨要工钱,结果吃了“闭门羹”。农民工因此将张某和团场一并告到阿克苏垦区法院。

沙吉古丽接手这起案件后,立即启动“农民工讨薪案件绿色通道”。当天下午她就到团场了解情况,发现团场对外发包工程时,未按相关规定在施工前要求建设方足额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导致农民工不能按时拿到工资,依法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据理依法讲明利害关系后,沙吉古丽适时建议团场领导:“咱们有错在先,最好先结了农民工的工资,以免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随后再请专业部门核验工程质量,有了核验报告才好和承建方协商依法解决。”

在沙吉古丽的劝说下,团场领导同意第二天先期向36名农民工支付共计10余万元工资。

1月29日上午,沙吉古丽制作了调解书。在她的全程监督下,当天下午至第二天凌晨1时,在法院的办公室里,36名农民工拿到工资,开心地离开了法院。

沙吉古丽告诉记者,不管是农民工、施工方还是工程发包方,在每一起案件中都是平等的当事人。法官审案不是经验和技巧的简单重复,而应倾注人文热情、道德关怀,做到公平公正。

高效调解民事纠纷

“沙法官,你给评评理,每到冬天房子里跟冰窖似的,晚上睡觉都不敢脱衣服,凭啥还交暖气费?”沙吉古丽刚敲开门,业主就冲她发起了牢骚。

2014年5月初,沙吉古丽就一起系列物业服务及供热合同纠纷案开展庭前调查。此案的原告是建安物业管理公司,被告则是该公司提供供热及物业服务的健康路小区等几个小区429名业主。

业主不满意,物业公司负责人也是一肚子苦水:“几百户不交费,几年欠了各项费用230余万元,公司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须对症下药才能解开心结。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沙吉古丽干脆“入驻”健康路小区办案。经多方实地了解她发现,案件涉及的都是老旧小区,尚未实现集中供暖,由物业公司利用小型锅炉房供暖,管线老化循环不好,导致暖气温度长年较低,双方因此产生矛盾。

随后,沙吉古丽召集物业公司负责人和多名业主代表进行调解。

沙吉古丽说:“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供暖温度不达标是事实,管线老化是主因,大家要一起想办法解决。物业公司应当根据每户业主的具体情况减免部分费用;各位业主也要及时交费,这样物业公司才能筹措费用更换老化管道,提高供暖温度,否则下一个冬天大家还是不好过啊!”

物业公司负责人当即表态:“这个调解方案合情合理,我们愿意减免部分费用,损失由公司承担。”

业主代表奚桂生感慨地说:“沙法官在小区半个月,走家串户了解我们的困难。这事她想得周全、说得在理,明天我就到物业公司交费。”

最终,大多数业主主动缴纳了欠费,物业公司也表示继续履行供暖合同,调解结案414件,其他15户业主接到判决书后也履行了付款义务。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法官,沙吉古丽不仅会说维吾尔语,还讲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和哈萨克语,是该院唯一的“三语法官”。她利用多语种优势,注重在庭审前、庭审中释法说理开展调解,被同事们称为民事纠纷“解码”高手。

沙吉古丽说:“到法院打官司的老百姓,都是遇到了难事,我们进行调解,就是希望双方消气、熄火,好好解决问题。高调解率源于法官对案件的深入钻研,源于对普通群众渴望法律保护朴素心理的深刻理解。”

司法建议规避风险

2012年至2013年间,阿克苏垦区法院辖区内某大型国有建材化工企业频频当被告,数名员工将其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加班工资。

沙吉古丽在审案过程中发现,这家企业经常让员工加班,却不按标准支付加班工资,也没有合理安排员工休息。办案之余,沙吉古丽总结出企业经营常见法律风险40余条,向包括该企业在内的辖区多家企业提出司法建议,还组织召开“防范经营风险座谈会”,逐条解释说明总结提炼出的法律风险提示,一一解答企业负责人提出的法律问题。

那家建材化工企业负责人按照沙吉古丽提出的法律风险点和司法建议,调整了员工工作时间,及时足额发放加班费用,还安排员工外出休假。此举效果明显:员工工作劲头儿十足,企业效益月月攀升,“对簿公堂”成为历史。

沙吉古丽认为,法官不仅是案件的裁判者,也是社会治理参与者,既要着眼于案件的公正裁判,也要助力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

她是个有心人,审理案件过程中总是及时归纳总结典型性、多发性、苗头性案件的发生规律,精心筛选相关案例,建立“需求、研判、反馈、供给”工作机制,向当事单位或个人提出司法建议,帮助单位完善规章制度,规避法律风险。

倾心普法力促和谐

2016年7月的一天,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妇联会议室里,正在进行一场“反家暴”法治教育课。主讲人正是沙吉古丽,听众则是来自该县各乡村的60多名少数民族妇女干部。

沙吉古丽结合自己的生活工作经历,和大家分享她对家庭的理解和对婚姻的看法。阿依巴格乡玉斯屯克依来克村妇女主任热汗古·麦麦提举手发问:“森棱们(妹妹的意思)挨了打该咋办?”

“要冷静,不要采取过激行为。但冷静不是示弱,不是纵容暴力,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及时拨打110报警,向公安部门求救。”沙吉古丽话音未落,拜什艾日克镇托万克墩博依村妇女主任阿依古丽·吾斯曼抢着发问:“洋刚子(媳妇的意思)报了案,耶日木(丈夫的意思)耍赖不承认咋办?”

沙吉古丽答道:“要注意收集证据,比如医院的诊断证明、打人的棒子等或者向熟人展示伤处,请他们作证。”

在立足审判的同时,沙吉古丽坚持将法治宣传向庭外延伸。她先后与多所中小学校结成法治宣传联系点,结合典型案例开设法治课,通过组织观摩庭审现场、设立模拟法庭等形式,积极开展法治宣传;针对医患纠纷发生后如何第一时间介入调解沟通协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向辖区提出合理化建议;结合行政诉讼案件中的具体案例,积极向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宣传学法用法的重要性。

同事袁建红说:“看见沙吉古丽的时候,她在法庭上倾心调解;看不见她的时候,她就在去家访,去社区、机关、企业、医院送法的路上。”

本报乌鲁木齐9月30日电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