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女婴出生18天手术切除血管瘤,成骨科手术史最小病例


来源:齐鲁壹点

孕期超声检查中发现女儿左手大拇指处长了东西,不忍放弃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市民陈女士坚持生下孩子。却不想,小女儿水清一出生拇指处就长了个肉瘤。

原标题:女婴出生18天手术切除血管瘤,成骨科手术史最小病例

孕期超声检查中发现女儿左手大拇指处长了东西,不忍放弃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市民陈女士坚持生下孩子。却不想,小女儿水清一出生拇指处就长了个肉瘤。

孩子太小不敢贸然手术,却不想一周后,肉瘤迅速变色,带来的疼痛感使小水清连夜哭闹。最终在家人的陪伴下,小水清来到烟台山医院骨肿瘤科接受治疗,40分钟的手术顺利为其切除肉瘤,经后续检查确定肉瘤为血管瘤,对以后的成长不会带来太大影响。而小水清也是目前为止烟台山医院骨科手术史上最小的患者。

女婴出生手指携带葡萄状肉瘤

超声检查证实是双胞胎的那一刻起,陈女士无时无刻不在盼着两个孩子能顺利健康地降生。8月5日,水清和她的孪生姐姐一起来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然而这份欢乐没有延续太久,家人就发现了异样。小水清一出生,左手大拇指处便多出了一处葡萄状的肉瘤。

“当时在外院做孕期检查的时候,医生就就说宝宝的左手拇指附近长了一个东西,可能是‘六指’,建议宝宝出生后再确诊一下。”水清姥姥回忆说。

不忍放弃这对双胞胎姐妹,陈女士坚持生下孩子。但出生后不到一周,水清手上的肉瘤开始变色,由肉色变成了暗紫色,像个葡萄一样,只要稍微碰一下,她就忍不住疼得哇哇大哭。

家人先后带着小水清到医院就诊,但被告知年龄太小,不能确诊手上的肉瘤到底是什么,对手术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出生18天急需进行手术

8月22日,水清的家长抱着她来到了烟台山医院,找到了骨肿瘤科主任邹本国,邹主任初步判断长在水清左手上的可能是血管瘤。

“皮肤之所以变成了暗紫色,应该是里面出现了内出血的现象,现在的长度已经接近5公分,跟她的手掌差不多大,如果再等下去的话,拇指会有感染、坏死的危险,必须尽早手术!”邹主任说。

血管瘤切除手术,在烟台山医院骨肿瘤科已经开展了多年,也做了很多例,但为这么小的婴儿做手术,还是头一遭。

“我们医院多次为上百岁的老人做骨科手术,但是像她这么小,只有18天的婴儿做手术还是第一次,在我们医院应该是年龄最小的,在骨科手术史上,并无前例。”邹本国主任说。

不仅手术过程中的化验、麻醉等问题困扰着邹本国和他的团队,对小水清的日常护理也成了大问题。由于孪生姐姐也需要母乳喂养,小水清只在姥姥和爸爸的陪伴下入院,日常喂养和照顾都需要医护人员格外注意。但手术又耽搁不得。

多学科协作,手术40分钟顺利完成

由于年龄较小,水清的手术难度巨大。常规的抽血检查、穿刺留置针等都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小孩扎针本来就很难,水清还不足满月,有的血管跟头发丝差不多,难度就更大了。”烟台山医院骨肿瘤科护士长江宁宁说,最终在小儿科护理专家的帮助下,才顺利完成工作。

“麻醉的问题,这也是孩子家长最担心的,为这么小的孩子实施全麻的话,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邹本国说,为最大程度减轻对孩子的伤害,,骨肿瘤科和麻醉科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为小水清专门制定了最安全、有效的局麻方案,在手术中又安排两位大夫、一位护士安抚水清,再进行手术。

考虑到新生儿两小时左右就需要喂奶,而数钱两小时患者需禁食,8月23日,水清作为首位患者被推进手术室。40分钟后,在骨肿瘤科、小儿科、麻醉科和手术室等多科室的配合下,小水清顺利结束手术。术中的病理检查也印证了邹主任此前的诊断,小水清长得仅仅是个血管瘤,后续恢复情况良好。

“手术的另一个难点是切口的大小的问题,如果切得太小了,切不干净,血管瘤还有复发的可能。如果切的太大,缝合起来之后可能会引发拇指缺血。缺血过多,可能引发拇指坏死,这样,她的左手50%的功能会丧失掉。”术中缝合过程中,邹本国反复观察,确认切口大小适宜,不会造成二次伤害,才松了口气。

术后第二天,小水清疼痛感减轻,逐渐减少了哭闹,进食量大增,体重也慢慢长了上来。记者获悉,再过3天左右水清就可以出院和家人团聚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记者 孙淑玉 通讯员 张国杰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