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会成为中国父母的标配

催婚不仅看起来像是中国父母的特征,甚至会成为中国父母的标配。

腾讯《事实说》栏目组上个月发布的大型中国婚恋调查中,在1万多份单身者的有效问卷中,七成受访者表示曾经被父母催婚催恋爱。我在公号做的一次小规模调查也与此相印证,接受调查的数百读者反馈,被自己父母逼婚过或认为父母以后会逼婚的占了69%,大约七成。

不仅中国,很多国家都有着与中国类似的文化倾向。像在美国电影《我盛大的希腊婚礼》中,对于希腊家庭来说,一个女儿出嫁不是她一个人的婚礼,而是代表着整个家族。在其中一张电影海报中,很形象地展现了这一点。在同一场婚礼中,集体主义文化的新娘,代表着身后的整个家族;而个人主义文化的新郎,代表的只是他自己。

如果要进一步地解释为什么中国父母热衷于催婚,除了泛泛而谈的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分野之外,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它进行不同的解读。

首先,从人格心理学角度,中国父母根深蒂固地将子女看作是“扩大的自我”的一部分,他们不是把子女当作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同时,他们不仅将自己的期望,未完成的愿望投射到子女身上,而且也会把自己的不安和恐惧加诸子女。那么,父母对于择偶、婚姻的经验、教训,就有责任反映在子女身上。由此观之,一对中国父母如果不干预子女婚事而令子女在婚姻问题上“走了弯路”,这将是他们作为父母的失职。

接着,从社会学的角度,一个置身在中国社会情境中的父母,干预子女的婚事根本就是他们的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对大多数中国父母来说,无论是在亲友圈、同事之间、街坊之间交流,干预子女婚事不仅是一种普遍的“习俗”,而且根本就是“政治正确”的一件事。可以想见,如果一对父母超然地表示从不干预子女的婚事,在很大程度上将使自己成为一个“另类”。因此,本质上或许不是中国的父母想干预子女的婚事,而是自然而然地就习得了干预子女婚事的习俗。

再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于大多数传统的中国父母来说,“养儿防老”不仅仅是一个古训,而且是迫在眉睫的社会现实。无论城市的工薪阶层的父母,还是农村从事耕织的父母,在无法期望社会养老的情境下,子女孝顺赡养父母就成为他们唯一可以期待的晚年生活图景。因此,催婚并干预子女的婚事,对于在前半生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养育孩子的父母来说,控制子女的婚事不过是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的一种尝试。

最后,从政治学角度,许多中国父母对待自己子女的干预和控制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体制对待自己的模仿和顺应。特别是城市中的50后甚至60后的大多数父母,在他们年轻时不仅结婚需要开具单位介绍信,离婚时也不是夫妇两个人的事情,而必须先行接受组织上出面调解。不仅如此,体制会强制性地干预他们生育,生几个孩子(通常只能是1个),什么时候生(得首先取得生育指标并办理“准生证”),以及如何避孕(育龄妇女上环率成为基层计生部门的考核指标)都成为夫妇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因此,中国父母如何对待子女,不过是他们习惯了的国家体制如何对待他们的翻版,二者有着极为相似的心理权力结构。

在一个家庭中,强势、支配型的母亲+弱势、退缩型的父亲这样的家庭结构,如果养育的是一个女儿,那么女儿将更容易习得母亲强势的特质;如果养育的是一个儿子,那么在支配型母亲的控制下,儿子将很容易成为“妈宝”,成年后也是传说中的“巨婴”。像在我女儿的班上,女生比男生强势几乎是一种普遍的常态。这样的家庭养育的女儿,与相似的家庭养育的儿子婚配,仍然会反映为支配型母亲+退缩型父亲的家庭结构。

由此观之,催婚不仅看起来像是中国父母的特征,甚至会成为中国父母的标配。

(作者系高校心理学教师)

作者

唐映红

唐映红

高校心理学教师,科普作家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宝钢武钢能合出啥味道?

在钢铁企业规模过大、人数过多、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以行政手段推动钢铁企业重组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