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党的女儿》多壮志 一曲赞歌永流传


来源:北京青年报

该剧创作从2014年便开始策划,2015年正式启动。2015年7月,现代京剧《党的女儿》的总策划之一、歌剧《党的女儿》作者之一、著名剧作家阎肃曾为国家京剧院此次改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并充满深情地说,“我一百个支持,因为我相信你们,希望你们大胆创新。”为将这一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呈现在国粹京剧的舞台上,剧院集结了强大的主创阵容:著名编剧李莉、著名导演杨小青主持创作,导演由杨小青、徐孟珂担任,唱腔设计邱小波,音乐总监张顺翔,作曲汪珅,舞美设计孙大庆,灯光设计周正平,服装设计姜晓明、蒋典,化妆造型设计

原标题:《党的女儿》多壮志 一曲赞歌永流传

国家京剧院现代京剧《党的女儿》将于国庆前夕上演。为纪念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国家京剧院根据阎肃(执笔)、王俭、贺东久、王受远创作的同名歌剧创排改编的现代京剧《党的女儿》,昨晚在梅兰芳大剧院首演。

从小说《党费》、电影《党的女儿》到歌剧《党的女儿》,该故事已被许多剧种改编演出过。如何在同类题材中别开生面、挖掘新意,使其更接近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并赢得京剧观众的审美共震?这不仅是《党的女儿》所面临的难题,也是主创在创作革命英烈题材时的共同难题。该剧在刻画革命英烈时,更注重描写人物的真实心路历程,不仅细腻地表现了母女、姐妹、夫妻等凡俗世情,同时还展示了坚守信仰、互为支援、不畏牺牲的大义之情。凡俗世情因着大义之情而显得朴素动人,大义之情又因为凡俗世情而得到了可亲可信的感人升华。

剧中既有曲折动人的情节,又有催人泪下的场景,不谄媚,不花哨,不商业。首演当天,台上演员走心,台下观众动情,“轻轻背起小娇儿”等唱段引得不少观众潸然泪下,老戏迷和新观众用掌声肯定了剧中的浓浓深情。但目前,京剧《党的女儿》还处于“毛坯”阶段,就剧本而言,主旨开掘与艺术呈现,还需要进一步密切融合;唱词还可以修饰得更加精致;人物语言的地方特色也有改进的余地……据悉,该剧于十一前在梅兰芳大剧院连演3场后,将继续进行打磨加工,10月22日、23日,调整后的版本将再次亮相梅兰芳大剧院。

一曲赞歌塑英雄群像

八十多年前,红军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游击队撤入深山,困苦坚守。敌人猖獗反扑,一时间黑云密布。在风雷声中,江西丹霞地貌的红色土地上,灾难深重的国土,蓦然被这夺目的“红”点燃了希望的火焰。现代京剧《党的女儿》以江西为故事发生地,描写红军长征期间,白色恐怖下的普通共产党员在极其艰险的环境下建立基层党组织,坚持顽强斗争,讴歌了年轻的基层女共产党员最终为完成革命任务,坚守革命信仰而献身的精神。毛泽东主席曾题词:“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的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全剧分为“绝地生还”、“谁是叛徒”、“翻云覆雨”、“杀机昭然”、“情深义重”、“夫妻对峙”、“生死抉择”七个段落,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真实再现了革命低潮时期我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生活,倾力塑造了江西革命老区老中青少四代基层党员和革命群众的英雄群像。

走进苏区听故事找灵感

国家京剧院作为文化部直属的国家级艺术院团,此次充分发挥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作用。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剧院期待用这样一出戏来纪念为新中国诞生而牺牲的千千万万普通人,希望今天的青年人可以珍惜生活,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通过体验生活创作出具有深厚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作品,剧组主创团队专程来到革命圣地,深入基层,先后赴江西南昌、瑞金、兴国、井冈山等实地采风,考察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旧址、“二苏大”旧址、叶坪乡黄沙村华屋、红井革命旧址、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兴国革命烈士陵园、潋江书院、长冈乡调查纪念馆、将军馆、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井冈山革命烈士博物馆等地。在当地,演职员采访了解历史细节的相关人员,与党史研究人员座谈,收集历史文献、口述史录音、录像等历史资料,现场聆听了原生态的兴国民歌,在聆听苏区故事、感受苏区精神的同时,也收集到了更多的创作素材。

