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徐玉玉的死,我们真的足够心疼吗

徐玉玉的悲剧还说明,我们社会对这样的人生并不足够心疼,特别是从国家和制度层面,还缺乏足够精细的人文呵护和救济力量。

前几天,18岁的农村女孩徐玉玉死了。徐玉玉刚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却中了诈骗电话的招,学费被骗光,焦虑痛苦之下,心理崩溃,突然昏厥,继而身亡。

面对徐玉玉的死,很多人说,“太让人心疼了”。我认为,这份心疼,值得呵护。心足够疼就不会麻木。如果能让这种锐痛感转变为普遍的共鸣感,进而生成改变各种不公的共理心,心疼还可以带来动力,产生改变不公的现实力量。

那么,你对徐玉玉真的足够心疼吗?你真的了解徐玉玉这种农村贫困学生是如何艰难奋斗的吗?你真的清晰感受到这类群体在人生转折期遭遇的心理压力吗?我认为,不知道农村贫穷高中女生经历过怎样的心灵炼狱,就不明白徐玉玉为何会心理崩溃,也不足以去说是真正心疼徐玉玉。

十几年前,我在苏北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当班主任老师。我的班上有不少学生是从农村考来的,他们多半家境贫寒,但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这类学生团结认真,进步巨大,后来学校还专门开设农村班,将从农村高分招来的学生放在一起。我也被调去做农村班老师,加上自己本身也是在农村贫困家庭长大,我敢说,我真的懂他们。

我对农村学生格外偏爱,特别是农村贫困女生,更是心疼。农村并不足够重视教育,很多贫困家庭女孩读完初中就会被送出去打工挣钱养家。因此这些女生非常珍惜到城里名校读书的机会。城市再繁华,也与她们无关。她们不买漂亮衣服,没有化妆品,吃不起好的饭菜,分数就是她们所有快乐与幸福的所在。每次考完试,考砸的都会哭得撕心裂肺。每天晚自习熄灯后,她们总会去抢路灯下的位置读书,直到被我赶回宿舍。周末她们也很少回家,安安静静在教室里学习。

如今应试教育常被批判,但应试教育却是她们的希望。应试教育的考核标准化、行为短期化、目标功利化,尽管适合做放飞她们梦想的翅膀,但也随时会让她们变成折翼的天使。她们不认同辍学打工或早早出嫁的生活,为远离粗鄙乡村,开启梦幻人生,用尽心力去死读书,读死书。在这种情况下,应试教育给了她们分数,但不能带来良好的人格养成,也不能带来防范社会风险的能力,反而容易让她们生成更为偏狭的性格心理。由于应试教育偏离人文精神,也无法祛除贫困和学业给她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她们不断承受着自尊与自卑带来的痛苦。可以说,在从高中通往大学的道路上,随时都会出现压垮这些贫困女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些年,我曾见过很多贫困高中女生的悲剧,最普遍的是精神衰弱、性格畸形,严重的就是高考失败选择自杀。值得强调的是,为这些女生提供心理救助,使她们免于恐惧和伤害,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生存压力和生活梦想,都把她们心拴得死死的,让她们的信念系于一端,一旦破灭,就容易崩溃。徐玉玉因电话诈骗突然崩溃死亡就是这种状况的表征。毫不夸张地说,现在依然有无数的农村贫困女在经历着可怕的心灵炼狱。如果整个社会对她们的人生缺乏心疼,对她们的命运缺乏关注,对她们的苦难缺少救助,像徐玉玉这样的悲剧,就一定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上演。

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扶贫确实也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落点,精神扶贫和文化扶贫也是被屡屡提及的概念。但是,精准都在细节幽微处,文化都在人心深远处。徐玉玉的悲剧还说明,我们社会对这样的人生并不足够心疼,特别是从国家和制度层面,还缺乏足够精细的人文呵护和救济力量。

作者

单士兵

单士兵

《重庆时报》副主编、评论部主任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法律能为患病职工做什么

这次刘老师的权益能得到伸张,更有要原因在于社会的关注,更多类似悲剧恐怕得不到如此集中的关注。这意味着法治的力量还需要加强。