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化工区转型生态区的启示


来源:光明日报

纵观镇海从化工区到生态区的转型之路,不难发现,这条生态文明实践路径其实并非“另类”。当地党委政府所宣示的理念、共识和方略,舍得放弃、舍得投入,适应民意,促进民生,力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恰恰契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实质。

原标题:化工区转型生态区的启示

【专家点评】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地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路径,涌现出诸多富有特色、成效显著的示范典型,其中以安吉、桐庐、仙居等自然特征突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多,而以镇海为代表的工业集聚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则很鲜见。本报告详细调研了浙江镇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问题和发展路径,对其他地区很有借鉴意义。如果说前者是人们广泛认知的“生态”,那么后者略显“另类”,或许还会引来质疑争议——一个以化工产业为主的地区怎么能成为生态区呢?

的确,镇海24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有约六分之一划入当地的国家级石化区。但是,镇海近些年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生态建设之路。当地党委政府表现出了足够的敏锐,提出“六大战略”,及时将“生态环境整治”放在首位,决策层面明确并秉持“生态环境是最大民生”“宁肯发展慢一点,也要把环境治理好”等基本共识。而落实这些共识,实际做起来难度很大、阻力不小,这意味着要走生态环境优先的发展变革之路,就要迎接复杂艰巨的利益调整与挑战,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担当。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与决心,镇海区能够四年投入近百亿元,开展“清洁空气”“五水共治”等生态环境整治行动,能够削减3000多吨有机废气排放、减少重污染水体,能够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推行泄漏检测与修复、有机因子数据网上实时发布等省内乃至全国领先的创新举措。

纵观镇海从化工区到生态区的转型之路,不难发现,这条生态文明实践路径其实并非“另类”。当地党委政府所宣示的理念、共识和方略,舍得放弃、舍得投入,适应民意,促进民生,力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恰恰契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实质。

(作者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秘书长)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