强大主创遇青春主演

该剧创作从2014年便开始策划,2015年正式启动。2015年7月,现代京剧《党的女儿》的总策划之一、歌剧《党的女儿》作者之一、著名剧作家阎肃曾为国家京剧院此次改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并充满深情地说,“我一百个支持,因为我相信你们,希望你们大胆创新。”为将这一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呈现在国粹京剧的舞台上,剧院集结了强大的主创阵容:著名编剧李莉、著名导演杨小青主持创作,导演由杨小青、徐孟珂担任,唱腔设计邱小波,音乐总监张顺翔,作曲汪珅,舞美设计孙大庆,灯光设计周正平,服装设计姜晓明、蒋典,化妆造型设计艾淑云等悉数加盟该剧。国家京剧院新生代优秀青年演员付佳、郭霄、查思娜、田磊、李博、王越、胡滨等青春荟萃。演员们没有经历过那个红色年代,要通过导演的启发和影视剧书籍的涉猎来进行内心体验并从传统戏中脱胎换骨,对于他们每个人来说无异于一次艰苦的磨练过程。而他们也表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是一次正能量的内心洗礼。此外,剧组还邀请了党史、京剧界的专家坐镇把关。

主创说

编剧李莉——形式泼墨、人物工笔

来自上海的编剧李莉在身负多个创作任务的情况下,接受了现代京剧《党的女儿》的创作。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感人至深的剧本,获得了一致好评。她几易其稿,与导演、作曲反复磋商,在歌剧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改编,保留人物设计和故事走向,“脱窠臼、密针线”纵向开掘,横向扩展,加深了情感的浓度,也使人物更加饱满,思想脉络更加清晰。李莉表示:“这部戏是在歌剧基础上的一次全方位改编,人物设计和故事走向都没改变。以田玉梅为主线,以娟子为燃点,以马家辉为陪衬。在主旨方面有一点情感浓度,重在人物性格、情感变化的了解与开化,尽可能给二度创作进行灵动地开掘。我们要在人物性格情感浓度心理变化方面,开掘新意。我们要使舞台上的英雄形象更真实可信,诠释他们是怎样通过自己的心路历程最终完成了自己的高大完美。了解一个凡人如何走向一个圣人,年轻人才能信服他,学习他。”

李莉称此次创作,虽未来得及专程前往江西采风,但以前去过,因此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并不陌生。“尤其是之前给上海京剧院创作《浴火黎明》时,去重庆下生活,深为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人格修为和献身精神所感动。在这些革命先烈身上,有着许多共同点。”

谈及用京剧表现红色题材的困难时,李莉说,“歌剧《党的女儿》是阎肃老师的经典之作,在改编为京剧时,故事走向与人物设置基本未变。歌剧善于营造大气磅礴的舞台氛围,注重人物抒发情感的音乐空间,其表现形式比较接近‘泼墨画’的感觉。而京剧的虚拟程式、唱腔设置以及传统的审美习惯等,在故事的完整勾连、情节的合理冲突、人物的细腻传神等方面,更接近‘工笔画’的风格。因此,如何将‘歌剧化’腾挪成‘京剧化’的戏曲作品,是改编中颇费考量的首要难题。一是仰仗原作扎实的基础,二是稍稍改动了原作序幕中,田玉梅因老支书的掩护得以逃生的细节,将此细节设置为敌人故意留下田玉梅这个活口,全剧便活泛起来,悬念也随之而生。于是,戏剧节奏得以快速推进,人物心理更为纠结复杂,情感矛盾也藉此层层深入。”

导演杨小青——磨一出好戏一年也不长

来自杭州的导演杨小青,年逾七旬,在年初刚刚做过膝盖手术。她在术后恢复期忍受着疼痛,克服了行动不便,凭着助行器、拄着拐杖,多次往返北京与杭州,与其他主创展开深度的二度创作,经常一谈就到深夜,废寝忘食。两个月的排练时间,她天天盯在排练场,每个人都有休息的时间,只有她每时每刻都在工作。杨小青半开玩笑地说:“我最讨厌别人说我辛苦。不辛苦我来干嘛?我就是来辛苦的!两个月算什么,磨一个好戏一年也不长。”杨小青腿不好,可一进排练场就经常忘记自己的腿,着急了上台示范,不顾病腿走来跳去,静下来才发觉一阵阵酸痛,但她毫不在意:“我的老师李紫贵曾对我说,演员要是演得不好,肯定是导演不好!导演是一个剧的中枢,所有部门都需要导演去沟通协调,我做的功课越多,戏就能越好。”

在开排之前杨小青就把导演构思和案头工作全部做好了,舞台上每一个处理都已经了然于胸,但她坦言,自己还有两个担心:一是怕自己对京剧了解不够深入和透彻,会破坏京剧自身的艺术规律。二是担心演员不肯接受自己的创作和想法。还好这两个担心都是多余的。对于她的想法,徐孟珂导演会用京剧的手段来落实,邱小波则会根据导演的想法和排练的情况随时改动自己创作的唱腔,使唱腔更加贴合人物,也适应演员的自身条件。

在杨小青看来,“当下,凡是呼唤对理想有追求,对信仰要坚守为题材的舞台剧,首先要真实要感动,才能打动观众,这是我导演该剧的出发点。这个戏的舞台呈现应该营造一个黑云密布、凝重压抑的人物生存空间,在层层乌云翻滚中凸显一缕光明、一团红色,这是人物心灵深处对信仰的渴求和坚守,这是我捕捉到的核心画面和基调。我们遵循的是戏曲‘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来进行各个艺术部门的创作——舞美设计采用局部的现实主义和高度假定的象征主义结合的方法来确立舞台空间,既让人物存在得真实,又揭示内涵的崇高。音乐设计在充分发挥京剧唱腔、音乐的优势前提下,去努力创作揭示作品内涵和人物情感世界的主题音乐,来讴歌我们党那段伟大的历史,讴歌人物不屈的精神。表演上首先遵循京剧高度假定的表演手段和行当的分工,再注入真实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尽力做到人物生动,行为清晰,情感浓烈。总之,我们要努力提升戏曲舞台呈现综合艺术的高度。当然一切手段都要聚焦人物,我们的青年演员将历经一次刻画人物的艰苦创作。《党的女儿》不光是一次艺术创作,更是对我们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我们一定全身心投入,努力完成任务。”

对于所有参演的年轻演员,杨小青赞不绝口。“演员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会把自己角色的行动线、心理线理出来,提出自己对于剧本的看法,虽然有时会不由自主带出传统戏的影子,但每个人都在尽力克服,不用‘套路’演戏,要用真情交流。当前的社会信仰缺失,国民素质有待提升,这个时候创作这个戏就是要唤起和建立起对党对信仰对人性的坚定信念。要让观众看到人的精神层面的坚守。”

作曲邱小波——“移步不换形”保留京剧味道

唱腔作曲邱小波从拿到剧本就开始与编剧沟通,每场排练都在场,随时根据导演和演员的要求调整唱腔。“我希望让导演可以在‘流水’中加动作,也为了突出情感而突破性地将下句腔部分用在上句,但‘移步不换形’保留京剧的味道,也强调了人物的思想。”桂英和田玉梅的“二重唱”也是邱小波的创新,她从《洪湖赤卫队》中得到了灵感,表现了田玉梅和桂英两个“党的女儿”心贴心、同理想、共命运的情感状态。而此前两个女声的重唱在京剧中几乎没有。另外,花脸行当很少唱“反二黄”,邱小波则在第二场的“哭坟”中为七叔公写的“反二黄”让人听来感如亲受、肝肠寸断。例如,唱词“此情已被鲜血染”起初创作时,用快板,演员唱来速度很快,一带而过,而这一句恰恰很能表现人物的心情,于是邱小波突破了板式的限制,与鼓师谢光荣一起将节奏变化,用“摇板”“唱散了”,使演员唱来一字一顿,情绪舒展,走心动人。

本版文/本报记者 郭佳 摄影/冯金明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